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港股機遇難得 你必須知道的七件事
- 發佈時間:2015-09-14 03:37:2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隨著QDII、港股通等投資渠道的不斷放開,以及近期香港股票市場大幅下挫,港股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吸引價值投資者的標的。在這裡,筆者想指出當前投資香港股票市場,投資者需要注意的七件事。
一、香港主機板股票指數估值已經達到全球最低水準:目前,港股的估值在經過由A股下挫和國際市場震蕩帶來的連帶下跌效應後,已經達到全球最低水準。
數據顯示,香港市場的標誌、恒生指數的PE(市盈率)和PB(市凈率)估值分別為8.4倍、1.0倍,而恒生國企指數即成分股全部為中國內地國企資産的股票指數,PE和PB估值更是分別達到6.6倍、0.9倍。
二、難上易下的估值,以及國際資本不信任帶來的機會:儘管目前港股估值相對國際市場、乃至相對估值已經很低廉的A股藍籌股,都顯得十分便宜,但歷史上港股仍然有和目前估值近似、甚至更便宜一些的時候。舉例來説,2002年左右的恒生國企指數,其估值比當前的估值水準仍然要低20%左右。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港股的歷史估值,會發現其呈現“難上易下”的規律,即其估值水準向下突破極值容易,向上難。這一方面是由於香港市場投資者相對更成熟,導致股票市場估值變得很貴相對較難,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香港投資者的構成中,有不少來自於對中國經濟並不十分信任的國際資本。
這類國際資本的存在,導致在中國經濟或者一些行業遭受困難的時候,香港市場交易的股票會達到極低的估值。但是,由於中國經濟自身的、不為這些國際資本所認知的穩定性,這種低估值行情,也常常帶來極其優良的買入機會。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1年甬溫線鐵路事故、2014年香港佔中事件等,無不是此類機會的絕佳案例。
三、更專業的投資者群體和更有效的定價:當中國信達(股票代碼01359)在香港于2013年底上市時,筆者曾在香港瀏覽過當地證券營業部為個人投資者提供的IPO分析報告。整個報告長達20多頁,邏輯清晰、數據詳實,內容豐富程度甚至高過一些內地機構投資者使用的研究報告。
這個例子從側面體現了香港股票市場投資者的相對專業化,在這樣的市場裏想要找到低估值的資産也就相對內地的A股要難很多。舉例來説,在港股裏面,我們多半會發現同一行業中,基本面更好的公司會享有更高的估值。但是,在當前A股,這一現象並不明顯,更高的估值往往是由市值更小而非基本面更好的公司所享有。
四、技術分析基本無效:在A股,使用技術分析者仍然眾多,這是由於A股趨勢性極強的屬性所導致的自然選擇結果。但是,在港股,由於投資者高度理性,技術分析的用武之地已經變得很小。
舉例來説,在本世紀以來的15年中,使用2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分析主機板指數的A股投資者,仍然能取得不少超額收益。但是,在港股如此操作的投資者,則很難取得超額回報。當然,在歷史上,如上世紀70、80年代,技術分析在港股也曾十分有效。不過,隨著市場的逐步進化、價值投資者的比重越來越大,今天這種分析手段的有效性已經大不如前。
五、香港小公司股票盈利能力總體而言很低:與A股的小公司目前盈利能力尚佳不同,港股小市值企業的盈利能力,從整體來説不盡如人意。
舉例來説,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的RoE(凈資産回報率)和RoA(總資産回報率)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至今,即常年保持在0以下。這意味著,這麼多年以來,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的成分股從整體來説,給投資者持續帶來了負的資本回報。
六、值得注意的大股東誠信問題:由於香港資本市場的監管相對自由化,可供大股東進行資本騰挪、操作的空間也就更多。由此,在歷史上,我們也就經常能看到香港上市公司大股東用各種合法、甚至非法的財技,為自己攝取非分的利益。
所以,在香港市場投資時,投資者非常需要考慮大股東的誠信度是否可靠。從歷史經驗來看,有三種類型的大股東,相對更為可靠一些。其一為內地大國資、大央企股東,其二為已經經營上市公司三代以上的華資家族股東,其三為治理結構完善、上市歷史悠久的西方資本股東。
七、恒生指數從1964年至今的全收益漲幅驚人:儘管投資港股存在各種在內地資本市場不常遇到的風險,但是,香港股票市場仍然被歷史經驗證明是全球回報率最高的市場之一。
從1964年設立至今,恒生指數已經從100點漲至21504點,漲幅210倍。而且,由於恒生指數並不包含股息,而如果我們以2.5%的年均股息計算複利,則這51年中股息帶來的回報又高達253%。如此,則計算股息的全收益回報會達到約740倍。
面對這樣誘人的回報,難道不值得我們多投入一些精力,去研究、分析、了解香港股票市場嗎?
信達證券 陳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