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緊跟證券保險 深挖高鐵基建

  • 發佈時間:2014-12-18 05:31:3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17日,在銀行股的發力下,滬深股指小幅高開,雖然盤中波動較大,但最終雙雙收紅,而且兩市交易量依然維持在較高水準,全天成交金額超過9000億元。從資金流向來看,銀行、港口航運、機場航運等板塊大單資金流入金額居首,其中銀行板塊資金流入近108億元。

  ■盤面分析

  大盤幾度翻綠 銀行股大漲助力股指

  17日,A股劇烈震蕩後繼續創出新高。當日銀行板塊大幅飆升,強力拉升大盤上行,而證券、保險等板塊震蕩加劇,加之煤炭、有色等資源股砸盤,滬指盤中曾幾度翻綠,午後甚至還跌破3000點關口。不過,臨近尾盤,證券、保險、銀行板塊攜手上揚,也助推股指衝上了3061.02點,創下4年多的收盤新高。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061.02點,上漲1.31%,成交5803億元;深成指報收10786.7點,上漲1.11%,成交3283億元。

  盤面上,銀行板塊全日上演“紅色風暴”,板塊收盤漲幅逾7%。其中,寧波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均漲停,南京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均漲超6%,“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也有超4%的表現。

  與此同時,證券板塊以3.6%的漲幅緊隨其後,中信證券長江證券強勢漲停,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太平洋等紛紛漲超5%。除了收盤保險板塊上漲1.22%,房地産板塊微漲0.07%外,17日其他各權重板塊全線回調,煤炭、有色板塊更是下跌了2.7%。

  受工業4.0重磅盛會即將召開的利好刺激,相關概念股週三也迎來飆升。個股方面,亞威股份漲停,瀋陽機床藍英裝備巨輪股份秦川機床華中數控等快速衝高。據媒體報道,首屆世界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産業大會暨國際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産業博覽會將於12月19日在成都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週三證券板塊仍有不錯漲幅,但盤中波動也在加劇,一度下跌超3%。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券商股已經進入瘋狂狀態,散戶資金紛紛買入,主力資金持續高位獲利了結,目前各方資金在券商股上博弈,導致券商股盤中波動幅度明顯加大”。

  也有市場觀點指出,本週集中打新,證監會核查兩融賬戶,市場將迎來低吸機會。“目前正處於大牛市的起步階段,逢低做多是最好的選擇。而對於本來反彈中漲幅落後的低估藍籌,比如特高壓、環保、電子資訊等要敢於逢大盤調整,投資者或可大膽介入。”

  今日起新一批新股申購又將開啟,各大券商預計本輪打新凍結資金將再創歷史紀錄,將達到驚人的2.2萬億。不過市場並未受到影響。“這一方面説明瞭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另一方面也説明瞭市場對中國改革、經濟升級與轉型充滿信心。目前滬指再一次站上3000點,説明短期市場已轉強。目前來看,證券等金融股仍然是市場主流,操作上,投資者應儘量拿住手中珍貴的藍籌股籌碼。”上述人士稱。

  ■後市掘金

  圍繞3000點震蕩 把握“大改革”和“新消費”

  就目前市場表現來看,3000點不是本輪“牛市”的終點幾乎成為市場共識。儘管未來短期內仍不排除股指可能會圍繞3000點展開震蕩回調,但展望2015年,中國經濟將全面步入“新常態”,市場理應對A股保持樂觀態度。

  “只要就業市場穩定,經濟平穩運作的格局將繼續維持,而且,在實際利率下行以及市場流動性寬裕的預期下,明年A股市場估值提升也是大概率事件。最為關鍵的是,隨著明年諸多利好政策落地,將為股市帶來紅利釋放,成為驅動市場的重要動力。”上述人士稱,投資者應看好增量資金入市、“存款搬家”等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

  對於後市乃至2015年的投資策略,分析機構人士指出,受益於利率下行的資金敏感型行業值得投資者關注。其實,通過對各行業的負債率排序可以發現,基礎建設、房地産開發、航空運輸、物流、船舶製造行業目前負債率較高,均超過70%。就鐵路建設方面而言,隨著中國鐵路發展基金的設立,將逐步改善中國鐵路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加上“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三季度以來鐵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因此,許多鐵路概念,如特銳德開爾新材東方雨虹晉西車軸中國中鐵等有望繼續走強。同樣,煤炭、有色等傳統週期性行業也將成為受益板塊。市場人士指出,未來煤價仍有一定反彈空間,可關注盤江股份潞安環能神火股份大同煤業等潛力個股。

  如果以長期的戰略性配置來説,2015年證券行業業績增長的確定性將成為證券個股估值提升的重要基石。“創新業務成為行業增長新亮點,加杠桿過程有望延續,還會帶動行業業績提升。”業內人士指出,而且,隨著藍籌股效應的擴散,還將帶給證券、保險等行業利好。該板塊中的潛力個股,如華泰證券、長江證券、海通證券、國元證券光大證券國金證券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等值得關注。

  此外,從基本面出發,投資者還可把握“大改革”與“新消費”兩條主線,對行業進行篩選配置。包括國家制度層面的改革、産業鏈的轉型升級、行業基本面的變革以及金融市場領域的改革等,以及區別於以往“衣食住行”等傳統必需消費之外的,在“新常態”下能夠切實對經濟起拉動作用的領域,如線上教育、移動支付、線上醫療、車聯網、體育産業等。

  此外,受益於行業轉型升級的先進製造業,如可穿戴設備智慧汽車、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工業4.0概念,如雲計算、特高壓、機器人、軍工;“走出去”戰略拉動資本輸出,如高鐵、核電設備製造;以及傳統週期行業的估值修復和成本下行,如電力與電氣設備、交運設備、鋼鐵等板塊的投資機會也值得投資者深入挖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