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一年南來北往逾兩萬億 拉開A股對外開放大門
- 發佈時間:2015-11-18 09:12:2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2015年11月17日,滬港通迎來了一週歲生日。自去年4月,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佈《聯合公告》,批准在中國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建立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以來,“滬港通”這三個字註定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留下重要一筆。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閘,為A股市場對外聯通建起了一座大橋。開通一年來,滬港通運作平穩、交易結算機制不斷完善;同時也取得了多項零的突破,如內地股市首次向全球資金直接開放,內地的投資者開始全球配置資産等。
無論是滬港通交易制度的逐步完善,深港通正緊鑼密鼓籌備當中,還是“滬倫通”提上議程,在我國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A股對外開放的大門,正在徐徐打開。
?發展 從“南冷北熱”到趨向均衡
伴隨著A股再度反彈,滬港通也迎來了一週歲的生日。去年此刻,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同時敲響的開市鑼,宣告在資本市場上聯通了中國與世界的滬港通正式啟動。
從數據方面看,滬港通開通一年來,滬股通、港股通成交量均在總額度的40%上下,較為平均。據證監會方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滬股通總成交額15388.28億元,港股通總成交額5898.62億元。“通車”至今,滬港通合計總成交約21287億元。其中,港股通2500億元的總額度已用去918億元,額度佔比為36.72%;滬股通的3000億元總額度已用去1207.06億元額度,使用了40.24%的額度。
回顧正式開通一年曆程,滬港通整體交易行情也在隨著深港市場情況而變化,階段性特徵明顯。
滬港通初始開通,交易行情火爆。去年11月17日,即開通首日,滬股通與港股通共使用額度147.67億元;其中,滬股通觸及單日130億元的額度限制,港股通使用額度17.673億元,剩餘單日額度87.327億元。開通一個月內,滬港通總成交量都超出了額度使用量。
不過,另一方面,滬港通開通首月,“南冷北熱”趨勢明顯。數據顯示,開通首月,滬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額為58.4億元人民幣,平均額度用量為32.9億元人民幣。同期,港股通平均每日額度用量為4.77億元人民幣。滬股通的總額度用量為64.5%,港股通的總額度用量則為8.3%。
隨著A股市場下半年動蕩加劇,以及環球資本市場環境變化,滬港通在下半年成交情況也隨之變動。一方面,滬港兩地資金流動差額僅有大約300億元,南北成交量差距不大;另一方面,成交量也不再如開通時的火爆,市場對新熱點的追逐逐漸趨於平靜。
據了解,今年11月以來,滬港通市場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出現了凈流出的情況。不過,對於滬港通成交逐漸趨於平靜,滬、港兩大交易所高層都曾有表態。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成交量並非關注重點,尤其是在開通初期,運營的平穩和安全才是港交所更為關注的指標。
同時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交易量並不是問題,兩地金融市場互融互通才是關鍵。滬港通不能用短期時間來判斷,應該放在更長的時間去驗證。
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可兌換的情況下,滬港通大幅提升了跨境投資資本流動效率,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投資于對方市場的渠道,有力促進了內地與香港市場的融合。
方星海認為,從國際上看,能夠把兩個市場結構和發展程度差別相當大的市場聯通起來並且使之平穩、順暢運作,這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也為全球其他市場互聯互通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數據 逾九成個股上漲 85股股價翻番
滬港通“通車”以來,可謂見證了A股的大起大落。在今年3月、4月的“黃金”時期,滬股通日均成交分別為62.5億元和86.2億元,6月的日均成交更高達113.6億元,但到10月,其日均成交已降至47.3億元。統計顯示,在569隻滬股通標的股中,近一年股價上漲的有527隻,佔比達92.61%。其中,有85隻滬股通標的股股價漲幅逾100%。
此外,出乎市場意料的是,滬股通一年來A-H股差價卻被越拉越大。據數據顯示,恒生AH溢價指數在滬股通開通前期(2014年初至11月)基本在95左右徘徊。但從滬港通開通後,恒生AH溢價指數便開始一路高歌,年初至今該指數一度在140周圍震蕩,兩地溢價進一步擴大。
截至11月16日,恒生AH溢價指數收于141.74點,原本滬港通期望的平衡兩地估值水準功能,並未體現。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到,滬港通開通一年以來,南北向的資金流動低於預期,另外,AH股溢價也沒有出現之前市場所預期的縮小,反而出現進一步擴大,短期滬港通的開通的影響力遠不及市場預期,也並未像投資者所預期的那樣能縮小兩地市場的差價。
“相比而言,H股投資者以機構為主,相對比較理性,他們看重的是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及業績和分紅,另外,港股無漲跌幅限制,如果投資者看錯了上市公司基本面可能會導致血本無歸,H股投資者交易會更加理性和審慎,機構投資者買入建倉需要反覆調研論證,不容易相信過於美好的故事。”萬聯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古振華告訴記者,而A股主要由散戶構成,A股有漲跌幅限制,投資者容易也敢於相信上市公司的故事,同時容易受政策、情緒、流動性所影響,跟風、羊群效應明顯。
“預計未來深港通的開通,或對A股投資者結構有所改善,但短期仍難以扭轉這個局勢,A股在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內或仍是散戶掌握話語權。”古振華認為。
分析人士也指出,未來A股市場逐步成熟,還需配套註冊制的推進、漲跌停交易制度的改革以及做空制度的完善等,不能因為股市的波動而隨意變更發行制度、交易制度和限制做空,否則只會讓投資變得更加非理性。
連線 雙向開放對估值體系影響深遠
事實上,滬港通除了其本身溝通內地和香港市場的功用之外,更重要和深遠的作用在於,無論是從機制還是市場準備上,它都是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先行者。
今年10月份,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表示,滬港通平穩運營已近一年,但兩地市場在公司行為、市場規則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投資者教育仍是兩地交易所當前最主要的任務。香港交易所內地事務科聯席主管毛志榮也強調,港交所首要任務之一,是協助內地投資者熟悉香港市場及香港的投資者保障機制。
與此同時,在我國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滬港通模式的擴容與複製推廣已經提上日程。如囊括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有代表性股票標的的深港通正蓄勢待發;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共同成立了中歐國際交易所。而連接上海和倫敦兩地市場的“滬倫通”也已進入研究階段。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滬港通一週年總結研討會上表示,下一步,在現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將著力完善滬港通、擴大交易額度與標的物範圍,進一步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加大跨境執法力度。同時要開展好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工作,繼續推進“深港通”,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兩個資本市場的融合。
“未來深港通的到來,將使得兩地互通再打開一個新的窗口,A股與港股再邁出雙向開放的一步,兩地投資者可交易的標的更豐富,對於估值體系産生深遠的影響。”古振華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