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半年虧損收窄九成 網際網路能否“救贖”李寧?

  • 發佈時間:2015-08-25 13:14:43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孫冰  責任編輯:楊菲

  2015年8月8日,在成立25週年紀念日這一天,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下稱“李寧公司”,2331.HK)宣佈重啟“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口號,而放棄了已經使用5年、曾耗費鉅資推出的口號——“讓改變發生”。與此同時,李寧公司還宣佈公司的戰略方向將由體育裝備提供商向“網際網路+運動生活體驗”提供商轉變。

  無論是否購買李寧公司的産品,很多中國人都對於李寧品牌還是有著獨特的情感和記憶。品牌口號的回歸和“網際網路+”轉型對於李寧意味著什麼?“重新出發”的李寧發生了哪些改變?

  虧損收窄九成,最壞時刻已經過去?

  新戰略宣佈5天之後,8月13日,李寧公司發佈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李寧公司收入同比上升16%至36.41億元;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大幅收窄近95%至2941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高達5.86億元。李寧品牌創立人兼集團執行主席、代理行政總裁李寧先生在業績發佈後表示,有信心2015年全年業績回到盈利軌道。

  借助奧運會的東風,2010年,李寧公司的年銷售額距離100億人民幣僅一步之遙。如日中天的李寧公司發佈了新的商標(Logo)、品牌口號(slogan)和全新的“品牌重塑計劃”,目標是使得李寧品牌實現年輕化和國際化,並向中高端進發。

  但是,從2011年開始,內外部多重因素交雜在一起,導致李寧公司開始出現大量的産品積壓,裁員、關店、虧損。李寧公司結束了高速增長,並陷入了發展下行的泥淖,不僅沒能如願景那樣成為可以匹敵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的、來自中國的世界級運動品牌,連國內老大的位置都拱手讓了出去。

  截至2014年,李寧公司已經連續3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高達31億元。如今,李寧公司終於有了“好消息”。

  實際上,不僅是李寧,先後發佈了半年報的另外幾家國內主要運動品牌,包括安踏、361度、匹克等國內一線品牌,收入均呈上升趨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得益於消費者運動需求增加、國家政策推動及冬奧會、籃球世界盃申辦成功的利好,國內運動品市場復蘇態勢比較樂觀,跑步、騎車等運動的興起,也將進一步刺激市場的回暖。各家運動品牌能否抓住這個機遇,在此一搏?

  “網際網路+”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2015年李寧公司重新步入新一輪發展的元年,迎來品牌新生,重啟‘一切皆有可能’品牌口號標誌著李寧公司由體育裝備提供商向‘網際網路+運動生活體驗’提供商的戰略轉變。”李寧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該負責人表示,基於新戰略,李寧公司將在産品、渠道、O2O模式、跨界合作、消費者互動方式上以及數字化生意平臺的構建上發力,打造一個數字化的生意平臺。

  實際上,今年以來,在宣佈轉型“網際網路+”之前,李寧就曾經在多個場合談及自己對“網際網路+”、大數據的理解,特別是李寧公司與網際網路結合的可能性。

  “整個行業必須突破同質化瓶頸,對此,我們找到了方向,這就是‘網際網路+’,它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産業不是被顛覆,而是全新升級。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下,市場變化很快,商品的生産、交易形式,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著巨大改變。‘網際網路+’概念的實質是資源的配置、供需關係、供給效率等的重構。”李寧説。

  今年7月,李寧公司攜手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在京正式發佈兩款智慧跑鞋。這兩款跑鞋都在鞋底加入晶片,將數據上傳到手環或智慧手機,用戶可以獲得“專業指導”和“量體裁衣”的服務,對於李寧公司來説,則可以收集跑者數據,將用戶體驗後提供的數據準確分析及時反饋給研發團隊,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産品研發的針對性。

  李寧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除了産品方面的探索,在渠道方面,李寧公司也正在順應電子商務渠道興起帶來的市場新機遇,把電商融入公司的核心業務,大膽構造新的産品、新的渠道以及運營的新方式,在現有的基礎上去創造一個基於網際網路效率、資訊化效率的新的“數字化”經營方式,並在這個經營方式裏去創造出新的李寧體驗。

  網際網路能否“救贖”李寧?

  曾經幫助上百家傳統企業做“網際網路+”改造的易觀國際集團董事長兼CEO于揚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融合一般會經歷4個階段:一是行銷的網際網路化,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更高效、更精準廣告宣傳;二是渠道的網際網路化,比如電商將零售渠道從線下移到線上;三是産品的網際網路化,比如智慧手機、網際網路電視、智慧家居等;四則是當下正在進行的運營的網際網路化,使得企業全面轉向數字化和網路化。”

  對於李寧公司來説,在前3個層次上,都已經開始看到成果,而最高層次上的“運營網際網路化”則尚待努力,而這也是最能解決李寧目前面臨最大問題的一環,這其實也幾乎是所有運動品牌、甚至所有傳統服裝品牌的最大痛點。

  實際上,李寧公司在奧運之後遭遇的尷尬有自身的原因,但是並不是行業個案,連耐克和阿迪達斯也過高估計了“奧運需求”而導致庫存如滾雪球般難以承受。大多數運動品牌,也包括服裝零售商的産品週期為6~9個月甚至更長。根據李寧公司上半年財報,其存貨週轉期為6.9個月,目標為改善至6個月。

  在如此長的産品週期下,公司都不得不去預測幾個月後會流行什麼、銷售量會有多大,但這個誤差是極大的,而且一旦滯銷就只能打折清貨,而這樣又會傷害到品牌形象,導致新品更難銷售,於是庫存壓力再一次加大,形成惡性迴圈。

  借助網際網路的力量,逃離這個怪圈已有先例,比如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非常像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ZARA憑藉網際網路的力量讓企業的運轉“快”起來,從設計到上架僅用12天,儘量不補貨,款多量少,稀缺行銷,不貪求在某一單款上的銷量,終端銷售資訊的及時反饋。“快”讓企業大大提高了市場應變能力,有效降低企業的資金佔用,提高産品品質、降低生産成本、減少庫存壓力。

  網際網路能否讓李寧也“快”起來,在“網際網路+”之下獲得新的生機與活力,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