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任志強連發8文評萬寶之爭 主角華潤卻現三大失誤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49: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崢  責任編輯:閻明煒

  任志強連發8文評論“萬寶之爭”

  華潤是主角卻出現三大失誤

  任志強稱,如果非專業資本在強行收購的同時,還試圖改變企業的文化和形象,則可能引發市場的混亂。

  因為停牌和假期的關係,“萬寶之爭”的當事雙方近期難得 “消停”了幾天。但作為當下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大事,即便當事雙方不表態,可一旦被“大炮”任志強盯上,仍是行業內聚焦的中心。

  元旦伊始,和萬科有著頗深淵源的任志強,一改此前沉默的態度,三天內在微網志上針對“萬寶之爭”連發8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任志強還透露,馮侖曾對王石説,最好的結果是資本與經理人的協商,以實現共贏。王石明確的回答是,所有的經理人都願意與投資者合作共贏,但寶能不行。

  任志強表示,“萬科的股權之爭,及資本與管理層的矛盾,反映出資本市場的殘酷競爭,不一定會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帶來機遇,反而可能帶來的是災難。如果大量非專業的資本用這樣方式控制企業,並試圖改變企業的文化、形象,則可能帶來市場的混亂”。

  此前,任志強還稱,“沒有王石的努力不會有今天的萬科,華潤作為萬科的大股東對萬科是件好事”。

  不過,任志強指出,華潤集團其實是萬科股權之爭的主角。但在寶萬之爭爆發後,華潤集團的應對卻出現了三大失誤。不過面對已經發生的失誤,並不説明華潤已經無路可行或者徹底失敗了。華潤雖然單股不再獨大,但卻有和其他股東合作,形成一致利益人的統一戰線。其有這種實力和號召力,只在於想不想、要不要這樣去做。“華潤仍然有能力在股票價格相對合理時擴大股比的能力。”任志強稱。

  而對於王石反感寶能係用短債長投的方式強行進入萬科一事,任志強認為,寶能資金來源是否合法,杠桿率多高,王石都可以上報管理部門申請核查以保障企業的安全,這是國家管理部門的事。防止大股東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不應不管不問,但需有理有據。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2月31日晚間,萬科內部員工收到關於高級副總裁祝九勝辭職的知會郵件。《證券日報》記者隨後也從相關人士處印證了上述消息。公開資料顯示,祝九勝2012年加入萬科,分管銀行、信託等信貸渠道的融資工作,掌管集團所有資金的調度權利,包括萬科事業合夥人持股平臺盈安合夥使用的資管計劃。而銀行系統出身的祝九勝此前也幫助萬科成功獲取了不少低息貸款,此時其突然去職,也引發了業內的諸多猜想,但萬科方面和祝九勝本每人平均未對離職做出回應。

  寶能的想法

  對於“萬寶之爭”來説,關鍵一點在於寶能係大量吃進萬科股票的目的,雖然此前寶能係一直堅稱自己只是財務投資,但從事件後續的發展看,寶能係的想法顯然並不止於此。

  任志強稱,引發萬科股權之爭的正是“資本的遊戲”。當資本市場更加開放之後,各種資本為尋求利潤的最大化,必然會在市場中實現資産配置的多樣化,並保證這些資産的流動性、可兌現性。如果有穩定、相對保險並透明,且有一定收益預期的投資,一定是各種資本的首選。這裡包括對擁有優質資産的房地産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有潛力的企業,尤其是中央政策導向支援的行業(如地産)。同時,三會分管的非統一制度讓資本按各自的規則運作:如保險資本在購置固定資産上受到限制。由於無法用出租經營物業來保值增值,因此保險資本大量進入到股市,流入地産公司之中。

  “險資至少在中國香港和內地進入了三十多家企業之中。朗詩與碧桂園中各有9.9%的股權屬於平安保險;遠洋地産則有兩個接近於30%股權的保險資金;金融街中有接近30%的股權分屬兩家保險公司;金茂也許有約10%的股權是保險公司的。有些保險資本聯合起來就成為控制企業的第一控股股東。”任志強稱,“保險資本可以利用管理的公司做為新的融資平臺,緩解原有的融資壓力,並以此為基礎實現經營多樣化工具,進軍和控制更多的行業與企業。也許寶能也有這種想法”。

  同時,任志強不願意相信寶能是出於惡意對萬科進行收購。“寶能一開始看上的是萬科的資産、品牌和管理團隊,更看上了其市場地位和發展前景。借助於控股萬科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融資地位,也能借萬科的發展獲取更多的分紅和股權收益。”任志強表示。

  不過,任志強也指出,“任何綜合性收購都需要和經理人團隊合作,最可怕的是雙方拒絕溝通而各幹各的,這樣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但目前尚未發現任何一方的退讓。希望在重新復牌之前有個好的解決方案,否則就會引起股票價格的波動”。

  更多的反思

  實際上,包括任志強在內,不少人也開始反思“萬寶之爭”給整個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

  任志強也強調,“我不是這次事件中的當事人,也不完全了解情況,我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關注中國市場的發展”。

  “經理人無法控制資本強行進入的控制權之爭。但中國的一行三會應有相應的法律,以避免發生更多的非長期持有的控制性股權變化引起的市場波動。同時,建立良好的市場規則,有利於法律與道德底線的統一,以培養更多的職業經理人忠誠于與企業發展共進退。”任志強稱。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誰輸誰贏對於我們這個社會而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五年之後,當我們再回首此事時,如果我們發現這個事件推動了中國商業競爭更規則化,無論是當事雙方、其他利益方或政府監管方都不越位,這才是中國商業文明的幸運”。

  此外,任志強認為,大量險資進入股市舉牌上市公司並不是一件好事。“大量的資金並沒有真正的為供應側的實體經濟服務,並未因此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未給實體經濟帶來好處。反而造成了管理層的對抗與波動,並不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資本在股市上配置資源,常常帶動股市價格的波動。大量的散戶股民,有的會在股市上漲受益。但大多數則可能在保險類或其他類大型資本的轉換中受傷,因此也帶來了股市發展的不健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