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市場總體流動性增長較為平穩

  • 發佈時間:2015-06-10 06:07:2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 忱

  近期,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舉措相繼出臺,有觀點將債務置換的貨幣政策涵義理解為“中國版量化寬鬆”。《經濟日報》記者就此説法,以及債務置換對穩增長、商業銀行運營的影響等問題,採訪了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記者:此次債務置換與西方的量化寬鬆有哪些差異?

  連平:此次債務置換與西方的量化寬鬆有實質性的區別,不能別出心裁地將其理解為“中國版量化寬鬆”。西方量化寬鬆(QE)是一種貨幣政策,主要指各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銀行金融資産等做法。量化寬鬆會直接導致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增加。

  此次置換的地方債納入了央行SLF、MLF和PSL的抵押品範圍,這只是增加了地方債的流動性;最終是否抵押,以及接受多少抵押來投放流動性,將受到商業銀行需求和央行貨幣政策選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完全不同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央行預先確定規模並主動購買的模式。同時,央行通過這種形式所投放的流動性有到期期限,並不會導致央行資産負債表的永久擴張。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所産生的流動性是永久性的,兩者之間也有明顯的差異。

  記者:我國貨幣政策是不是還有很多常規工具可用?

  連平:首先,現階段的中國市場,總體流動性增長較為平穩,並不存在流動性缺乏問題。其次,即使需要增加市場流動性,可供選擇的貨幣政策工具首推長期處於高位的存款準備金率。從央行角度看,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不僅會達到較好的增加流動性的效果,而且還有助於收縮長期以來偏大的資産負債表。而銀行將地方政府債券抵押央行獲得流動性,則會進一步擴張央行的資産負債表,這應該不是央行所願意接受的。因此,即使地方政府債券將有可能用作抵押品,主要的方向依然會是定向或結構性的,在較長一個時期內不大會當作總量工具來加以使用。總體來看,當前中國的市場環境無須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即便流動性有所不足,也不應用債務置換的方式來解決。因此,將債務置換説成“中國版QE”,不是理解上的邏輯錯誤,就是別出心裁的“拉郎配”。

  記者:應當如何來理解本次地方債置換的作用?

  連平:此次地方債務置換的直接目的並不是解決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問題,而是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深層次看,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能對我國經濟的平穩運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與保增長和控風險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

  債務置換有助於更好地控制系統性風險。對地方政府來説,近年來,財政和土地收入增長放緩的趨勢基本確立,隨著債務總量的擴大,還本付息的壓力不斷加大。債務置換能切實解決短期流動性問題,還可以降低債務成本,不但大大緩解了地方政府的短期債務風險,也有助於階段性化解這一問題。

  記者:置換將對穩增長起到怎樣的作用?

  連平:現階段由於債務壓力較大,地方政府的消費和投資能力大大下降。在缺少政府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其他社會資金的投入力度也同步下降。債務置換後,地方政府的財務壓力將大幅減小,有動力也有能力推動各類項目的建設。未來以城鎮化和“一帶一路”為代表的一系列建設項目,將帶動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較快增長,也有助於緩解産能過剩問題。

  記者:對商業銀行又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連平:對商業銀行來説,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將盤活大量的存量信貸資源,置換後商業銀行將有更多的增量資源用於滿足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這些都將對宏觀經濟平穩運作起到重要的支援作用。不過,債務置換後,隨著銀行對地方政府的敞口部分轉化為低風險的債券資産,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和意願都將增加。而輕裝上陣的地方政府的投資需求可能再次擴張,最終可能形成銀行信貸繼續以各種方式投入地方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的現象,使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或與地方政府有直接聯繫的債務實質上又獲得了一次擴張的機會,應當警惕這種動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