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底部震蕩 機構三路徑佈局後市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25:4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從上週三開始,市場在底部劇烈震蕩,機構認為,不管從資金面、價值面還是情緒面,市場呈現底部企穩跡象,但在投資者情緒依然低迷的情況下,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反彈力度。從投資機會看,可關注政策受益面、圍繞年報以及行業景氣度向好、增長確定的新興産業予以佈局。
市場或底部企穩
從上週三底部V型走勢開始,“跌跌不休”的市場開始逐步企穩,儘管上週四尾盤再現恐慌性下跌,但此後市場呈現底部震蕩走勢,創業板則收出四連陽,部分概念股受到遊資機構參與搶籌等。
從政策層面看,央行發佈房貸新政,除了個別限購城市之外,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下調,意味著房地産“去庫存”開始得到落實。機構投資者認為,接下來與“去産能、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相關的政策將進一步落實;從資金層面看,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對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援。機構認為,資金平穩過節基本可以實現;從價值層面看,數十家上市公司增持、回購等操作,從某種層面意味著投資價值開始逐步凸顯。股票回購對股價提振非常明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20余家公司發佈公告擬實施回購;從投資者情緒看,融資餘額在22個交易日連續降低後止跌回升,並且已經回落到9000億元左右,向下空間同樣有限。
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開年大跌對市場殺傷力極大,尤其是對投資者的情緒影響。但是機會同樣是跌出來的,下跌是釋放高估值的不二法門,急跌容易矯枉過正,“儘管當前不少成長股已經進入價值投資區間,但對於有止損要求的私募基金來説,只能輕倉參與博弈,價值投資者其實可以考慮入場了,對於偏好左側交易的投資者來説,現在已經是較好的時機。”事實上,上周記者採訪的另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就表示,因為管理客戶的資金有止損要求不能貿然建倉,但是如果是自己的錢就會重倉買進去。
三路徑佈局後市
從機構投資者對後市佈局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路徑:
首先是關注政策受益面,尤其是在房地産去庫存配套政策迅速推出之後,與“去産能、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相關的政策預計也會接連推出,加上一個月後就是備受矚目的全國兩會,需要關注政策的變化,“去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的‘網際網路+’戰略,成為貫穿全面的投資主線,今年新推出的政策值得重點關注。”
其次是關注年報業績較好的公司,尤其是去年三季度及四季度創新業務向好的公司。事實上,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新興成長基金經理表示,如果創新業務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市場給以30倍的估值,已經是很好的價值投資機會,尤其是行業空間巨大、短期沒有天花板的行業,更值得重點關注。對於跨界發展新業務的公司,在新興領域的推進情況值得跟蹤觀察。
最後是長期向好的新興産業,主要特徵是迎合社會發展趨勢、受到政策推進、需求空間較大等,尤其是用創新手段改進了商業模式,提高了相關産業鏈運作效率的公司。在機構看好的行業中,包括VR、智慧汽車、體育、精準醫療、新能源汽車等。其中潛在消費空間巨大的VR行業,隨著技術提升,今年有望開啟爆發性增長元年;智慧汽車受到眾多科技巨頭重金投入,産業資本紛紛發力,眾多上市公司強力跨界,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推進下,在汽車電子支撐下有望取得突破,而智慧駕駛與保險公司合作,會從技術上改進商業模式,可以解決騙保問題,有望讓空間巨大但讓保險公司頭疼的車險領域大爆發;而體育領域、精準醫療,同樣屬於迎合社會發展趨勢且空間巨大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