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註冊制來臨 優質企業或將不再走出國門

  • 發佈時間:2015-12-11 04:00:28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朱筱珊  責任編輯:楊菲

  註冊制來了,更多的優質企業或不再遠赴海外上市,轉而選擇留在國內資本市場。正在回歸的中概股未來或可以省下平均30億-40億元的借殼成本。

  以前走出國門遠赴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近來回歸的趨勢愈發明顯,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造富效應。傳言巨人網路將借殼回歸的世紀遊輪12月8日停牌,近10日股價漲幅超過135.79%。分眾傳媒借殼回歸的七喜控股股價在四個月內漲幅高達265%。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總共有34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宣佈了私有化進程或者已經開始拆除VIE。其中,新三板上市的百合網收購了回歸的世紀佳緣,二者聯姻。首旅酒店110億元收購如家,最新消息,如家將於近日在納斯達克退市。

  優質企業留國內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2015年中國科技企業赴美IPO步伐明顯放緩,可能赴美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數量為6至9家,僅為2014年的一半左右。這些企業的IPO規模介於5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之間。赴美上市的科技企業在2014年達到高峰,一年內,15家中國企業登陸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劵交易所,行業涉及電商平臺、職業教育、醫療健康、社交網路、旅遊服務、電子遊戲、移動互聯網等。

  然而,從去年年底開始,中概股開始由“抱團赴美上市”變成“抱團回歸”。截至2015年7月,根據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顯示,如今在美國三大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190家,另外58家企業先後完成了私有化退市。高峰時期,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數量超過200家。

  根據GICS全球行業分類標準,如今依然在交易的190家公司中,資訊技術類公司佔到64家,包括百度、新浪、網易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非日常生活消費品公司佔到43家,其中包含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唯品會等電商企業。由此可見,赴美上市公司中,高科技、網際網路概念公司佔了半壁江山。

  據清科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4年,有29隻VC/PE支援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其中屬於網際網路行業的有18隻,佔比62%。

  “中概股公司大多代表了新興經濟的發展方向,”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表示。

  達晨合夥人齊慎表示,由於之前國內資本市場對網際網路企業政策要求過多,導致眾多優質網際網路企業受限于種種條件未能上市。

  “既然已經上市的中概股企業紛紛選擇回歸,本土的優質企業為何還會選擇赴海外上市?”張維和齊慎均表示,未來,更多優質的企業將會留在國內。齊慎表示,註冊制推出後,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優質的網際網路企業將會登陸國內資本市場。隨著企業上市地點的變化,從PE/VC角度來説,人民幣基金將成為主導。

  中概股節省借殼成本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兩地市場本質估值差的問題,今後中概股回歸將成為趨勢,這基本已成為業內共識。記者此前梳理了有回歸意願的中概股行業與國內A股行業估值的差異,截至11月13日,以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比較,有回歸意願的網際網路行業公司與A股上市的電腦公司估值相差超過3倍;醫藥行業相差1.7倍;傳媒遊戲行業相差2.3倍。

  雖然教育行業缺乏足夠大的對比標的,但僅從全通教育超過500倍的PE倍數和弘成教育7.22倍的PE倍數對比可知,兩地市場估值差異巨大。

  基石資本合夥人陶濤提醒,在計算中概股回歸成本時,除去考慮時間成本,也需要考慮借殼平均花費30億-40億元的成本。

  然而,註冊制推進後,達晨創投合夥人齊慎認為,在過渡期內,殼公司還有一定價值。短期內,借殼成本不會有太大改變,從長遠來看,殼公司將會大大減值,和歐美成熟市場一樣。張維認為,在註冊制的背景下,企業應該“優質優價”。

  “市場容量變大,純概念和講故事的企業估值將會受到較大影響,”齊慎表示,處於新興行業、成長性較好的企業會獲得投資者更多的認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