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中國股市國際化 呈現“多點開花”之勢

  • 發佈時間:2015-11-20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朱寶琛  責任編輯:楊菲

  種種跡象表明,A股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正不斷加快。

  11月18日,由中歐所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中歐國際交易所在德國金融之都法蘭克福開業。據了解,中歐所設立的初衷是向歐洲及全球投資者提供以人民幣資産為標的的産品和服務,中歐所開業初期主要上市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證券現貨産品,待條件成熟時再上市金融衍生品。

  11月17日,滬港通“通車”一週年。我們看到,一年來,滬港通下股票交易總體平穩有序,交易結算、額度控制、換匯等各個環節運作正常,期間經受住了國際資本市場和內地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的檢驗,實現了預期的目標。滬港通對改善A股流動性和投資者結構,對人民幣國際化,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內地與香港的基金互認工作也正有序開展。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發佈《內地與香港證券投資基金跨境發行銷售資金管理操作指引》,以規範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

  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的實現,為內地投資者增加了投資渠道,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投資産品,並可享受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管理服務。同時,此舉也有助於境內基金管理機構學習國際先進投資管理經驗,促進基金行業競爭。而在業界看來,隨著操作指引細則的明晰,兩地基金互認準備工作又邁出重要一步,基金互認的步伐將加快,首批互認基金産品有望不久落地。

  此外,深港通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滬倫通也要“研究推出”。

  應該説,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在向外界表明,A股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正在不斷加速,對外開放的“窗口”越開越大,境內外市場聯動性正不斷增強。

  不過,在推進A股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考慮該如何讓國際投資者認可A股的投資價值。這就需要繼續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從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市場結構等方面出發。以新股發行為例,最新公佈的舉措中,就取消了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取消預繳款制度是國際市場上通常採用的慣例,我們採用這一制度,也使得A股IPO與國際市場得到了進一步的接軌。

  A股市場國際化的道路正在加速前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也已漸入佳境。可以預期的是,未來,A 股市場國際化的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