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短期或大幅震蕩築底

  • 發佈時間:2015-07-20 01:30: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中國證券報:在“A股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市場經歷了短短幾天猛烈的超跌反彈,但近幾個交易日A股市場呈現寬幅震蕩走勢,7月15日甚至再度出現了千股跌停的局面。市場何時才能真正企穩並恢復到常態?

  徐荔蓉:6月15日-7月8日的下跌行情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由“去杠桿”導致的。前期場外配資的發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失控,監管層清理場外配資的舉措引發了市場的連鎖反應,這一階段的下跌屬於必然現象。7月份之後的下跌則是由流動性危機引發的,是偏偶然的事件。這種流動性危機于7月8日上午演繹到極致,標誌之一在於,若是將某幾隻股票的跌停板封單全部吃進,持股比例將超過第一大股東。甚至公募基金行業也在相當程度上面臨著來自於恐慌性贖回的流動性壓力,這可以説是流動性危機傳導到了鏈條的最後一環。與此同時,海外中概股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匯率市場都受到了波及,海外財經媒體甚至出現了“忘記希臘,關注中國”的標題。直到7月8日下午國家隊將資金用於打開跌停板股票,同時給券商和基金提供流動性,才遏止了這場危機的進一步蔓延。

  而7月9日-7月13日3個交易日的報復性反彈主要是對後一階段超跌的矯正,同時也因為大量公司處於停牌狀態,籌碼供應有限,資金處於爭奪籌碼的格局中。而隨著上市公司陸續復牌,復牌提供的股票供給與資金重新入場提供的資金供給之間會尋求新的平衡,目前的市場尚處於這樣一個動態平衡過程中,在這一階段市場可能會出現反覆大幅震蕩、多空激烈博弈的形式,直到恢復市場常態。市場恢復正常交易後,也還需要時間完成震蕩築底,並積蓄向上的能量。

  中國證券報:有哪些舉措可以熨平市場的大幅波動,規避市場非理性暴漲暴跌,進而走出長牛慢牛格局?

  徐荔蓉:首先是合理適度運用杠桿,讓杠桿規範化和透明化。適度的杠桿率有利於激發市場的活力,但失控的杠桿則會引發市場的暴漲暴跌。這次市場調整中對於場外配資的實際規模,市場各方處於“盲人摸象”的尷尬境地,並沒有定量的認知,因此也對“去杠桿”所導致的殺傷力程度估計不足。近期監管層嚴格要求全面徹底對配資進行清理,旨在控制風險,促進市場回歸理性。中長期來看,有利於平緩市場波動性,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其次,是解決市場投資者的同質化問題,壯大長線投資者隊伍。在A股市場,無論是散戶,還是一部分私募、公募機構,本質上都是賺短期考核的錢,我們的長線資金比例還偏低,這也導致了市場容易陷入羊群效應。解決了這個問題,A股牛短熊長的格局才能被打破。隨著長線投資者隊伍的不斷壯大,他們有望擔負起A股“穩定器”的重要角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