註冊制“紅利”如何拿?有人歡喜有人愁
- 發佈時間:2015-12-14 08:45: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原本要等到《證券法》修訂完畢才會實施的股票註冊制可能提前到來,這對目前的中國股市會帶來什麼影響?市場認為,註冊制實施後短期內可能會對現有的估值體系産生一定衝擊,由於企業上市門檻降低了,不需要盈利指標了,勢必A股的供應量會增加,小盤股的高溢價格局有望被打破,市場估值將逐步回歸理性。同時由於註冊制並非一蹴而就,在註冊制實施初期,發行節奏、價格等不會一下子放開。未來會有更多有潛在價值的新股上市,市場會産生新的投資標的,對中國股市來説是一項中長期利好。
“這兩天要接受的資訊太多,即便是我這樣經歷過風雨的老股民,都有點吃不消。”面對近期證監會接連發佈的政策,股民薛新民説,“熔斷機制是新東西,徵求意見稿發佈時研究了一下,註冊制並不新鮮,但政策接連推出,加上新股發行,本來還沒穩定的大盤指數又出現調整,散戶的日子不好過。”
上周,上證綜指累計下跌2.56%,深證成指累計下跌1.58%,表現強勢的創業板指數也累計下跌0.78%。兩市成交量更是節節敗退,退守至6000億元。
這一週最重大的消息就是關於註冊制的。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決定草案”)。這標誌著註冊制改革正式邁上改革快車道。市場如何判斷註冊制的影響,新規之下,投資者需要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習慣?
消化還需時日
12月9日晚間,註冊制的消息在社交網路刷屏。從留言情況來看,不同的人群反應兩極分化。
“終於熬出頭了。”一家證監會排隊的IPO待審企業董秘在轉發註冊制消息時附上如此評論。而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高管則擔憂地表示:“以後新三板政策紅利還會持續嗎?”
絕大多數散戶投資者的態度則是:“明天要跌了!”
事實是,在經歷了大風大雨之後,A股的表現十分淡定。
12月10日,上證綜指以3469.80點小幅低開,早盤一度快速上行突破3500點,可惜未能站穩。此後上證綜指震蕩下行,午後再度經歷衝高回落,最終收報3455.49點,跌16.94點,跌幅為0.49%;深證成指收盤報12181.03點,漲1.20點,漲幅僅為0.01%;創業板指數表現強于滬深兩市,報收2695.51點,漲幅1.03%。
N道森等4隻新股上市,漲幅均為約44%。
滬深兩市分別成交2795億元和449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小幅放大。
從盤面看,大部分板塊收跌,建築工程、汽車、房地産三大板塊跌幅超過1%,成為拖累上證綜指回調的主要因素。券商保險、醫藥生物等板塊實現正漲幅,不過幅度都比較有限。
實際上,從IPO重啟以來,市場就呈現弱勢震蕩的格局,觀望氣氛濃厚。分析人士認為,大資金做多意願並不明顯,遊資和散戶主導的市場,不僅熱點分散,並且切換速度也非常快。而題材和個股持續性差則反過來打擊了資金的操作熱情,這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缺乏新增資金入場,存量資金不可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上海一傢俬募基金投資經理曹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最重要的是時值年底,宏觀面和微觀面的情況都沒有明顯改善,資金都非常謹慎,新規申購也會進一步消耗存量資金。”
第二批10家新股也將於12月11日開始網上發行,根據時間安排,10家公司中9家將於12月14日集中申購。本次10家新股擬募集資金48.4億元,略高於上批的41.5億元,從市場的初步預測來看,第二輪IPO打新凍結的資金規模或將高達3萬億。
從資金動態來看,市場情緒確實不高。統計顯示,11月,增持金額為119億元,10月為123億元,減持金額為13億元,10月為1.42億元。
從兩融餘額來看,截至12月4日,兩融餘額1.167萬億元,相比11月27日下降2.5%。其中,融資餘額為1.164萬億,相比11月27日下降2.5%,佔自有流通市值的比率從11月27日的5.97%下降至5.67%。11月30日至12月4日,日均融資買入額佔成交金額的比例從前一週的10.3%略降至10.1%。
此外,機構投資者中,2015年第三季度基金投資A股市值大幅降低,佔總體比例基本持平。
不過,不知道能不能算一個好趨勢——11月中大戶個人投資者數量在連續4個月下降後首次出現回升。
註冊制到底帶來什麼
12月10日市場對於註冊制的反應相對平穩,但這樣的相對平穩延續到12月11日,平穩可能就會被解讀成低迷。
那麼,註冊制到底給A股帶來什麼?
“決定草案”明確,在決定施行之日起兩年內,授權對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開發行實行註冊制度。
“註冊制按流程需要以《證券法》修改為基礎,此次決定草案提出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證券法》相關規定,意味著將繞開修法的障礙,政策落地時間大幅提前。”國信證券分析師董德志在其報告中指出,按照正常流程,新股發行註冊制的全面實施要以《證券法》的修改實施為基礎,而從目前的進度來看,《證券法》的修改審議進程仍較為緩慢。此次國務院“決定草案”提出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證券法》中相關規定,意味著註冊制改革實施將不再以《證券法》修改為基礎,政策落地的時間將大幅提前。
中投證券行業分析師黃君傑認為,採取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的方式來推行註冊制,是我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又一探索。意味著將摒棄修訂《證券法》→推行註冊制這一正常程式,同時將賦予國務院調整《證券法》與註冊制實施細則相衝突法律規定的權利,使得註冊制的推行節奏進一步加快。
董德志表示,註冊制正式落地之前還需要等待: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通過授權決定;國務院制定相關條例;證監會制定相關實施細則,以及相應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程式。
市場普遍預計,新股發行註冊制可能最快在明年上半年落地實施。
對於註冊制和審核制下的不同,董德志認為,註冊制與現行的核準制相比,新股發行是否需要審核不是兩者的本質區別。從各國的經驗來看,註冊制下一般也進行實質性審核。從法理上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對待企業發行股票上市的定性不同。在註冊制下,發行上市是發行人固有的權利;而核準制下,發行上市是監管部門給予發行人的許可。
“從核準制轉向註冊制,意味著新股發行將更為市場化。註冊制下,將由市場而非監管部門對上市企業的業績和發展前景進行價值判斷,而監管的重心將集中到要求上市公司進行充分的資訊披露。”董德志認為。
對於註冊制,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是,推出後對二級市場走勢的影響。註冊制意味著新股供給量會增加,在市場不穩定時,每逢新股發行都會迎來市場調整。因此,註冊制是否會對A股市場形成衝擊。
黃君傑認為,註冊制施行初期,預計證監會對於新股發行的節奏、價格與規模均不會一次性放開,取而代之的是有條件的、循序漸進的市場良性擴容過程。但註冊制的推行勢必會對部分高估值、高換手率標的帶來衝擊,同時對A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殼價值進行系統性糾偏,促進資本市場價值的合理回歸。長期來看,註冊制的推出往往與牛市初級階段相生相伴,也即是説處在萌芽期的牛市是註冊制的必要條件,IPO的適度擴容有望發現上市公司的長期價值,樹立價值投資理念。
董德志也認為,新股發行註冊制條件下,一方面,市場的進入和退出將更為市場化。優秀的企業將會獲得更強的融資能力,好企業無法上市的情況可能將大幅減少,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好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中出現。另一方面,市場的估值水準也將趨於更加合理。市場化的進入和退出將倒逼股票價格更加反映企業的基本面,不合理的高估值會誘使更多企業進入市場、增加股票供給,從而降低市場估值,同樣優秀的企業也可以獲得更高的相對估值。這兩方面都有助於未來A股市場走出一個長期的慢牛行情。
重塑資産配置策略
面對註冊制,投資者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習慣,來適應新的環境。
“註冊制的施行對股市短期的影響並不應予過多關注,對投資者及各方市場參與者來説,更應該重視的是,一些常規投資配置理念將面臨新環境的挑戰。”中投線上分析師劉丹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她最先提到的變化是:“打新股很難再穩賺不賠,甚至可能虧得血本無歸。”
此前在審批制下,企業資質需經過證監會的篩選和肯定,財務指標、主要業務範圍、盈利能力等各方面都須有一些硬性條件的限制,能上市的企業品質有所保障,從而在市場走勢較好的狀況下,打新股成為一項獲利頗豐的生意。但在註冊制下,這些條件發生了轉變。
從政策層面來看,股票發行註冊制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它需要在資訊披露、監管體系、退市制度等方面做好配套改革。證監會也表示,在註冊制施行後,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因此,退市的制度也將隨之落實下來。一旦觸發條件,上市的企業便有可能被資本市場摒棄,讓投資者受損。因此,一些“衝動”進行IPO的企業,上市後可能要承擔不良後果。
即便沒有最終退市,就如新三板一樣,在今年年初的那輪火爆行情後,企業爭先恐後掛牌新三板,而後由於資質影響,許多企業交易量很小或基本沒有交易量,成為“僵屍企業”。
不過,國泰君安認為,註冊制改革後的新股發行依然會存在窗口指導,不排除未來窗口指導可能放鬆,但是預期不會有明顯提高,新股發行價格將會繼續低於二級市場同行業可比公司的估值,一二級市場之間依然存在巨大價差,打新的制度收益將會延續。
“入股擬上市企業也不再是一門好生意。”劉丹説。
從股權投資的領域來看,IPO審批制下,對私募股權投資(PE)來説,入股一家企業最好的退出方式就是把它推上市,通過股價的水漲船高,從而獲取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投資回報。
在註冊制的環境下,企業除了需要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核這一環節外,企業上市後要經受的是市場化的考驗,由市場代替政府部門來審核企業的盈利能力、行業前景等。上市的企業增多,哪些上市後能得到投資者認可,股價才能漲得高。簡而言之,要能過市場這一“關”。
正如業內一些資深人士所説,市場化的門檻實際上要比行政審批的門檻高得多,有些企業IPO時股票不一定賣得出去。在經歷市場考驗的過程中,一些資質不夠的企業IPO估值時還可能往下走,上市對企業能否産生預期價值,要看這家企業是否能在與更多企業的競爭中勝出。
最後,劉丹表示:“散戶將更多依靠專業投資機構來規避風險。”
註冊制下,面對數量更多的上市企業,對企業的甄別、篩選將更多依賴投資者本人來實現。散戶投資者顯然是不可能達到這一要求的,只有公募、私募基金等專業投資機構,配備了專門的投研人員,通過對企業進行調研,篩選進入“股票池”,才能過濾掉那些資質較差的公司,為投資收益提供保障。因此,類似今年的牛市中,大媽的投資收益超過知名投資大佬的“傳奇”,未來發生的概率將很小。
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充分認識到註冊制的風險之後,如何看待註冊制的“紅利”也十分重要,誰會從註冊制中獲益?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註冊制實行對殼資源會形成衝擊。但曹華表示,殼資源2016年上半年面臨最後一次瘋狂。
“註冊制倒逼殼資源價值下降,優質並購標的數量也減少,2016年上半年預期是小盤殼資源的最後瘋狂,尤其是在當前並購重組政策已經非常寬鬆的背景下。”曹華表示,停牌較多的行業,以及收購過優質資源的股票值得關注。
Wind資訊統計顯示,從行業上看,商貿、有色、交運等涉及重大資産重組停牌的股票個數和佔成份股的比例均較高。
川財證券認為,券商板塊尤其是投行業務較強的綜合性券商將受益。註冊制實行後,在券商各業務板塊中,投行業務將直接受益於存量項目釋放與增量項目開閘。除此之外,供給面打開後的市場空間擴張,也將在中長期內對券商經紀業務與資管業務形成利好。
此外,川財證券還指出,園區、創投類企業及其影子股也值得關注。對於創投類標的的選擇,可以關注資本規模較大、歷史業績較好、創投業務佔比較高的創投概念股;參股高新行業、稀缺性資産佔比較高的公司;上海本地的創投企業等。
此外,“具有稀缺性和護城河的個股”也是被券商機構多次提到的關注對象。分析人士認為,註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不僅限于資金供求的衝擊,更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標的稀缺性的衝擊。股票維持高估值原因無非來自:預期業績爆發增長、品種的稀缺性、可預測性。註冊制使得可替代品增加,稀缺性減弱,非稀缺性的股票估值不僅面臨週期性下滑,而且面臨結構性下滑。再疊加中概股的回歸、金融監管和反腐強化使得市值管理等手段逐步減弱,風格偏向於價值。對於投資品種的稀缺性要求更加嚴格。
“投資者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上,過去‘炒小’‘炒新’的習慣,需要慢慢改變。”曹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