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萬科股權之爭背後有市場必然性

  • 發佈時間:2015-12-25 09:55: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近日,一場針對萬科的股權爭奪大戰正在上演,一方是以全球最大的房地産商董事局主席王石為代表的保衛者,另一方是志在必得早有準備的以姚振華為代表的“寶能係”的挑戰者。大名鼎鼎的萬科成為默默無聞的寶能係的一個“獵物”,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記者梳理髮現,從2015年12月起,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兇悍的方式輪番增持萬科,及至奪取第一大股東位置,且未停止繼續增持的行為,雙方幾個回合之後,萬科于12月18日下午宣佈停牌,然而這場股權和控制權的爭奪還在持續發酵。目前,寶能係和安邦保險的持股比例已超30%,已達到要約收購線。除了股權變動,萬科獨立董事海聞在停牌期間宣佈辭去獨立董事一職,這也讓這場股權爭奪戰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而據港交所最新披露,寶能係旗下的前海人壽和鉅盛華合計持有萬科23.52%股權,安邦保險持股7.01%,儘管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兩家險資是否是一致行動人,但顯然兩者共同持股已超過30%,達到萬科的公司章程規定的“控股股東”比例。

  雖然王石明確表示不歡迎“寶能係”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並將“寶能係”稱為“野蠻人”,但外界在同情王石之時,也有不少微詞。而輿論對王石的批評,很大程度來自於王石用了道德批判在資本市場規則面前説事,指責“寶能係”的錢不乾淨、信用不夠、資格不夠等等,顯然有點偏離商業競爭的初衷。

  “萬科的股權比例極度分散,這是萬科的軟肋。除了華潤持股15.25%之外,代表管理層利益的萬科合夥人持股4.14%,華潤加上萬科管理團隊所持股份仍不到20%。萬科大概有80%左右的籌碼在散戶手裏,這也意味著,只要200億元人民幣就能在二級市場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這是萬科總裁鬱亮在去年3月提出的擔憂,如今又被“寶能係”的操作所證明了。”聚秀資本合夥人陳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金融資本時代的特點就是錢多,動輒上百億元的並購比比皆是。萬科這樣的長期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被人盯上且被實施收購,其實是必然的事情。”

  據2014年初的數據,萬科一年購地支出就有近千億元,同比市值大概不到800億元。如果當時萬科直接啟動股權回購計劃,按當時萬科的平均股價6元計,公司回購股份10%,大概不到100億元人民幣,然而,當時萬科什麼都沒有做。對於這一點,陳宇評論道,“王石太過自信,以至於喪失了許多機會。”

  而被王石斥為“野蠻人”的“寶能係”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僅在頻頻舉牌中顯示出雄厚的資金實力,迄今為止也未發現違規之處。對此,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市場個體之間收購、被收購的行為屬於市場化行為,只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監管部門不會干涉。

  “寶能係”為什麼舉牌萬科?有觀點認為,一方面寶能的老闆就是深圳搞房地産出身,對這行很熟;二是安邦保險公司的大舉進入。實際上,國內保險公司中,除了少數幾家老牌保險企業外,多數企業很難通過常規的保單業務維持業績。因此,高收益的投資類理財産品成為此類保險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此背景下,舉牌地産等成熟行業的藍籌股成為險資的優選,地産行業的上市公司普遍具備規模大、流動性好的特點,便於保險資金進行快速、大量、低衝擊成本的資産配置。如今轟轟烈烈的“萬寶”之爭,除了萬科自身所存在的弱點,還與目前整體的貨幣金融環境分不開。

  中倫律師事務所張詩偉對記者表示,從資金方面來講,市場上大量基金的出現,特別是保險係資金非常活躍,這也跟相關法規進一步放寬基金投資二級市場及其進一步的股權投資不無關係。

  對此,著名財會專家、復旦大學教授李若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因為現在資本市場上游資比較多,而且隨著降息,理財産品的收益也在不斷下降,許多資本都在尋找獲利空間大的市場機會。目前來看,“寶能係”的資本運作是成功的,萬科已經從每股13元漲到了20多元,這次事件對萬科、對A股市場來説都意義重大。

  面對險資舉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SOHO中國CEO張欣表示,“任何一個上市公司從第一天開始都會面臨著資本市場的收益和風險,其中一個風險就是當你的股權結構不夠穩定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成為被收購的對象。資本市場沒法阻止合理合法的舉牌,實際上對任何一個企業,不光是房地産,任何一個上市公司都要進行探討。”

  據悉,王石正在研究反收購措施,但現在呼聲很高的“毒丸計劃”在國內適用空間不大,只可作臨時性防禦。而這出資本市場的年末大戲最終將如何收場,雙贏或是人們願意看到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