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央媽提振市場人氣 兩板塊有望引領超跌反彈行情

  • 發佈時間:2015-08-26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康曦 舒婭疆  責任編輯:楊菲

  上證指數在多重打擊之下,近幾個交易日依次擊穿3700點、3400點、3000點整數關口支撐,重新回到了“二”時代。與此同時,A股整體估值也不斷下移,基本回到合理水準;而被稱為“神創板”的創業板,也終於被打入“凡間”,平均估值與本輪牛市最高點相比,已跌去近八成。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央行的雙降,將加速市場底的出現,而低估值成長股及被錯殺的超跌股,將有望成為反彈領頭羊。

  趨勢研判

  知名券商:走勢將向經濟基本面回歸

  此次暴跌的殺傷力不亞於6月底的股災,眾多投資者深套其中。在大盤重回“二”時代以後,對於後市走勢,眾説紛紜,樂觀者認為大盤現在已經觸底,後市將有望迎來大幅反彈;悲觀者則認為,大盤還在慢慢熊途中,或將再次探底,觀望情緒濃厚。

  股市動蕩已進入尾聲

  雖然近期養老金入市給A股帶來了利好,但市場並不買賬。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在A股市場短期主要矛盾變化的背景下,後續的一些政策利多,不論是養老金入市還是穩增長的措施,更多是在積累中期的正能量、幫助實現“愛在深秋”、為實現四季度出現像樣的行情做鋪墊,短期不要抱有太多幻想,仍屬市場尋底過程中做波段、自救的機會,但重要的是中期有利於A股市場的長效機制的建設。

  從近兩個交易日大盤走勢分析,北京麥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易山表示,總體來看,大盤弱市探底格局還將持續,後市重心仍可能繼續下移,所以投資者還是以謹慎觀望為主。不過,從盤面上看,畢竟市場風險有了較大釋放,一些有國企改革實質題材和業績增長的個股值得關注,在下跌過程中可以適當少量建倉。

  九泰基金也認為短期大盤還將繼續探底。其指出,短期市場缺乏新的催化因素和主導性方向。從政策面來看,預計下半年直接利好股市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放鬆空間有限。從基本面來看,內外部需求仍舊疲軟,經濟基本面缺乏亮點。預計全市場上半年盈利增速在5%左右,僅比一季度略有改善,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盈利表現對A股整體影響偏負面,市場估值過高的問題依舊未得到有效化解。更為重要的是,往後看,難以找到企業盈利好轉的驅動因素。從資金面來看,儘管短期內流動性環境可能依舊相對寬鬆,但從兩融和新增入市資金等數據來看,股市資金面難以改善,受謹慎情緒和恐慌情緒影響,資金面邊際收緊的危險正在上升。

  因此九泰基金認為,總體而言,市場不確定性正在增加,預計短期內市場下行壓力依舊較大,市場將在震蕩調整中繼續尋底。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則從經濟層面分析指出,當前全球股市的動蕩更多緣于情緒上的波動,而非實體經濟出了大問題。相應的,此次動蕩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國內實體經濟增長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改善,從而抵消金融行業增速的下滑,令我國GDP增速穩定在7%附近。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當前水準上保持穩定。至於國內股市,則將繼續處在泡沫破滅、去杠桿以及救市政策退出的疊加之下,大概率會在震蕩中繼續下行。但這是股指向經濟基本面的回歸,談不上什麼危機。

  中期有望繼續震蕩走高

  從短期來看,市場已經做好了繼續下行的心理準備。但從中長期來看,對於後市,分析師們還是充滿信心。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指出,市場的疲軟主要因為信心崩潰,恐慌和避險是造成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從流動性的整體情況來看,國內市場仍處於流動性過剩資産欠配的格局,股票市場由於前期出清不足,造成短期缺乏投資主線,等9月隨著聯儲加息的落定和“十三五”規劃逐漸浮出水面,市場的避險情緒將會逐步化解。短期維持市場大區間震蕩的判斷,當前市場已經接近下軌。

  大盤雖然在下行,但從管理層來看,護盤的想法還是沒有發生變化,這從養老金入市和降準降息可以看出。養老金投資方案8月12日才把徵求意見稿遞到國務院,國務院現在加班加點批復,可以看得出來中央對股市護盤的想法是沒有變的。

  華泰證券金融分析師羅毅認為,養老金等長期主力資金的進場,其實更加有利於市場穩定,因為金融藍籌目前都跌到1倍PB附近,綜合考慮成長性和安全性,都已經具有不錯的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長期資金買入;而如果再跌的話,國企改革也很難推行,而且這樣的長期底部,如果看估值,買入持有,長期賺錢概率很高,同時也有利於穩定市場,名利雙收。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也不認為大盤還將繼續走低。其表示,當前市場運作較為艱難,如果按目前線性的、悲觀的預期來看,券商融資餘額一步到位降至萬億,那麼市場前低難守、指數下跌的空間更大。但是,外部而言,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較小、全球協調的能力在增強;內部而言,養老金買盤入市雖然時間難把握,但方向明確,維穩市場且後續仍或有政策來對衝市場。因此,雖然中長期不確定性仍較多,但短期(兩周左右)可以謹慎但不宜太悲觀。“如果大盤繼續暴跌,則或許將引發一場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這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也是大盤不可能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市場風險偏好和投資者信心的修復,需要在市場的劇烈震蕩中完成。除去券商自營、大型保險公司等國家隊的資金不能凈賣出以外,私募基金的倉位已經處於降無可降的位置,公募基金的倉位大約在6-7成左右的位置,雖然仍有繼續降倉的可能,但空間已然不大。因此,在投資者的情緒進入全面悲觀、倉位降到極限位置的時候,市場自我修復的過程也將伴隨未來幾天的劇烈震蕩而完成。而伴隨著這種短期調整風險的結束,市場亦有望見底。

  場內融資融券和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數萬億,如果市場持續破位大跌,可能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而證金公司此前公告稱,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在金融系統性風險面前,國家無法坐視不管。

  私募精英:超跌反彈將是大概率事件

  週一,A股和全球股市全線大跌。週二,A股又大跌7.63%,失守3000點整數關,報2964.97點,重回“二時代”,兩市合計成交僅6466億元,僅40隻股票上漲,近2000隻股票跌停。私募排排網對全國近百傢俬募機構的調查顯示,目前私募基金對行情整體十分謹慎,整體倉位達到了歷史最低,平均倉位僅為35.6%,更有21.4%的私募處於空倉狀態。

  朱雀投資認為,市場再次大幅下挫的導火索無疑是人民幣貶值的延續反應。上周海外風險資産的全線大跌對應黃金、美債等避險資産的上漲,印證了人民幣貶值導致的全球風險偏好回落所帶來的市場負反饋機制。在目前情緒處於極度宣泄的背景下,市場大概率將快速反映悲觀情緒,而本週大概率也會出現反彈。

  尚雅投資董事長石波也認為,本輪觸發大跌的主因是人民幣匯率主動調整。但目前市場背景和歷史上美國次債危機、歐債危機相比,整個世界經濟並沒有那麼悲觀。國內因自身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降速等因素,資本市場還在持續反應,疊加上週全球股市走弱,所以激發了市場更多焦慮情緒。債券市場方面,銀行間利率走低,説明實際流動性仍然充裕,伴隨實體經濟增速快速下降,房地産等行業吸納資金的能力已經很弱,債券資産分流股權資産的趨勢已不明顯。綜合來看,石波認為對後市不用特別悲觀。

  乾陽投資董事長何輝認為,現在隨時會出現超跌反彈,有一些基本面很好的股票被錯殺,未來可逢低尋找吸納的機會,重點關注食品飲料和醫藥等弱週期行業中被低估,成長性較為確定的品種的機會。寶時投資董事長孫國新表示,未來操作上可重點關注前期漲幅不大的藍籌股,重點在傳統行業,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保險、部分銀行、券商、有色煤炭等資源、新材料、電力能源等。峻谷投資總經理李樹偉也認為藍籌股可以重點關注,目前藍籌股估值非常低,下跌空間十分有限,因為國家對市場的維穩行動還在繼續。

  潛力板塊

  短線超跌股

  首選新興産業成長股

  伴隨著市場大盤從上周開始猛力下挫,A股當中不少公司股價近期再次經歷暴跌。同花順iFind資訊的統計結果顯示,從8月17日至8月25日,A股共有超過200家公司區間跌幅超過30%(複權後),其中區間跌幅超過40%的公司有7家,分別是依米康超華科技浩豐科技益豐藥房遠興能源博彥科技音飛儲存,依米康因為籌劃近3個月之久的重大資産重組終止而吃到多個跌停板,截至25日收盤,其股價已經從早前三四十元的高位回落至16.74元。與之相似,超華科技也是在停牌兩個多月以後復牌遭遇股價大幅下跌,目前股價已下探至十元以內。

  此外,東方網路輕紡城勁勝精密松發股份一心堂恒通股份皇氏集團長海股份四通新材九陽股份等多家公司近期以來的股價跌幅也較大。在市場行情整體下挫的情況下,類似這些經歷大幅下跌的公司會否在市場企穩後強力反彈,成為不少市場人士關注和期待的話題。

  廣州萬隆認為,儘管A股近期斷崖式暴跌,但經過連續跳水後當前也暗藏了積極的信號,超跌反彈一觸即發。如工業4.0、幹細胞産業、種子産業、危化品産業等;以及符合政策方向、又疊加了産業資本運作的中小盤個股等,或將率先迎來復蘇。

  知名財經評論員古振華認為,機會或暫時只會出現在局部概念、主題的超跌反彈上,比如回調之後的國防軍工、國企改革概念股以及舉牌概念股;如果各國貨幣繼續競相貶值,黃金股也有交易機會。穩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關注財政資金投放的方向,比如新疆西藏、東北區域基建以及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在超跌股標的的選擇標準方面,早前有分析人士曾提出了三條標準:第一是業績好。從歷史記錄來看,1996-1997年牛市中大幅調整後,績優藍籌股反彈更為強勁,大跌之後市場偏好很可能轉向有業績支撐的標的。第二,反彈首選新興産業成長股。當前國內宏觀經濟商業週期繼續處於相對低谷,傳統行業短期內難見趨勢性改善,轉型的故事仍要講下去,後期新興産業成長股佔優的局面仍會延續。第三是跌幅要大,由於部分股票是被錯殺,跌幅反映受系統性下跌影響程度,是選股的重要標準,一般而言,跌幅越大,其未來在報復性反彈中的空間也被認為越大。

  低估值成長股

  鎖定大金融地産基建

  除了超跌反彈個股標的中所蘊含的投資機會,部分低估值股票也成為分析人士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所關乎和看好的標的。一方面,是因為其股價安全性相對更高;另一方面,它們的估值修復預期也被認為有望催生資本投資熱情。

  粗略來看,當前市場上的低估值股票主要集中在房地産、銀行、證券、汽車、保險、能源和基建板塊當中。格力地産中洲控股興業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北京銀行雅戈爾工商銀行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光大證券、華能國際長源電力華域汽車吉林敖東新華保險杉杉股份中國建築中原高速等公司均是低估值股票中的代表企業。

  早前飽受期待的養老金入市,被認為將是有望推升低估值股票崛起的一大催化劑。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的測算,養老金在未來約有6000多億元資金有望可進入股市。相比于社保資金,養老基金事關“養命”,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對其保值增值的要求甚至比社保資金更高。從股市具體投資看,穩定性、安全性應是養老金入市首要考慮的範圍,而這類投資範疇,A股市場低估值的藍籌板塊無疑是首選。

  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提及的兩條投資路徑:一是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一是國有重點企業改制。這兩條投資路徑對應的是A股市場基建板塊和國企改革概念板塊,因此基建板塊低估值標的和國企改革當中的優秀標的值得關注。

  一向被認為是低估值代表的銀行等金融板塊,同樣受到諸多關注和期待。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認為,養老金長期主力資金進場有利於市場穩定,目前金融藍籌都跌到1倍PB附近,綜合考慮成長性和安全性,都已經具有不錯的長期投資價值,是值得長期資金的買入,如果看估值,買入持有金融股,長期賺錢概率很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