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資金蜂擁而至 股期齊奏“牛市和弦”

  • 發佈時間:2015-04-07 00:30: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葉斯琦  責任編輯:王文舉

  “大媽問我怎麼不能買股票啊?我説你轉錢了嗎?她説沒有啊。我説你得先把銀行卡裏的錢轉入股票賬戶,然後再買啊。”4月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北京金融大街了解市場熱度時,一家大型券商的證券營業部梁經理向記者描述,近期民眾紛紛入市,其中不乏對股票知之甚少的人。

  隨著A股市場牛蹄鏗鏘,一支異軍突起的力量格外引人關注——這就是一個常常被戲稱為“中國大媽”的群體。作為一群看似“業餘”的股民,“中國大媽”們憑藉天生躁動的基因,熱情似火地涌入市場,形成牛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就在股市投資如火如荼之時,期貨市場也以獨有的方式為A股進行曲奏起了“和弦”。雖然商品期貨遇冷,但股指期貨卻成為最火爆的品種之一,近期開戶數量大增,持續帶入增量資金。此外,還有一部分期貨投資者,通過股期映射來捕捉期貨品種概念股的投資機會。

  業內人士指出,從投資時鐘看,當前經濟處在企穩復蘇的前夜,是持有股票資産的好階段;當經濟由復蘇轉為過熱時,則進入持有商品最佳階段。展望後市,投資者應綜合把握股市和期市的投資機會。

  “中國大媽”蜂擁入市

  “牛市行情啟動之前,我們營業部每天最多只有10位新開戶的客戶,有時甚至一整天都沒有人光顧。但行情火爆之後,平均每天都要迎接100多位新開戶的客戶,接200個以上的電話。中午顧不上吃飯很正常,有時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梁經理説。

  中登公司公佈的數據顯示,進入3月份以來,場外資金入市熱情連續刷新紀錄。截至3月27日一週,新增A股賬戶數為166.8萬戶,環比大增47%,再破歷史紀錄。三月份以來,新增A股開戶賬戶數連續三周處於高位,分別為72.08萬戶、113.85萬戶和166.8萬戶。

  記者還了解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最近一段時間,每日新開戶數與當天A股行情有密切聯繫。如果早盤A股出現上漲行情,中午證券營業廳必然人滿為患。如果當天A股處於震蕩或回調走勢,開戶人數就有所下降,營業部也會出現難得的有條不紊景象。

  近期新股民入市熱情大增,無疑在於近期牛市行情的刺激。2014年7月以來,A股開啟上行之旅。2015年2月初,上證綜指更是快速突破,從不到3100點迅速逼近3900點,35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逾25%。

  據梁經理介紹,那位大媽入市之後,先是拿出6萬元,跟著同事滿倉了中國石化中國南車等藍籌股,盈利5000多元之後旋即撤出,回家過年。最近看到行情大好,大媽又重新殺入市場,現在在場內博弈的資金已經多達十余萬了。

  其實,在新入市的股民中,不僅有年紀較長者,還有很多年輕人。田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剛畢業不久的田小姐選擇留校工作,並拿到學校發放的一次性住房補貼10萬元。面對牛市的“誘惑”,田小姐毅然將這10萬元投入A股市場。

  “我覺得厲害的股民,應該是看準一隻股票就一直拿著,等到股價大漲之後再賣。但我還做不到,每天都得調一調倉,所以我應該屬於短線投資者吧。最近雖然賺得不多,但至少還是盈利了。”田小姐説。

  對於“中國大媽”涌入A股的盛況,彭博中國經濟學家Tom Orlik近期報告中指出:“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出,經驗不足的散戶投資者正在推升股市。這並非意味著牛市不能持續,因為中國有巨大的人口和儲蓄、有限的其他投資選項。不過,這意味著中國市場的變化軌跡可能更不可預測,並且容易因投資者的情緒轉變而出現突然的逆轉。”

  期貨市場大唱“A股因素”

  與股市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溫不火的期貨市場。個人投資者老徐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向自稱是“全市場”投資者的老徐,曾經介入期貨、股票、國債等市場,特別是在期貨市場頗有戰績。不過,近期老徐卻砍掉其他市場倉位,全身心投入股海。

  “今年開始,我都在做股票,因為股票的行情更大。”老徐説,通過重倉幾隻成長股,最近三個月的收益率已經超過40%,如果做期貨,這段時間難以取得這樣的戰績。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期貨公司,2015年內的投資資金以億元為單位流出,公司手續費收入因此驟降,而這些資金的主要流向正是A股市場。

  通過對多家期貨營業部的走訪,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相比于促使資金從商品期貨中撤離,股市對期市更為明顯的影響在於帶動股指期貨市場的狂熱。

  “在牛市行情中,指數的上漲比個股的上漲更具有確定性,加上股指期貨具有十倍左右的杠桿,有助於放大收益,這是投資者熱情參與股指期貨的主要原因。”一家大型期貨公司營業部黃經理告訴記者。

  黃經理表示,一年前,如果每個月能有一個新開股指期貨的客戶,對他而言就是很不錯的業績。而這段時期,他根本不用去爭取,每個月就會有五六個客戶主動找他開設股指期貨賬戶。由於開設股指期貨賬戶需要50萬元以上的資金量,一些資金不足的老客戶甚至借錢來開戶。

  “平均來説,每個客戶在股指期貨中少則投入50萬元,多則投入500多萬元,今年以來收益最好的客戶,已取得了接近70%的收益率。”黃經理説。

  耀眼的股指期貨行情,從近期高企的持倉量即可見一斑。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2014年7月以來,股指期貨四大合約的總持倉量從15萬手左右一路飆升至2014年12月的25萬手,之後雖短暫下滑至20萬手,不過2015年3月總持倉量再度突破25萬手,並始終維持在高位。在增量資金的持續推動下,股指期貨大幅走強,2015年以來,文華IF加權指數在60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16.23%。

  “除了股指期貨,商品期貨對個股的映射作用,也是近期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一位期貨業內人士指出,隨著A股迎來牛市,有不少投資者利用商品期貨對於品種價格的敏感性,在期貨品種上漲時捕捉對應個股的上漲機會。

  例如,前期玉米和玉米澱粉期貨迎來一波牛市行情。據統計,玉米1509合約自2014年12月25日起,在48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7.3%,玉米澱粉1509合約在2015年1月7日起的26個交易日內更是實現10%的漲幅。這期間,玉米和玉米澱粉的概念股也出現很好的投資機會。

  海通期貨研究所所長高上認為,當前資金由期市轉戰股市跡象明顯。一方面,以“網際網路+”為主要方向的經濟轉型促使不少企業脫離實體進入虛擬經濟,導致嚴重依賴製造業與投資撬動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創出新低,但由於下行空間有限,繼續大幅做空的風險也在增加,趨勢性行情很難形成,期貨操作的難度加大,促使部分期市資金轉戰股市。另一方面,受股市單邊趨勢性牛市行情吸引,機構投資者套保對衝風險的需求下降,進一步助推期市資金直接進入股市,形成“股熱期冷”現象。

  “股市熱、期市冷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股市熱是經濟轉型預期和政策推動引起的,而期市冷是因為工業品整體處於熊市之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勢必會引起傳統商品需求下降,供給過剩問題突出,進而導致價格下跌。價格下跌時往往也是人氣比較缺乏的時候,因此就算股市不熱,商品市場的冷也是會發生的。”混沌天成期貨研究院院長葉燕武表示。

  把握股市期市的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股市和期市投資機會,股市的投資價值更高,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海外經驗來看,經濟轉型之際和之後,實物資産投資會退潮,特別是中國已經從重工業和地産為核心的發展模式轉向服務業,資源消耗邊際遞減、實物資産需求放緩是大概率事件。而中國的改革紅利,特別是發展直接融資的政策導向,意味著未來股市、債市會愈加繁榮。而地産由於人口紅利消失,並不具備投資價值。”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程小勇還指出,對於投資者而言,進行資産配置最根本的原則是分散投資,因此儘管未來股市投資潛力巨大,但是不可孤注一擲。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對股市資金分配多一些是合理的,但長期來看股市和期市存在一定此消彼長的關係,因此有必要通過一些期貨品種來對衝相關股票大幅調整的風險。

  分析人士還指出,從投資時鐘看,經濟處在企穩復蘇的前夜,是持有股票資産的好階段,當經濟由復蘇轉為過熱時,則進入持有商品最佳階段,而期貨正是分享大宗商品牛市的主要場所。當股市債市均進入高位震蕩後,證券資産的風險管理也勢必提上日程,尤其是牛市見頂時,更多資金可能進入期貨市場來對衝風險。

  “下階段股市風口可能轉向金融相關領域。當前資金對金融板塊出現冷落,導致券商、保險、銀行、地産成為牛市行情中價值嚴重低估洼地。目前金融相關板塊已調整4個多月,調整基本到位。近期100億元規模的新基金不斷誕生,大量場外資金尤其是機構資金,勢必會將這一領域作為下一階段的主戰場。”高上表示。

  不過,葉燕武則認為,股市和期貨這兩個市場也是相互融合的。比如中金所的股指期貨即將新增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此時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也就意味著股指期貨的投資機會。就實際操作策略數量和盈利空間來進行比較,未來期貨市場投資機會多於股票市場。“一方面是杠桿原因,股票市場的杠桿不能和期貨市場比,即便期權在當前環境下也難以做大。而未來多個股指期貨上市之後,由於多空都能在期貨市場上以接近的成本操作,所以期貨市場可投資的策略就較股票市場多,投資機會和獲利空間也將比股票市場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