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依然較強 逾400家公司全年預增

  • 發佈時間:2015-10-30 03:22: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截至29日記者發稿時,1861家上市公司公佈了三季報,約佔A股2780家公司的67%。整體看,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72%,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33%,凈資産收益率為8.24%,每股收益為0.368元。

  以中信證券行業分類為例,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最大的是石油化工行業,增幅達2686.40%;其次是造紙行業增幅為271.62%,證券行業增幅為160.05%,漁業增幅為130.47%。從全年業績預告角度看,業績增長持續性較強的是光伏發電、風電、傳媒等行業。業內人士表示,從整體數據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依然較強。

  創業板業績增幅最大

  統計數據顯示,已發佈三季報的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72%,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33%;剔除不可比因素後,這兩個數據去年同期分別為5.97%和9.07%。這些公司整體的凈資産收益率為8.24%,每股收益為0.368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後,去年同期這兩個數據分別為9.89%和0.4436元。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從這幾個主要財務數據看,今年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速低於去年同期水準,但積極的一面是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速度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表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依然較強。

  這從銷售毛利率上也得到證實,這些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總體銷售毛利率為21.40%,而去年同期為18.20%,表明單位銷售額中獲得的毛利潤有了提高。實際上,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有所下降,這與整個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作為各行業骨幹的上市公司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從負債率看,今年三季度末,這些公司的總體負債率為82.22%,去年同期則為85.66%。負債率總體有所下降,原因之一是今年上半年一些公司完成了增發,獲得了資金。總體看流動比率有所上升,從去年同期的1.17上升為今年三季度的1.26,表明償債能力有所提高。

  分板塊看,兩市的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主要指標絕對值差別較大。兩市主機板(不含中小板)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幅為0.02%,而去年同期增長率為5.34%;凈利潤同比增長2.39%,去年同期增速為9%。

  中小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幅度為6.61%,去年同期為12.04%;凈利潤合計同比增長為15.94%,而去年同期增速為5.66%。

  創業板方面,披露季報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87%,去年同期為25.72%;凈利潤同比增長25.54%,去年同期增速為15.95%。

  對比可以發現,創業板公司數據指標向好,今年增速明顯好于去年,特別是凈利潤增長更明顯。中小板公司營業收入增速低於去年同期水準,但凈利潤增速好于去年同期。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現象或與上市公司的大小、機制的靈活性,以及在經濟下行時期轉型和抗風險能力相關。創業板公司規模普遍較小,但機制靈活,在宏觀經濟疲弱時更容易發揮自身的優勢。不過,主機板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卻是最高的,今年前三季度為0.4033元/股,而中小板公司這一數據為0.2602元/股,創業板公司為0.2123元/股。

  新能源和傳媒業增長狀況良好

  從行業看,業績增長情況差別較大。以中信行業分類看,今年前三季度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大的是證券業,同比增幅達144.53%,其次是傳媒業,同比增幅為51.45%,然後是房地産服務業,同比增幅為38.5%,隨後是其他電子元器件同比增長36.62%,新能源設備同比增長34.81%。

  上述行業也是今年的熱點行業,證券業主要是今年上半年市場火熱所致,傳媒業和新能源行業是受益於政府大力扶持,特別是新能源業,光伏、風電設備製造行業在政府的政策支援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從凈利潤同比增幅看,各行業又有不同。增長最快的是石油化工行業,同比增幅達到2686.40%。該行業下麵包含煉油、其他石化、油品銷售及倉儲三個子行業,後兩個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下降14%和171%,而煉油業同比增長371.76%。煉油的上游是原油,原油價格今年以來持續下降。儘管油品價格也會相應下降,但毛利率有一定上升。今年前三季度煉油行業銷售毛利率為20.50%,而去年同期為14.5%,差6個百分點。

  凈利潤同比增幅排在第二位的是造紙行業,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同比增幅為271.62%。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業上市公司的整體營業收入增幅僅為0.14%。在營業收入未有較大增長的情況下,行業凈利潤卻實現較高增速。業內人士認為,造紙行業總體盈利水準仍然比較差,今年前三季度整體凈資産收益率僅為1.1%,每股收益僅為0.0437元。該行業表現出的增長僅是低水準上的增長,去年同期基數更低,整體的凈資産收益率去年同期僅為0.3%,每股收益僅為0.0091元。

  第三個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較大的行業是漁業。凈利潤同比增幅為130.47%,而營業收入同比增幅為-4.36%。漁業的細分行業主要是海洋捕撈和水産養殖,其中海洋捕撈凈利潤同比下降77.67%,水産養殖凈利潤同比大增124.17%。數據顯示,漁業凈利潤大幅增長也存在基數較低等因素。

  新能源設備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比較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整體凈利潤同比增幅為45.39%,而去年同期為-42.78%。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也同比大增34.81%,去年同期的增速則只有5.90%。每股收益也從去年同期的0.0805元提高到目前的0.1112元。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設備業今年利潤的增長與營業收入的增長基本一致,表明是經營活動帶來了收益,行業發展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況。從細分行業看,主要是光伏行業和風電行業,二者的增長情況差不多,光伏的增幅更大些。

  另外,傳媒業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51.45%,凈利潤增幅為28.42%,比去年同期都實現了較大增長,表明該行業也處於良好的發展態勢。

  逾400家公司全年業績預增

  不少上市公司在披露三季報時也預測了全年業績情況。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70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全年業績預告,約佔全部A股公司數量的25%。預計業績增長的公司有427家,其中134家預增,84家續盈,46家扭虧,163家略增,佔700家公佈業績預告公司數量的61%。進一步觀察發現,預計全年業績增長最少在1倍以上的公司達到81家,業績最少增長在50%以上的公司數量為39家,有十幾家公司預計業績增長在5倍以上。

  這些預增公司所屬行業主要分佈在輸變電設備、新能源、低壓電器、化工細分行業、電子元器件、資訊等,大多是市場需求大或屬於科技含量高的行業。不過,也有部分預增很高的公司,其背後重要是去年基數較低或資産重組所致。

  預計全年出現虧損的公司,大多分佈在建築建材、鋼板鋼管、冶金機械等行業。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行業大多是傳統行業,與宏觀經濟走向相關性較強。不過,同一個行業內公司個體差異較大,即使在好的行業中也會有業績差的公司,景氣度差的行業也存在績優公司。

  券商險企三季度業績搶眼

  截至29日記者發稿時,已有11家上市券商、2家上市保險公司公佈了201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整體來看,券商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同比呈現不同幅度增長,保險公司期內業績較以往有明顯提升。

  分析人士認為,券商三季報數據表現搶眼主要得益於從2014年延續至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前一段時間股市調整對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産生一定影響,2015年保險公司在投資和業務價值方面的增長仍較明顯。

  券商業績大增

  截至10月29日,海通證券等11家上市券商公佈了2015年三季報。公告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市券商在統計期內的業績均同比增長,西部證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幅最大,達266.18%;東方證券國信證券暫列第二、三名,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236.35%、206.52%;國元證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幅較低,同比增幅達108.75%。

  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方面,與上年同期相比,東方證券、西部證券、國信證券增幅暫列前三名,分別達到314.06%、309.25%、302.67%。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200%的上市券商公司還包括東北證券山西證券國金證券國海證券,增幅分別為270.65%、234.19%、206.81%和203.01%。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已披露資訊的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表現搶眼,主要得益於從2014年延續至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從數據看,三季度業績表現環比二季度出現明顯下滑趨勢。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券商股上行邏輯與2014年底的行情形成巨大反差,經歷2015年股市巨幅震蕩後,券商內生創新暫緩,券商個股股價走勢由市場外生因素驅動。

  上海證券分析師虞婕雯表示,近期大多數上市券商的股東均公告已增持或計劃增持公司股份,還有券商正積極推動員工持股計劃,彰顯公司管理層以及員工對各自公司的信心和投資價值的認可。受制于三季度的市場表現,券商三季度業績可能拖累全年表現,但總體看2015年依舊能保持高增長,行業已進入了估值安全區。

  上市險企增勢穩健

  上市保險公司的業績也取得不同程度增長。中國平安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52.4%。前三季度,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達15.3%,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凈投資收益率提升至5.6%,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7.8%。

  中國人壽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2.8%。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達11.67%,投資資産約2.16萬億元,凈投資收益率為4.41%,總投資收益率為6.88%。

  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認為,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好于上半年,但會計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産減值損失和其他綜合收益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説明投資一定程度受到6月以來A股市場大幅下調的影響。

  東吳證券分析師丁文韜表示,自6月以來,保險公司權益類投資的潛在損失形成較大估值壓力。由於權益類資産多數為可供出售資産,股市調整的負面影響主要被浮盈吸收,對利潤直接影響有限,但長期低利率環境對投資端的不利影響也是風險因素。

  對於中國人壽的表現,丁文韜認為,受6月以來股市震蕩影響,中國人壽權益類資産持倉承受損失,由於大部分權益類資産為可供出售資産,股災的影響大部分被浮盈吸收,三季度末中國人壽的浮盈較半年報時點數值大幅下降,預計隨著股市企穩,年底浮盈有望有所回升。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2015年保險業保費、投資和資本都呈現改善趨勢。權益倉位的穩定、定存佔比下降、高收益公司債和企業債佔比增加、非標資産投資都將促使保險投資收益率更加穩定。保費結構調整將成為保險業主流,隨之而來的是退保的改善和滿期給付的下降,保險經營壓力逐漸緩解,2015年保險公司在投資和業務價值方面的增長會更加明顯。從趨勢看,保險股在穩定增長和估值方面存在優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