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光大證券烏龍指驚醒券商加碼風控 創新未因噎廢食

  • 發佈時間:2014-08-18 0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喬誌東  責任編輯:陳娟娟

  【新聞主菜】

  本期主廚:喬誌東

  主料:券商因光大烏龍指事件加碼風控

  輔料:投資者保護之路轉向

  味道:五味雜陳

  作為我國首起以股指為對象的異動交易事件,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暴露出在高頻交易等新型交易手段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風控機制的缺陷,也讓各機構對自營業務的風控系統進行了反思。8月16日是光大烏龍指事件發生一週年的日子,一年後,機構對於風控又有怎樣的認知和提升?

  “資本市場沒有風險是不正常的,但是防範乃至化解風險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自從光大事件發生之後,各機構的風控意識確實明顯提高了。”廣發證券風險管理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光大事件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交易系統風控失靈。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正常的交易流程,交易委託單在通過報盤機發送至交易所之前要經過一系列風控審核,其中含兩個關鍵步驟:驗資和額度審核。驗資是要檢查賬戶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這筆交易,而額度審核則是要檢查該筆交易的額度是否超過了之前風控設置的額度上限。光大證券的策略是進行ETF套利,對交易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沒有採用恒生,而是單獨採用了另外的交易系統,因系統故障而造成風控失靈。

  此前,國金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光大事件發生後,各機構對交易風控環節的重視程度得到大大加強,各機構更加重視交易、風控流程和交易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於風控的IT系統投資也將大大增加,恒生的風控系統有望受益。

  據悉,恒生電子自去年光大事件發生後,其股價在保持半年的震蕩後一路上行,並於今年7月份達到了歷史峰值。

  “如果風控搞得太死,也會從另一方面影響券商創新的積極性。”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光大事件發生後,市場曾一度擔憂券商的創新動力會受到抑制,不過從現在來看,管理層並沒有因噎廢食。”

  日前,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證實了證監會已經啟動《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修訂工作,主要包括放鬆現有風控指標管制、引入新的風險監控指標,與之前的市場預期基本一致。放鬆風險監管指標將提升行業理論杠桿上限,緩解券商凈資本壓力。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風控指標的放鬆為券商提高杠桿率鬆綁,將對券商未來發展産生積極影響,而新引入的風險監控指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期限錯配問題。這兩項政策對於券商發展而言是利好。

  “目前,國外成熟市場中‘烏龍指’現象也會時有發生,不可能指望百分之百消除風險,只能是在資本市場運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風控機制,這應當是看待風控的一個科學理性的角度。”針對日後對風險的防範,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光大證券(60178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