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創業板 > 正文

字號:  

創業板百倍市盈率究竟怎麼看

  • 發佈時間:2015-05-13 06:00: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近幾日,創業板指數狂飆突進,首次突破3000點關口之後,繼續走高,引市場側目。與此同時,據WIND數據,截至昨日收盤,創業板股票平均市盈率已達114倍,這顯然是對通常意義下,通過市盈率對股價做出合理估值判斷的挑戰,如何評判這其中的泡沫與理性?

  不可否認,創業板指數迭創新高,個股市盈率突破百倍,首要因素是由於市場資金蜂擁而入。公認的是,本輪行情被判斷為“杠桿牛”,由於嗅覺靈敏的先期入市資金産生明顯的賺錢效應,一直未受重視的兩融業務迎來爆髮式增長,兩融餘額不斷創出新高,同時,QFII、RQFII額度不斷釋放形成正向推動,引發更廣泛的投資者積極入市,表現為新增開戶數持續刷新紀錄、證券保證金凈流入規模不斷上漲。當市場賺錢效應持續,資金供給規模大過股票供給規模,那麼資金的前赴後繼之勢必然推高市場中股票價格,這是推升個股市盈率的基本因素。

  但是,為什麼資金更青睞創業板,在創業板製造百倍市盈率,而不是主機板?

  這還是要歸因于市場對本輪行情的判斷——“改革牛”。當前,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總需求不振,大規模國際産業轉移明顯放緩。而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三期疊加的狀態,傳統競爭優勢明顯削弱,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順利地實現結構調整,黨和政府正加速推進一些更加深層次的改革,採取更加靈活的市場化政策為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引擎。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行業分佈廣泛,近九成具有新興行業特徵,符合市場對於結構轉型中新興行業將擔綱經濟新引擎的預判。而有關數據也表明,在傳統行業經營效益不振的背景下,創業板201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33.9%,高於2014年的增速27.7%,仍保持高成長性,這也説明擁有眾多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的創業板處於快速增長期。

  至於國內創業板百倍市盈率遠高於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是否就意味著泡沫,這還要從具體國情和各自的市場特徵中找原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以此判斷創業板估值泡沫嚴重。

  當然,在正視創業板市盈率過百與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取得進展的正向相關性的時候,也不可忽視背後市場資金推動與題材炒作所夾帶的市場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