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價值投資者逐步進場 私募稱九月行情“不悲觀”

  • 發佈時間:2015-09-10 07:27: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隨著熔斷機制、養老金入市等長期利好A股政策的不斷出臺,産業資本頻頻出手,私募基金也開始逐漸變得樂觀。個別手法淩厲的私募近期斬獲頗豐。展望後市,私募人士普遍認為,反彈可能不會一蹴而就,市場底部是一個逐步確立的漫長過程,但9月對市場“不悲觀”。

  市場底部初步探明?

  進入9月,私募大佬朋友圈的正能量撲面而來。

  億信偉業董事長郝丹開始在朋友圈發表看多言論,早在8月底公司第一期FOF産品募集完畢,便慶倖産品成立時機得當,稱9月會迎來較好的建倉機會。

  無獨有偶。閱兵放假前兩天,創勢翔投資董事長黃平也在朋友圈發佈了“黎明前的黑暗——在恐懼的時候貪婪”的文章,其指出,市場很可能進入雙底共振階段。

  他認為,經過8月下旬一波快速連續殺跌,以銀行、券商和保險為首的大盤股基本跌回去年啟動時的位置,當前已初步探明底部。而中小創經過6、7月份集中清理杠桿,場外融資盤基本被消滅,經過8月大跌,越來越多中小創股票顯示出其長期投資價值。

  “總的來説,在大盤股給政策護出了底之後,現在就等小股票在閱兵後砸出市場底,一旦兩個底共振,真正的底部就確認了。”

  記者了解到,個別私募人士已在近期逐步建倉,目標是跌幅超過70%以上的超跌股,近日這些個股連續上攻的走勢,讓其斬獲頗豐。這些私募中不乏郝丹這種在期現市場均經驗豐富的人士。

  “除去有政策托底的大盤指數,其餘指數很多已經走出雙底形態,短期下跌空間已經不大了。”郝丹認為,隨著指數見底,個股也會逐步見底,在節前轉戰個股前,他們已經通過抄底股指獲利。

  展博投資總經理陳鋒也在近期發表了相對樂觀的觀點。他指出,目前將近400隻個股股價回到去年7月行情啟動前的水準,800隻個股創下股災以來的新低,其中不少個股價格回到2013年。

  “當大批藍籌股跌破凈資産,回到歷史估值低位、一些個股的股息率開始超過固定收益品種。我們或許可以在恐慌中看到一些未來的機會。”

  作為一線私募的代表,朱雀也認同市場已經進入階段性底部的觀點。在其9月投資展望中,該公司寫道:經過近期的調整,3000點附近市場估值水準已進入合理區域,尤其是過去半年始終高高在上的優質公司股價逐步進入可買區間。

  “估值回歸是支援市場的新增力量,居民資産配置轉向股票的趨勢並沒有改變,隨著改革的推進、無風險利率的下調,市場很可能進入底部區域。”

  不過,上述私募也普遍認為市場反彈不會一蹴而就,未來市場是逐步、漫長的磨底的過程。更有私募人士認為,目前國家對市場干預較多,還比較難以判定是否已經探明市場底,不排除政策逐步退出後,市場繼續下探,目前對市場“不樂觀也不悲觀”。

  價值投資者逐步進場

  事實上,判斷市場是否見底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價值投資者是否打算入場。從目前A股估值看,相當一部分個股在機構眼中已是“跌無可跌”。

  截至9月1日,滬深300指數平均市盈率12倍,上證50不到10倍,市場估值跌入了2012年2月以來的相對低估值區間。相比之下,美國道瓊斯指數平均市盈率14.4倍,標普500指數17倍,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22倍,A股市場藍籌股估值幾乎全世界最低。

  “目前市場預期、流動性、基本面都幾乎是最糟糕的時候,市場下跌空間已經不大。其中,不少個股已經進入估值和成長匹配的價位區間,投資者可以通過精選個股獲取收益。”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認為。

  在星石投資楊玲看來,經過8月下旬市場大幅調整,前期漲幅較小,又經歷錯殺的很多行業業績迎來拐點,價值洼地效應極為明顯。她以其較為看好的消費行業舉例稱,現在的估值已經有了足夠的安全邊際。

  “這個行業中有很多穩定發展的企業,投資者完全可以拿過去5—10年每年增長5%—10%的業績進行推演,未來幾年的業績相對不會有太大出入,只需要關注每年的分紅以及業績是否如期穩步增長,就可以判斷出很多個股已經進入可投資區間。”

  德傳投資姜廣策也指出,目前很多醫藥股已經“跌無可跌”,這集中體現在一批創新藥、醫療服務個股上。專注醫藥行業投資的他指出,目前醫藥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平均水準,雖然不是歷史底部,但是個股機會已經出現。

  “經歷8月中下旬的又一輪急跌之後,市場變得更加安全、更加具有投資價值。即使從股息率的角度,許多藍籌股已經具備相當大的吸引力。”站在整個行業角度,估值吸引力也正在逐步顯現。

  朱雀投資則指出,在規避結構性風險的同時,將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並逐步逆向佈局:一是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穩定增長公司;二是可能面臨週期拐點的領域;三是跨越式增長行業中的優質龍頭公司;四是具備資源價值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認同市場估值已經接近底部,但相當的私募人士在投資策略上仍然偏重個股。他們認為,未來市場企穩後很難再出現“雞犬升天”的景象,未來個股分化將會加大。

  “從歷史上看,A股多次行情都是超跌後的反彈,並沒有幾次真正的牛熊週期。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的這輪行情,更多也是政策因素和多年低迷後的上漲需求,因此,我們依然可以把當前股市的形態理解為新增長週期的初級階段。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的增長軌道,同時A股估值落入合理甚至低估區間,A股市場就會進入新的牛市週期。”凱石投資仇彥英稱。(王誠誠)

  穿越牛熊的“狗股策略”

  經歷了2015年中期調整,很多投資者對投資喪失了信心,但事實上根據23年來A股歷史數據統計,投資者在上證綜指每一次歷史高點介入,在隨後長短不一的時間內幾乎都能夠獲得解套,而且居然也能夠獲得12%的年複合增長率。最近一次歷史峰值6124點,雖然指數還未創出歷史新高,但接近80%的股票價格都曾創出歷史新高。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成功的奧秘在於堅持。

  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投資之初,往往有兩大目標:一是超越理財收益,二是跑贏通脹。假設牢牢鎖定這兩大目標,其實目前幾乎絕大多數投資工具都很難跑贏股票投資,收益率高的本金安全性有問題,本金安全性高的收益率低。但業餘投資者新入市之初,往往容易被股票價格的波動率所吸引,從而忘卻入市之初的收益率目標,屢次追漲殺跌虧損之後,又陷入投資信心危機。其實這一切在你了解了股票投資的價值規律之後,完全能夠尋覓到解決之策。

  例如,在美股投資策略中,始終存在著一種傻瓜型價值投資策略,叫“道10策略”或者叫“狗股策略”,這種投資策略要求投資者在每年末購買組成道瓊斯工業指數30家成分股中具有最高收益率的前10隻股票,由於簡單易懂所以也是傻瓜型價值投資策略。該投資策略在美股價值投資中也同樣可擴充至標準普爾指數500家成分股中具有最高收益率的前100隻股票。“狗股策略”能給美股投資者帶來超過14.5%的年複合收益率。

  “狗股策略”能夠成功的奧秘在於道指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整體估值一直處於10倍至20倍PE區間波動,遠遠低於美股估值中位線,再從中選擇20%至30%的最高收益率股票,事實上僅股息率就已大大超越銀行存款收益率。當A股市場藍籌股指數估值缺乏競爭力之前,“狗股策略”並不適用於A股市場,但是今天上證50指數、中證1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已低於道指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估值,因此“狗股策略”同樣適用於A股市場。

  目前全球各大經濟體中,國內銀行存款收益率還遠高於其餘各大經濟體國家和地區,但從長期趨勢分析,各大經濟體銀行存款收益率一定會趨於接近。而A股藍籌股指數估值又比全球其餘市場藍籌股指數估值具備洼地優勢,銀行收益率卻又高於其餘市場銀行收益率,這意味著未來較長時期A股藍籌股指數收益率會高於其餘市場,直至出現A股藍籌股指數高估現象。

  另外,“狗股策略”在美股市場應用往往選擇歲末入市,這一規律也同樣適用於A股市場。因為數據統計顯示,選擇四季度建倉的中期趨勢成功概率是一年中投資成功概率最高的季度,即便是熊市最低迷階段成功概率也極高,僅牛市末期A股處於高估值階段的季度不適用該規律。(姜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