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8券商三季度自營浮虧 佈局醫藥股或扳回一城

  • 發佈時間:2015-11-04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呂江濤  責任編輯:楊菲

  作為典型的週期性行業,券商的業績與A股市場高度相關。在行業三季報公佈之前,有行業分析師就預計,券商三季度傳統業務將出現環比負增長,三季報預計將是近期券商業績最低點。而從三季報披露的情況來看,情況並沒有出現超預期的反轉,券商的自營業務“受傷”最深。

  三季報數據顯示,除國金證券方正證券以外,另外21家上市券商三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均現虧損,而以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兩項簡單加和計算的自營業務來看,共有8家公司自營業務出現浮虧。不過,隨著國慶節之後市場的持續回暖,尤其是券商自營盤重點佈局的化學製品、化學制藥、電子資訊等板塊大幅上漲,或可以為券商自營業務在今年第四季度扳回一城。

  券商自營盤第三季度最受傷

  8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浮虧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報已經全部披露完畢。對於券商這種業績與A股市場高度相關的行業來説,投資者對業績預期遠比過往業績更為看重。在行業三季報公佈之前,有行業分析師就預計,券商三季度傳統業務將出現環比負增長,其中券商自營盤是最大的變數。因此,券商三季報中自營業務就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就全年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券商自營業務整體仍普遍好于去年同期。以中信證券為例,前三季度自營業務收入150.48億元,同比仍有141%的增幅。興業證券受股災拖累,第三季度單季自營業務損失2300萬元;但前三季度自營業務收入為23.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1.5%。

  但是從今年第三季度來看,多家上市券商單季度自營業務遭遇“滑鐵盧”。以國泰君安為例,其三季度自營業務雖實現3億元凈收入,但環比卻出現92%的跌幅,短期內嚴重拖累整體營收和利潤情況。行業龍頭中信證券第三季度自營收入30.31億元,同比增長33%,環比下降62%,降幅較大。而小券商亦難倖免。東吳證券第三季度自營收入0.48億元,環比減96%,同比減91%,表現較弱。

  數據顯示,除國金證券、方正證券以外,其餘21家上市券商今年第三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均現虧損。而以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兩項簡單加和計算的自營業務來看,共有8家公司自營出現浮虧,其中海通證券的浮虧金額更是高達11.6億元。此外,招商、東方證券的自營業務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浮虧。

  重倉醫藥等板塊

  10月份或扳回一城

  伴隨自營業務的不確定預期釋放,券商自營盤的抄底和佈局也備受關注。以三季報披露的股東持股數據來看,有39家券商自營席位出現在473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名單中,對應持股總規模超過70億股。其中,三季度增持和新建倉位近47億股。據同花順iFinD不完全統計,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自營盤分別持有25隻、22隻、18隻、15隻個股。東方證券、長江證券廣發證券、中金公司的自營盤持股也超過5隻。

  數據還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券商新增持股票共168隻,其中,滬市主機板60隻,創業板有34隻,中小板有44隻,中小創與滬市主機板各佔46%、36%。

  國慶長假之後的反彈行情中,中小盤個股表現相對活躍,尤其以“健康中國”概念提出後醫藥板塊表現最為活躍。而從已經披露的473隻券商重倉股來看,券商自營盤偏愛醫藥、電子資訊等相關個股。據不完全統計,券商三季度新進的168隻個股中,生物醫藥板塊個股就佔了10隻。

  除生物醫藥板塊外,在上述473隻券商重倉股中,券商自營盤對化學製品、電子資訊、汽車零部件、通用機械等行業的持股也較為集中。其中,券商今年第三季度新進的168隻個股中,化工和電子資訊板塊分別有15隻和13隻。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生物醫藥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醫藥行業具有確定的成長性。此外,券商自營盤在今年第三季度佈局的電子資訊、汽車零部件、通用機械等板塊漲幅也相對靠前,10月份大盤的反彈有望為券商自營盤的業績在第四季度扳回一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