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劉士余:正確處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與監管的關係

  • 發佈時間:2016-02-20 13:21:2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劉士余(清華金融評論)  責任編輯:湯婧

  編者按:

  據新華社週六消息, 日前,中共中央決定任命劉士余同志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職務。國務院決定,任命劉士余同志為中國證監會主席,免去肖鋼同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

  劉士余曾先後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2014年2月,時任央行副行長的劉士余在《清華金融評論》撰文《秉承包容與創新的理念 正確處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與監管的關係》,指出網際網路金融存在的三大風險,並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提出了四點意見。

  網際網路金融是創新的産物,既然是創新,就肯定會有失誤和風險。對新興事物,我們既要包容失誤,同時也要防範風險,處理好創新、發展與風險之間的關係。因此,有必要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恰當的監管。

  人類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正在改變人類經濟活動及其管理方式,同時也正在改變人類的思維!十幾年來,網際網路不僅改變著傳統金融的運作模式,而且催生出新的金融業態。2013年,以網際網路支付、P2P網路借貸和眾籌融資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蓬勃發展,向傳統金融提出了明顯的挑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網際網路金融從無到有,從萌芽到快速發展的過程説明,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創新,不僅體現為技術層面的飛躍,更承載了網際網路精神。網際網路金融為傳統金融帶來了新的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競爭,催生了新的合作,對現有的金融監管體制帶來了挑戰。

  當前,關於網際網路金融問題的討論非常熱烈,各種論壇人滿為患,各路專家眾説紛紜。《清華金融評論》編輯部約我寫一篇文章,談一談關於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與監管方面的問題。我想網際網路金融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進行全面的評價還為時尚早,作為網際網路金融近期發展的觀察者,還是談談對三個問題的基本看法:網際網路金融是什麼,它的發展狀況如何;網際網路金融會有何種風險;以及我們應該懷著什麼樣的理念去監管網際網路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

  顧名思義,網際網路金融是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是借助於網際網路技術和行動通訊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資訊仲介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眾所週知的業態包括網際網路支付、P2P網路借貸、眾籌融資、金融機構創新型網際網路平臺等。從發展歷程上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雲計算、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網際網路技術的突破和運用,是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5年以前。在這個階段,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主要體現為網際網路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援,幫助銀行“把業務搬到網上”,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的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第二個階段是2005年後,網路借貸開始在我國萌芽,第三方支付機構逐漸成長起來,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開始從技術領域深入到金融業務領域。這一階段的標誌性事件是2011年人民銀行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了規範發展的軌道。第三個階段的起點是2012年。2013年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元年”,是網際網路金融得到迅猛發展的一年。從這一年開始,P2P網路借貸平臺快速發展,以“天使匯”等為代表的眾籌融資平臺開始起步,第一家專業網路保險公司獲批,一些銀行、券商也以網際網路為依託,對業務模式進行重組改造,加速建設線上創新型平臺。同時,政府部門也開始關注網際網路金融的規範發展問題。

  當前,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狀況,可以通過幾組數字來説明。在網際網路支付領域,截至2013年8月,獲得許可的25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中,提供網路支付服務的有97家。2013年前三季度,支付機構共處理網際網路支付業務122.59億筆,金額總計達到6.55萬億元。

  在P2P網路借貸領域,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國範圍內活躍的P2P網路借貸平臺已超過350家,累計交易額超過600億元。在非P2P的網路小額貸款方面,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裏金融旗下三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已達1500億元,累計客戶數超過65萬家,貸款餘額超過125億元。

  在眾籌融資領域,目前我國約有21家眾籌融資平臺。以“天使匯”為例,自創立以來累計已有8000個創業項目註冊入駐,通過審核掛牌的企業超過1000家,創業者會員超過2000人,認證投資人達840人,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

  在金融機構創新型網際網路平臺領域,以建設銀行“善融商務”、交通銀行“交博匯”、招商銀行“非常e購”以及華夏銀行“電商快線”等為代表的平臺日漸成熟。第一家網路保險公司“眾安線上”也于2013年9月29日由保監會正式批復開業。

  在基於網際網路的基金銷售領域,以“餘額寶”為例,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申購客戶規模已經突破4303萬戶,基金存量規模達1853億元,累計申購金額4294億元。

  今天,我國的網際網路金融正在逐漸發揮其促進包容性增長的作用,社會各界對於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創新也表現出比較積極的態度。與傳統金融相比,網際網路金融市場份額還很小,生長點主要在“小微”層面,具有“海量交易筆數,小類單眼筆金額”的特徵,這種小額、快捷、便利的特徵,具有普惠金融的特點和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功能,在小微金融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金融覆蓋面的空白。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金融並非相互排斥、非此即彼,而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兩者都是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藍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産品;國務院《關於促進資訊消費發展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也提出要使資訊消費規模快速增長。我認為,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符合黨中央和國務院鼓勵創新的政策方向;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對實現資訊化,促進金融包容,推動電子商務發展,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

  在市場經濟中,風險始終與經濟活動共生,無處不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積極支援和鼓勵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的同時,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網際網路金融蘊藏的風險,主動採取必要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促進創新在可持續的軌道上健康發展。在我看來,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機構法律定位不明,可能“越界”觸碰法律“底線”。我想強調的是,網際網路金融應該有兩個法律上的“底線”:一個是不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另一個是不能非法集資。現有法律規則還沒有對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屬性作出明確定位,網際網路企業尤其是P2P網路借貸平臺的業務活動,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規章對業務進行有效的規範。謬誤與真理只有一步之遙。P2P網路借貸平臺的産品設計和運作模式略有改變,就可能“越界”進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帶,甚至觸碰“底線”。我們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發展,但是決不允許觸碰這兩個“底線”。

  二是資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存在安全隱患。現在一些P2P網路借貸平臺沒有建立資金第三方託管機制,會有大量投資者資金沉澱在平臺賬戶裏,如果沒有外部監管,就存在著資金被挪用甚至攜款“跑路”的道德風險。近兩年來先後發生了“淘金貸”、“優易網”等一些P2P網路借貸平臺的卷款跑路和倒閉的事件,給放貸人造成了資金損失,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形象。

  三是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發經營風險。我們可以把內控制度看作網際網路企業的“防火牆”,好的內控制度可以有效防範經營風險。實踐中,一些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片面追求業務拓展和盈利能力,採用了一些有爭議、高風險的交易模式,也沒有建立客戶身份識別、交易記錄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報告機制,容易為不法分子利用平臺進行洗錢等違法活動創造條件;還有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不注重內部管理,資訊安全保護水準較低,存在客戶個人隱私洩露風險。

  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

  網際網路金融是創新的産物,既然是創新,就肯定會有失誤和風險。對新興事物,我們既要包容失誤,同時也要防範風險,處理好創新、發展與風險之間的關係。因此,有必要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恰當的監管。當前,世界範圍內完善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體制尚未出現,如何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監管,仍然是一個普遍性的難題。在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進行細緻觀察和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我想就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問題提出四點意見:

  一是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尊重市場,呵護創新。“試玉要燒三日滿”。從監管部門的角度看,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評價,目前尚缺乏足夠的時間和數據支援,因此要留出一定的觀察期。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全面、客觀評價,仍有待於將來。我始終認為,在誠實守信的前提下,一切有利於包容性增長的金融活動、金融服務,都應該受到尊重。現階段,在監管原則上,要鼓勵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和發展,包容失誤,為行業發展預留一定空間。

  二是要因時制宜,因事制宜,不搞“一刀切”。監管要著眼于具體業態的發展狀況,要體現出靈活性和針對性,要能夠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具體來説,對於市場規模相對較大、主要風險基本暴露的業態,監管部門應當進行規範和引導。例如,P2P網路借貸平臺要注重防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不能搞“資金池”,不能集擔保、借貸于一體,更不能非法集資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對於眾籌融資等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的業態,可在堅持“底線思維”的基礎上,鼓勵其對業務模式繼續開展探索。對傳統金融業務轉到線上開展的,應當要求其嚴格遵守線下業務的監管規定。此外,還要分類梳理網際網路金融各相關業態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增強監管政策和措施的針對性;要根據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定期進行政策評估和調整。

  三是要處理好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的關係。積極的行業自律,是推動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監管部門應充分尊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自身規律,尊重網際網路金融從業人員的開拓創新精神,讓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引導和支援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通過行業自律的形式,完善管理,守法經營。

  四是要嚴守“底線思維”,堅決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我們絕不姑息以網際網路金融名義實施的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決不允許觸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兩條“底線”。金融監管部門應當配合公安機關重拳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進行實施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保障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規範發展。 (來源:清華金融評論 文/劉士余)

網際網路金融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京天利 19.06 9.98%
2 賽為智慧 18.52 9.98%
3 天源迪科 17.00 6.25%
4 銀之傑 16.53 6.10%
5 恒生電子 62.84 5.1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衛星石化 15.08 -3.52%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新湖中寶 4.52 -2.80%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東方財富 16.47 -2.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