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A股坐過山車 下周金融、基建等藍籌仍是避風港

  • 發佈時間:2015-01-10 07:18: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張忠安、陳海玲  責任編輯:王文舉

  去年CPI和PPI分別漲2.0%和降1.9% 寬鬆空間增大1500億大單買入金融基建

  上月CPI同比上漲1.5%,漲幅連續第四個月在2%下方運作,PPI則同比大降3.3%,連續34個月為負,並創27個月來最大單月降幅。整個2014年,CPI同比上漲2.0%,為5年來新低。PPI則下降1.9%,今年通脹溫和料將延續,提升政策寬鬆空間。受此影響,滬指昨日盤中急速飆升,一度漲超3%以上;而在部分投資者撤出成長股,追趕大盤藍籌股時,市場又迅速掉頭直線下墜。有人戲稱上演了“從愛情大片到恐怖片的轉換”。

  不過,受政策預期刺激,主力資金有重回藍籌股的跡象,超1500億元買入金融股和基建股。而製造業普遍失血。有市場人士稱,藍籌股依然是未來A股行情的主打品種,中長線投資者可持股或適當減倉,但操作不宜過於頻繁。而短線投資者可適當關注有業績支撐的成長股,快進快出。

  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201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漲2%,遠遠控制在年度3.5%的通脹上限內。去年12月份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5%,同比漲幅比11月擴大0.1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跌致CPI低位食品價格回升是CPI小幅上漲的主要動力。上月食品價格同比漲2.9%,為近4個月最高,環比升1.2%,為近8個月最高。全年食品價格各月平均漲3.1%,漲幅保持穩定。

  非食品價格下跌致CPI維持低位運作。非食品價格環比降0.1%,同比漲幅下降至0.8%,為2010年2月以來的近5年首次跌入1%以內。交通和通信、居住、娛樂文化及服務環比分別下降0.3、0.1、0.2個百分點。“從全年非食品價格走勢看,呈現趨勢性下行且降幅加快的特點,低通脹有可能成為“新常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稱。

  PPI降幅增加工業通縮風險

  上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跌3.3%,為2012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環比降0.6%,為2013年6月以來月度最大環比跌幅。上月隨著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價格環比分別下跌8.1%、4.7%,同比降幅達19.7%、16.3%,是影響PPI跌幅擴大的最大因素。

  “PPI同比降幅連續6個月擴大,工業領域通縮風險進一步加大。”連平表示。

  經濟預測

  今年經濟面臨三點不確定性

  分析稱,今年我國經濟有三點不確定性。第一,改革與增長的艱難平衡。“財稅改革會使短期的經濟增長産生不確定性。” 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提醒投資者。

  第二,沈建光認為,2015年歐洲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希臘退出歐元區或成現實。

  第三,美元走強將衝擊新興市場,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將加劇新興市場困境。對此,中國出口、尤其是對新興市場的出口也將承受一定壓力。

  沈建光建議,下一步,投資者需要切實關注改革推進的情況以及國內外經濟變化趨勢。

  預測 1

  2015年CPI將小幅下行

  連平認為,經濟“新常態”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物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貨幣條件。2015年CPI翹尾因素呈中間高兩端低的特點,全年翹尾因素比往年大幅下降,CPI同比漲幅或降至約1.6%,全年走勢呈倒“U”型。

  預測 2

  PPI負增長態勢持續

  連平預計2015年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輸入性通縮壓力進一步加大。産能過剩下內需不足,PPI負增長態勢將延續至2015年下半年。預計2015年PPI同比-1.3%左右,上半年繼續下降,下半年逐漸改善。

  預測 3

  今年有一至三次降準

  市場普遍預計今年貨幣政策將繼續穩健偏松。連平表示,上半年不排除小幅降息,但下調空間不大。由於新納入存款不交準備金,近期下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2015年存款準備金率仍可能會有1~3次、0.5~1.5個百分點的下調。

  不過,高盛高華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宋宇表示:“雖然今年通過降息、降準等手段進一步放鬆政策的可能性超五成,但若12月份實體經濟和貨幣增速如我們所料那樣至少短暫反彈,那進一步放鬆舉措的推行更可能在3月份或以後。”

  A股市況

  滬指上躥下跳振幅超4% 股民嘆“牛市難賺錢”

  昨日A股高臺跳水,很多人感慨,“牛市賺錢難!”記者的一位朋友肖先生回憶説,昨日午後,保險、銀行等金融股紛紛啟動,肖先生買入的興業銀行也一度上漲8%。但下午兩時半開始,滬指從3404.83點的高位下跌到3285.41的收盤價,近120點瞬間蒸發,振幅超4%。興業銀行從最高17.18元跌到16.18元。這讓不少高位追進的投資者損失較重。

  “我下午高位的時候去上了趟廁所,結果回來一看,就跳水了,到收盤的時候,賬戶市值蒸發了近5萬元。”肖先生表示。

  有分析指出,CPI和P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導致市場期待倒逼降息降準等刺激政策,這帶來金融股大漲。而下周巨量新股發行的陰影揮之不去,導致股指跳水。

  下周預測:

  金融、基建等藍籌仍是避風港

  CPI增速之低明顯超出市場預期,使得降息降準等調控預期再度抬頭。不過,廣發證券分析師王小平表示,由於前期降息後的市場瘋狂表現及實體經濟並無明顯改善,監管層對政策出手有所謹慎。萬聯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古振華則指出,美聯儲加息步伐可能臨近,這也使降息或降準可能推遲。“中期我們仍樂觀。但短期來看,市場有調整壓力,一是下周的IPO集中申購,另一個是跨境ETF産品T+0交易制度有望1月19日實施,也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的波動性。”王小平認為。

  同花順ifind系統數據表明,昨日大單資金減持了製造業個股,而大單累計買入金融股達1345.96億元,位居所有行業之首。建築基建買入184.82億元,位居第二。而凈流出最多的為製造業,達到35.40億元,其次為煤炭、電力、房地産和交運等,分別為19.19億元、17.85億元、9.48億元和7.23億元。

  因此,有分析認為,市場調整中,金融、基建建築等低估值的藍籌股可能仍然是避風港。其中,金融股中,保險、銀行的人氣更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