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券商分析師的研報應“謹言慎行”

  • 發佈時間:2015-06-23 02:31: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曹中銘  責任編輯:楊菲

  ■ 一家之言

  券商研報奉行“謹言慎行”的原則很有必要,不能為了博眼球而信口開河,不能對投資者利益形成傷害,也不能為迎合上市公司而喪失了職業操守。

  6月18日,國金證券發佈了一份關於中國衛星的最新深度研究報告。國金證券認為,中國衛星6個月目標價可達120元。這也意味著,按照中國衛星目前不到60元的股價,該股存在翻番的可能。但這真的有“可能”嗎?

  對於中國衛星股價能上120元的理由,國金證券方面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説,中國衛星就等於中國航太,隨著未來我國衛星産業商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衛星必將迎來爆髮式發展機遇。但中國航太是中國航太,中國衛星是中國衛星,兩者“風馬牛不相及”,而是兩家不同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將兩者畫上“等號”,顯然有點“矯情”。

  當前股市的現實情況卻是,類似于國金證券“吹高”中國衛星股價的現象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在截至6月18日的近5日內,券商發佈的買入評級研報中,給出目標價位的有152份,其中65份研報的目標價較當前股價至少有50%以上的溢價空間。若券商的“夢想”能夠成真,不啻于投資者之福。問題是,夢想與現實之間常常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

  其實,券商研報也並非真的能夠“點石成金”。同樣以中國衛星為例。受市場大環境的影響,週四、週五這兩個交易日其同樣大幅下挫,其跌幅甚至超過同期上證指數的跌幅,絲毫不見其股價能實現翻番的影子。如果有投資者信奉國金證券的研報當天買入中國衛星,那麼其賬面上已現浮虧。又如因宣佈投資20億佈局汽車智慧化領域,歐菲光被很多分析師給予80元甚至更高估值,但其復牌後僅曇花一現式地表演了一個漲停後,便開始大幅下跌。相對於54.38元的最高價,其股價下跌已超過26%。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研報中“歪嘴和尚念歪念”的現象比比皆是。今年5月份,長江證券的一份研報中有涉及“三季度或提高印花稅”的內容,該內容通過市場不正常的“發酵”後引發市場的大跌,該券商也遭到證監會出具監管函的監管措施。由此可見,券商的一份研報,其在市場中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因此,券商研報奉行“謹言慎行”的原則很有必要。最根本的一點,券商研報不能為了博眼球而信口開河,不能對投資者利益形成傷害,也不能為迎合上市公司而喪失了職業操守。

  今年以來,證監會集中部署“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第四批案件共涉及16起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資訊案件,主要針對五類違法違規行為,其中就包括“投資諮詢從業人員發佈虛假、誤導性研究報告,或者利用公共媒體違規推薦股票,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而筆者以為,僅僅只針對投資諮詢從業人員還遠遠不夠,券商研究人員同樣應該包含其中,如此才是公平的。

  尤其對於眾多新入市的投資者而言,由於其對股市一無所知,券商研報更是成為其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最終卻往往逃脫不了“翻船”的命運,因券商研報的誤導而造成損失的亦不勝枚舉。

  筆者以為,監管部門集中部署“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無疑是很有必要的,但在涉及的誤導性資訊案件中,同樣應該將券商研報,以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發佈的相關資訊納入監管範疇,如此才是負責任的態度。而且,對於券商等機構發生上述違規行為的,同樣應該嚴肅查處,嚴厲打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