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多空分歧加大 大盤料高位整固

  • 發佈時間:2014-11-10 01:22: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西部證券 亓莉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上周大盤高位整理,盤中振幅逐漸擴大,滬指回探2400點支撐後在金融股力挺下突破2450點壓力位,隨後遭遇空方較強打壓震蕩回落,兩市周線均以陰十字星報收,顯示短期多空雙方分歧有所加大。上周兩市日均成交量放大至4100億元以上,天量成交表明交易活躍度繼續走高。目前來看,大盤反彈格局尚未改變,不過短線獲利資金回吐壓力加大,使得指數存在階段性技術性整理的必要。

  板塊分化 場內賺錢效應減弱

  盤面觀察,上周股指維持高位整固,場內的賺錢效應有所弱化,資金在權重板塊之間的大進大出,行情可操作性相應降低。首先,藍籌板塊分化進一步加劇,二三線低價藍籌股經過此前急速補漲後紛紛衝高回落,短線遊資獲利回吐意願較強,券商股再度扮演反彈急先鋒角色,一度帶動金融板塊集體護盤,不過其他藍籌品種未能及時響應,金融股受拖累漲幅多數回吐,場內做多情緒受到影響;其次,上周題材股活躍度略有上升,但受制于估值壓力熱點擴散相對有限,盤中僅環保、軟體、傳媒、核電等主題投資受到關注,其餘品種多數延續調整,上周創業板及中小板指數延續高位休整態勢,可見成長股估值壓力猶存,短線仍有技術性整理的可能。

  近期高層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規劃,並就該規劃提出互聯互通打通亞太地區經絡的戰略建議,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在此戰略框架下,與之相關建築、鋼鐵、電力、港口、航空等傳統行業,有望借助“中國製造”和“中國建造”的資本輸出戰略,消化産能過剩矛盾,實現産業轉移。

  二級市場上,此類行業中的一些低價股成為大盤回抽2300點以來帶動反彈的核心動力,筆者認為,低價藍籌股前期集體快速補漲,部分品種已經實現翻番,對該項利好政策短期刺激反映較為充分,後市相關板塊或會逐漸分化,能夠借此獲得改革與轉型活力的企業有望獲得較為持續的表現機會。同時,從未來拉動國內經濟增長動力的引擎來看,市場對改革、創新已達成共識,而基礎設施建設資本輸出戰略又有助於給我國産業升級騰挪空間,中長期來看,以節能環保新材料、網際網路、軟體、生物醫藥、資訊消費等為代表的新興産業有望具備更好的表現機會。

  資金面支撐仍在

  最近央行發佈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可以看出,三季度信貸利率上升使得企業融資環境有所惡化,經濟活躍度依然偏弱。同時,央行承認通過MLF向銀行釋放流動性,預計後期利用創新工具來引導信貸市場利率降低將仍是貨幣操作的主要手段,而量價皆偏寬的貨幣政策預期有望繼續增強股票這類風險資産對場外資金的吸引力。

  本週再度步入月度數據公佈期,週一統計局將會公佈10月份CPI、PPI數據,市場普遍預期數據表現可能會繼續維持低位,自上月CPI漲幅進入1時代後,國內通縮風險的上升加大了投資者對於未來降準或降息的預期,10月份CPI一旦低於預期,貨幣政策進一步鬆動的預期或將促使投資者對二級市場資金面充滿想像。

  技術面看,短線指數高位震蕩,多空雙方陷入反覆對抗的兩難境地,KDJ指標在超買區域高位鈍化後有向下進行技術性休整的跡象,MACD指標在多方區域上行速度趨緩,張口的布林軌道線上軌線構成短期壓力,短線大盤存在技術性震蕩整理的需要。周線級別看,滬指上週五初步上攻2450點壓力位後遭遇空方阻攔,2450點一帶也是去年年初及2012年初反彈的波峰位置,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套牢盤壓力,加之短期獲利盤也較為豐厚,近期大盤通過風格指數的反覆快速切換,促使資金調倉換股清洗不穩定性籌碼,市場整體持倉成本隨之上升,而持續放大的成交量水準對指數高位整固形成支撐。

  從目前看,場內多空雙方分歧較大,而成長股熱點弱化降低了當前階段的可操作性,建議謹慎為主。配置上需兼顧業績、估值與成長三方面因素,券商、自貿區、高鐵、國企改革可繼續跟蹤,階段性注意避免追高,同時成長股高估值壓力進行階段性釋放後,有望給優質成長股提供一定的逢低介入機會,投資者可予以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