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股指高位震蕩放量減持屢現 大股東套現頻頻示警

  • 發佈時間:2015-01-19 07: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延鋒  責任編輯:王文舉

  在滬市股指在高位震蕩之際,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卻風潮雲涌。來自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至17日,本月已經有87(次)家上市公司發佈減持公告。

  經濟導報記者也注意到,在股指近3個月的大幅上漲中,上市公司股東減持量放大明顯,這難免讓人生疑,是大股東及高管不看好公司成長,還是他們對市場未來走勢不看好?

  濟南資深證券分析師呂愛文嚮導報記者分析,大股東或高管減持會有多種原因,比如説現金短缺,而且他們持股成本很低,在目前的價格下變現獲利豐厚。

  對市場未來的走勢,呂愛文認為不能以常規的單邊市思維看待,隨著股指期貨、融資融券越來越活躍,以及即將推出股指期權,股指將呈現出更加劇烈的波動。而齊魯證券分析師劉保民更看好未來的市場,“雖然短期內有震蕩,中長期內股指將繼續上漲。”9家公司同一日減持

  15日,海立美達(002537)公告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青島海立控股關於減持股份的通知,後者于13日減持該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44%;于14日減持該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8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4%。截至14日,海立控股累計減持該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75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

  這只是深滬兩市近期眾多減持公告中的一則。包括海立美達在內,15日當天共有9家公司發佈相關減持公告;至16日,有8家公司發佈相關減持公告;至17日,又有8家公司發佈減持公告。

  有些公司的減持規模相當巨大。如中信證券17日公佈,公司第一大股東中信有限自13日至16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該公司股份合計348131745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16%。本次減持完成後,中信有限持股比例由20.30% 降至17.14%,仍為第一大股東。業界估算,中信有限4次減持套現金額超過110億元。

  龐大集團(601258)也在17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包頭信達民15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了本公司股份911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81%;13日,包頭信達民減持了1892.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8%;在去年12月24日,包頭信達民還減持342251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1%。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包頭信達民累計減持該公司股份3.40%,持股比例由15.82%下降至12.42%。減持不等於看空

  導報記者注意到,自大盤在去年11月強勢上漲以來,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減持量明顯放大。

  來自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顯示,在去年1至10月,滬深兩市共有1269家(次)上市公司發佈減持公告,減持量總計為42.35億股。這意味著,去年前10月平均每月有127家 (次)公司發佈減持公告,每月減持量4.235億股。

  但是,至去年11月、12月,分別有218家(次)、295家(次)公司發佈減持公告,分別減持9.35億股和21.61億股,明顯高於前10個月的平均水準。進入今年,在1月17日之前的10個交易日裏,又有87家(次)公司發佈減持公告,依然保持在較高水準。

  面對上市公司大股東或高管減持,投資者難免疑慮,是大股東或高管對公司沒有信心,還是對未來行情看空?

  呂愛文嚮導報記者分析,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大股東或高管減持,對未來看空只是其中一個可能。除此之外,股東對現金的需要也很可能是觸發因素之一。在宏觀經濟仍未有明顯起色之際,上市公司的股東本身可能面臨著資金緊缺的狀況;而且,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持股成本很低,在目前的價格下賣出股票變現,是很合理的選擇。

  劉保民也認為,大股東及高管的減持應該更多是出於現金需求。因為對於未來的市場走勢,他仍持樂觀態度。“短期內由於新股發行等因素,市場在震蕩之中。但從中長期看,大家對降低存款準備金、降低利息的預期很大,這將為市場繼續走牛形成支撐。”

  呂愛文則對市場走勢有其他看法。“國內宏觀經濟並沒有明顯回暖,市場形成大牛市的基礎還不存在,這一波走勢尚不能確定是牛市的開始。而且,未來隨著股市做空機制的健全,應該放棄單邊市的思路,市場將呈現出波動性更強的趨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