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兩交叉匯率期貨倣真 中國將推外匯期貨産品

  • 發佈時間:2014-10-29 21:0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雲富、潘清  責任編輯:郭偉瑩

  原標題:兩交叉匯率期貨倣真 中國將推外匯期貨産品

  繼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兩類産品後,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外匯期貨産品漸提上議程。29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啟動歐元對美元和澳元兌美元的外匯期貨全市場倣真交易,標誌著外匯期貨正式上市交易再近一步。

  數據顯示,交易首日兩品種倣真交易累計成交超過20萬手,持倉11.5萬手,成交額131.5億元,堪稱交易活躍。

  在國際市場上,外匯期貨是最早誕生的金融期貨品種之一,浮動匯率取代以固定匯率為主要內容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後,由於匯率的不穩定使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的風險大大增加,避險産品外匯期貨的發展迅速。到2013年,美國期貨業協會對全球84家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外匯期貨期權衍生品已成為僅次於利率衍生品的全球第四大類場內交易品種。

  按照倣真交易規則,中金所此次倣真交易推出的是兩個交叉匯率交易品種,其中歐元兌美元期貨倣真合約標的為歐元兌美元即期匯率,合約面值10000歐元,最小變動價位0.01美元/100歐元,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3%。

  而澳元兌美元期貨倣真合約的標的則為澳元兌美元的即期匯率,合約面值10000澳元,最小變動價位0.01美元/100澳元,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3%。歐元兌美元、澳元兌美元期貨倣真合約的交易結算和交割手續費標準均為每手1元。

  業界分析人士表示,按照新産品上市的程式,倣真交易是新産品上市前檢驗規則、制度設計的最後一步關鍵步驟,兩大交叉匯率開始全市場倣真交易,意味著外匯期貨的正式掛牌交易漸行漸近。

  “一旦外匯期貨上線,將會使金融衍生品交易更為豐富,有助於企業及外匯市場參與者選擇更為多元化的避險工具。”青島農商行交易員秦新鋒表示。

  近年隨著人民幣的雙向波動,以及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擴大,中國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急劇上升,有研究機構的一份調研顯示,中國三分之一的企業都面臨交叉匯率風險,同時由於主要貨幣的波動幅度遠大於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動,交叉匯率波動對企業影響也遠遠大於人民幣兌美元波動的影響。

  上海一家貿易企業介紹,企業面臨的交叉匯率風險,主要是由於進出口的結算貨幣不同,使企業的收入貨幣和支出貨幣不對稱,但在兌換中,基於成本等因素的考慮,多數企業常會選擇一次兌換,這就使企業面臨較大的匯率尤其是由境外市場決定的交叉匯率波動風險。

  據悉,當前中國企業主要通過銀行遠期結售匯、外匯期權和遠期合約等銀行間場外市場産品來對衝相關風險。“場外産品雖然較靈活,但外匯期貨的場內交易是採用標準化合約的撮合交易,其流動性和透明度往往被認為會更好。”興業銀行資深分析師蔣舒説。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黃澤民也表示,實際上基於成本等方面的考慮,不少亟須通過外匯衍生品來提高外匯風險管理的中小企業並沒有運用相關産品進行避險,如果上市外匯期貨,將能為企業提供更為靈活多樣的避險工具選擇。

  事實上不少企業期待在推出交叉匯率期貨外,也能儘早上市人民幣匯率期貨相關的産品。“因為企業不僅面臨交叉匯率風險,也面臨人民幣雙向波動的風險。”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年波動幅度約在2%左右,未來隨著雙向波動的加大,企業面臨的風險敞口只會進一步擴大。

  在業界專家看來,中國市場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的條件已經成熟。“推出匯率期貨主要考慮三個條件,一是匯率是不是有彈性?二是流動是不是自由?三是貨幣是不是國際貨幣?”黃澤民説,其中國際貨幣的條件不是必要的,其主要影響的是外匯期貨推出後的活躍程度。如果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匯率期貨推出後的交易規模會更大,市場的流動性也會更好。

  專家認為,目前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上跨境貿易結算及海外直接投資的規模越來越大。“彈性和自由的條件都已經具備。”黃澤民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