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2014股指預測“看走眼” 券商集體被“打臉”

  • 發佈時間:2014-12-30 02:31:1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明天是2014年A股最後一個交易日,在將要走完的2014年股市,多數券商預測到了開頭,卻沒有料到結尾。回頭看自己在2013年年末策略大會上預測的來年點位,大多市場“空頭”券商慘遭打臉。

  記者梳理了16家券商對2014年滬指運作區間預測,發現多數預測集中在1900點-2600點左右,看到3000點的僅一家,精準率上券商對2014年股市的預測近乎“全軍覆沒”。

  2014預測券商多數悲觀

  2013年上證指數以2289.51點開盤,2013年12月31日收市報2115.98點,年內跌幅7.58%。面對這樣的行情,當預判2014年股市行情時,多數券商也給出了並不是很樂觀的滬指預測。

  銀河證券當時直接以“指數已死”來表達其對2014年大盤的看法,稱2014年是本輪改革的初始階段,所以將不會有大牛市,整頓將成為2014年主題詞。安信證券用極為鮮明觀點看空2014年股市,認為2014年股市除春節前可能有點機會,整體降低倉位,以防禦為主。

  回頭看看,當時的多數券商一定是“滿心絕望”。當然,無論市場什麼樣,總有樂觀派。

  東吳證券西南證券當時就對2014年A股表示樂觀,東吳證券認為2014年滬指將邁向3000點;西南證券認為滬指2014年的上行目標位在2950點附近;最準確是國泰君安,認為2014年將有三波反彈,可能出現一次高過一次的結果,有主題輪動的機會。

  就像中信建投的一位理財規劃師對新京報記者説的那樣,當時無法猜測2014年股市的走勢,但還是期待能慢慢走好,而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就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而2014年的股市,在最後兩個月,走出了一波大多數券商們沒有預料到的瘋牛行情。

  10741億元成交量,中國股市在2014年12月5日的這一天刷新了世界紀錄。從7月份開始,A股走出一波一騎絕塵的牛市行情,11月後更是“瘋牛”一般,大盤一路上行,豪邁重上3000點。鮮艷的紅線,除了帶給股民收穫的喜悅外,也炮製出了營業廳裏人頭攢動的盛景。

  券商豪言2015萬點不是夢

  面對即將來臨的2015年,券商的股市預判又來了。

  記者根據Wind資訊梳理了26家券商發佈的2015年投資策略,共有20家券商看多2015年A股走勢,看平券商數量為5家,看空1家,統計顯示出券商整體對2015年走勢持相對樂觀。

  “準與不準,券商每年的策略大會還是要開,預測還是要做的,這是個態度問題”,一位私募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説道。

  在眾看多券商中,以國泰君安為首的看多派也再度放話,建議大家“賣掉房子買股票”,未來可能是2007年之後又一次牛市的回歸。

  國盛證券董事長裘強直接放出豪言,稱未來必將超過萬點大關。裘強稱,資本市場發展、繁榮起來,中國經濟必將實現穩定、健康發展,中國第五輪大牛市已經撲面而來,短期已經逼近3000點,不久必將攻下3500點。

  統計顯示,海通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等看漲滬指可超過3000點;銀河證券、中信建投則略微謹慎或認為存在結構性不均行情;國海證券則對2015年A股市場抱有悲觀態度,認為中國版QE+積極財政政策+結構性改革,這是一條大家普遍預期的道路,但最終可能通向大家不願看到的貶值性滯脹。

  在目前A股強勢行情下,上述私募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從我個人觀點看,多數券商還是有些謹慎了”。

  “不管點位預測,還是個股推薦,其實每年各家券商上下差不了多少,但是也總有和大勢唱反調的,反正錯了也不會怎樣,萬一對一次不是賺大了。”上述私募人士説道。

  預測偏低為大環境導致

  作為學院派,首經貿金融學院的祈敬宇教授對新京報記者講到道:“實體經濟支撐不了證券市場達到5000點-6000點、甚至萬點那麼高。”祈敬宇稱,對於去年大多數券商滬指預測偏低是當時的大環境導致,而今年證券市場有一些異動,資金的流向促使行情變好了,但是這不能否認去年多數券商預測得不準。

  祈敬宇稱,點位預判一般是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去預判。宏觀層面來説,一般包括經濟增長、CPI、PPI、財政投放、外匯、産業投放等;微觀就是偏向金融方面,存貸款、市盈率、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等。

  一定程度上講,個股被多家券商看好或許説明瞭其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綜合26家券商2015年度策略報告,國投電力以被6家券商推薦而位列第一名,其次用友軟體漢威電子中材國際中工國際中國北車中國衛星等也被多家券商推薦。

  觀點

  2014年是本輪改革的初始階段,所以將不會有大牛市,整頓將成為2014年主題詞。——銀河證券

  2014年將有三波反彈,可能出現一次高過一次的結果,有主題輪動的機會。 ——國泰君安

  未來必將超過萬點大關,中國第五輪大牛市已經撲面而來。 ——國盛證券董事長

  建議“賣掉房子買股票”,未來可能是2007年之後又一次牛市的回歸。 ——國泰君安

  ■ 投資者説

  買了策略會推薦股被套牢

  2014年的年末,像往年一樣劉波(化名)又來參加自己開戶券商的年末策略大會,至於哪家券商,劉波稱自己不想透露。劉波是2000年入市的一位老股民,前年退休後一直在家炒股。

  劉波告訴新京報記者,算上今年,他已經參加過4次券商年度策略大會了,至於策略大會上提到的個股,自己選過一隻。

  劉波稱,他想説説聽完策略大會以後被套的故事。2007年牛市在躁動,那會迎來了中石油上市前夕,2006年底聽了策略大會上對新股中石油的憧憬,給自己帶來了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上市第一天,衝著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光環,在中石油上市開盤當天以40多元高位買入,買了2000股,哪知道當天的最高價也成了中石油歷史上的最高價。

  滬指從當時的6000多點一路狂跌到2008年1664點,中石油也暴跌到10元以下。

  “中石油跌到7元多時,甚至還有機構做了測算,僅以每年派送的紅利和紅股攤薄計算,上市當天40多元高價買入者需一百多年才能解套。”劉波稱,當時聽了預測的自己已經不能僅僅用絕望來形容了。

  劉波説:“我現在還在持有著中石油股票,在今年的這波行情下,目前漲到10塊錢以上了,中間自己沒有賣過,就想等奇跡發生,多拉一些漲停,大不了將來留給孫子守著,等待解套。”

  入手推薦的券商股今年賺了

  比起劉波,剛入市一年左右的張軍(化名)要顯得幸運多了。張軍參加了去年自己開戶券商的策略大會,成功在今年抓住了券商股行情。

  張軍稱,去年年底自己剛剛入市,去策略大會也僅僅是學習一下。印象中,當時券商策略大會上提到,券商股將會是2014年改革最大受益者。後來臨近2013年年末,自己入手了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各600股,差不多一年裏看著這兩隻股票一路漲上來。

  “在我看來,其實所謂策略大會上點位預測有點像算命,但是我也覺得點位預測、個股和板塊等推薦還是可以稍微做參考,因為影響市場的因素很多,專業人士畢竟考慮得相對全面。”張軍説。

  ■ 分析

  滬指點位預測怎麼來?

  對於多數券商而言,年終策略都是研究所一年工作的重頭戲,到底券商都是如何為股市點位“算命”的?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總結到,主要是從市場樂觀程度、流動性和整個宏觀因素等變數來綜合預測。

  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一般情況下主要考慮的指標有三個,經濟觸底情況,就是説經濟已經低迷到極限了的情況;歷史上的壓力位,在歷史上很難上來或者很難下去的那個位置;最後一點就是需要板塊輪動,通俗講就是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輪動,推動著大盤逐步上揚。當然,也是要結合宏觀經濟形勢的。

  國都證券研究所前所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針對策略研究,最為經典的推算模型是依據上市公司來年的盈利利潤、市場樂觀程度、流動性和政治因素等諸多變數來選擇方向和點位區間。“不同的業績增速、平均PE水準對應不同的點位”。

  與其觀點相似,國金證券研究所前副所長曾向媒體介紹:“做策略研究最根本的是依據上市公司估值和盈利情況,推算來年點位,再綜合流動性和政策調整的可能性,調整預測。”在制定年終策略時,主要的方法分為兩種,即“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考察整年時間段內的多種變數。

  “自上而下”的方法主要通過宏觀部門數據、特別是工業增加值等判斷股市走向。“自下而上”則是通過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上市公司的盈利構成,通過業績推算點位,尋找主要盈利點。這一方法還要求分析師注意各個行業的權重,如銀行、石化兩大板塊市場比重較重,這兩大板塊的走勢將在更大程度上左右點位,需要分析師調整預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