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線下賣場引客流青睞母嬰、親子、餐飲三板斧

  • 發佈時間:2016-03-31 08: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蘇杭

  “現在非標誌性商圈的賣場就指著餐館、親子遊戲場所招點人氣兒了”。一位正帶著孩子在商場遊玩的媽媽對記者感嘆,彼時,她的孩子正在賣場的滑梯處嬉戲,這家被幾個居民小區環繞的購物中心,在2015年大幅調整了駐店品牌的種類,此前曾為服裝百貨的區域,後來被打造成了滑梯等親子遊樂設施。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案。據記者走訪得知,以北京為例,多家商場正在積極調整引入品牌種類屬性,互動性、客戶體驗性較強的母嬰、親子、餐飲企業佔比正在逐步增加,即使是服裝等傳統的百貨品類,引入的品牌也向著擁有年輕化、輕奢等共同特性的品牌傾斜,“現在,在商場可以花100元錢可以買到一件衣服,以前大品牌都在的時候,這是不可能的。”有消費者向記者感嘆。

  這種調整的背後,是百貨賣場的利潤情況日漸削薄如紙,但是,被寄予厚望的母嬰、親子、餐飲品牌的進駐,以試圖恢復線下賣場流量的背後,是這些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付出的“慘烈代價”。以餐飲為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在2015年下半年一共關閉了161287家店,其中,上海下半年一共關閉了63296家店,佔據39.2%,這意味著,上海每個月平均有一萬餘家餐飲店關閉,平均每天350家,北京緊隨其後,零點有數發佈的一份報告如是描述。

  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多手法拯救線下賣場

  毫無疑問,零售行業正在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經濟的深度調整、線上企業的分流、成本壓力不減等多種因素之下,行業在積極尋求辦法突圍,合理評估行業價值,以重新定義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可知,相較此前對線上企業分流帶來的“恐慌”,如今,線下的企業顯得“淡定”許多,“線下賣場並不是沒有價值,經過沉澱和梳理,現在是線下賣場價值回歸的時期”。有從業者認為。而重新定位自己的競爭力和評估價值之後,在對提升利潤率和恢復線下流量上,許多線下企業從調整品類增加人氣、盤活此前沉睡的會員流量、打造有自己屬性的O2O經營模式等方面入手。

  例如,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在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6年中國連鎖業O2O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零售業資訊化電商峰會”上解釋,從自身的經驗來看,線下企業不宜“走的太急,因為整個網際網路零售都在深度調整之中,網際網路零售不是‘一邊倒’,線上和線下正在經歷一次‘再平衡’”。同樣,天虹商場董事、總經理高書林也認為,實體零售應該有信心,零售業本身處在螺旋式上升中,未來實體零售和電商會相互學習,出現新一輪的增長。

  從同期舉辦的中國零售業全渠道50人論壇倡議中可以看出,行業正在積極自救。論壇達成的幾項要求中,為行業的轉型指出了一些方向:為滿足消費者需求,零售企業應回歸價值創造本質,重新總結自身優勢,探索與業務相匹配的數字化戰略;以消費者為中心,建立全渠道獲客、社群運營、跨渠道行銷、數字化門店體驗、個性化服務等能力,建立長效機制獲取消費者信任並保證消費者資訊安全;整合供應鏈資源,基於數字化技術對商品經營、品質追溯、倉儲物流、供應商協同等方面進行改造升級,提高供應鏈效率;將數字化技術與零售業全價值鏈進行融合,制定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並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創新業務增長模式,促進運營效率提升,並在推進實施過程中快速迭代;積極打造和參與生態圈資源共用,強化與同業、上下游、跨界客戶、技術和資本等資源對接,並貢獻價值;培育適應數字化轉型的組織與文化,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合作獲取人才,建立內部柔性組織,鼓勵和保護創新機制。

  而從公開的資訊中可知,在增加互動、加大與消費者聯繫力度上,百貨等線下實體店正在大比例地調整經營品類所佔比例,其中,加大母嬰、親子和餐飲品牌店的加入,成為業界的共識。對於營業額及利潤都陷入增長緩慢態勢中的線下零售業而言,母嬰、親子及餐飲企業的加碼,會成為拯救行業的“白衣騎士”嗎?

  母嬰、親子、餐飲

  拯救線下企業流量

  “我認為是這樣的,宅男宅女再不出門也不會宅了寶寶,通過參與親子活動,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國家二胎政策放開之後(行業受益)有明顯的效果,線下商業門店會有準備和反映,我們也因此在加速和各大商場、超市的合作,這真的需要全國性規模的供應鏈模式來應對。” 樂友(中國)超市連鎖有限公司樂友孕嬰童(以下簡稱樂友孕嬰童)創始人兼COO龔定宇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介紹,在和線下的商場及超市企業合作中,他建議雙方要共用優勢資源,不僅是聯合採購,也應該鼓勵採用整體合作的形式,來迎合新生媽媽的消費習慣,“90後的品質生活也來臨了,孩子即是契機”。

  在龔定宇看來,未來的6年時間裏,受益“嬰兒潮”帶來的商業機會,線上實體企業迎來了“反攻”線上的機會:“90後媽媽們成長起來後,品質生活的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傳統電商平臺此前的行銷價格戰等因素引發的品質問題已經為自己挖了一個坑,這些縱容和行為,會讓擁有品質生活理念的90後媽媽們更相信線下實體店。”

  據龔定宇介紹,樂友孕嬰童從創立開始基因即是網際網路基因,“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會員制的零售商,是單品經營、線上線下打通的零售商,為什麼我們走到線下?跟去年關於90後媽媽的調研有關,現在90後更願意到門店買母嬰産品。”

  當然,樂友孕嬰童多年來積攢了大量的數據,這也是吸引許多線上平臺和産業鏈企業前來尋求合作的優勢之一,不過,“沒有消費者同意,這些數據安全的很,我們絕不泄漏。”

  此外,也有擁有母嬰、親子業務的企業對記者提及,考慮到租金、人力等成本的原因,線上下的擴張會按照既定節奏進行,不會線上下賣場大力度擴張。

  知名企業

  紛紛放緩擴張節奏

  除了母嬰、親子類的品牌之外,從記者調查的情況可知,對於消費者而言,線下賣場中餐飲品牌的增多,所帶來的消費體驗是最為直接的,“(商場)都快變成美食一條街了”。有消費者感嘆。

  “上個月的一次巡店,我驚訝地發現這個商場裏,有百分之二十幾的餐飲品牌發生更換。發生這種狀況,我認為有幾種原因:商場的過度開發、電商對傳統商場的影響。在過往,商場的餐飲只佔百分之十幾,而眼下則是節節攀升,有些商場甚至超過了50%。”在第15屆中國餐飲業連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王品集團董事長陳正輝不無感嘆,“商場希望更多的消費者能到店,這種體驗式消費所佔的商場比重由此提升,但商場的人流並沒有大幅度增加,而餐飲的比重增加卻使得競爭加劇,原本生意不錯的品牌也出現了生意被稀釋的情況。從數據上可以看到,GDP在下滑,但餐飲(數據)在成長,2014年和2015年餐飲的開店數量爆增,廣州、深圳都是90%的增長,北京也是50%增長,餐飲成長的速度趕不上開店的速度”。

  晚楓亭總經理賈蟒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近來也收到很多賣場的“橄欖枝”,但“我們今年暫時沒有擴張的計劃,主要考慮到客流、租金”。

  賈蟒介紹,據他的觀察,(行業內)都在觀望和沉澱,尤其是有規模點的。而且,受四高一低(原材料成本高、用工成本高、租金高、各類費用高和利潤低)的影響,(大家)在等待經濟復蘇。不過,“現在更多的商場靠餐飲吸引客流,反倒是商場的知名度不像以前那麼強勢,餐飲成了強勢方,知名餐飲在租金上有議價權,可以不交租金,而改用營業額分成,但對於新創業的企業來説,(炮灰)很多,(在目前)保證每家店都營利最重要,要活著”。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則更直接地公開表示,“我覺得(行業發展)供大於求了,(外婆家的發展節奏要)一腳踩下去,去年裁到48家店,今年還有32家店要開,明年合同一概不簽,除了新品牌”。為什麼?“外婆家2010年進上海,到現在180家店,(企業)真這麼能幹嗎?基礎這麼好嗎?真的做到這麼牛嗎?其實都是在風口上面,可能我是半隻豬,風下來我覺得我也要掉下來,要認清發展的局勢,稍微躲一下雨。我應該蹲下來,好好練內功。”吳國平説。

  “大的賣場調整引入品牌所屬類型後,餐飲品牌的增加,的確對賣場的引流有著積極的作用,餐飲行業的體驗屬性較強,以前消費者的習慣可能是先逛街,累了之後再進餐飲休息,但現在不同,是先吃完飯再來逛街,這種顛倒的習慣,決定了餐飲行業可以為賣場帶來更多的客流量。”嘉和一品創始人、董事長劉京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

  不過,劉京京認為,企業是否要選擇進入賣場,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決定,不能盲目跟隨,比如,嘉和一品的營業時間跨度長,與賣場的“固定作息”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嘉和一品未來的開店策略,依舊會照著即定的目標發展。

  一方面,賣場的調整帶來了擴張的機會,而另一方面,慘烈的競爭又使得企業“壓力山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楚東建議,企業“重消費者的定位不能錯位,品牌競爭應以消費者為中心,而不是所謂的競爭對手,每家餐飲企業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抓住品質才是永恒的賣點,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