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國産片爭氣 這個暑假影視股“有戲”

  • 發佈時間:2015-07-27 04:00: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騫爻  責任編輯:楊菲

  今年暑期檔的電影市場可謂捷報頻傳,沒有爛片扎堆的現象,幾部國産片表現驚人,票房持續走高,讓觀眾們看到了國産電影的希望。

  據貓眼數據統計,截至7月26日下午四點三十分,《捉妖記》實時票房7459.3萬,累計票房13.2億;《煎餅俠》實時3397.8萬,累計8.39億;《大聖歸來》實時2593.8萬,累計6.57億;《小時代4》累計4.82億;《梔子花開》累計3.77億;《道士下山》累計3.98億。

  暑期檔是一個舶來概念,源自於發達的美國電影業。此前,中國電影業只重視賀歲檔,暑期檔算是一個淡季。從2004年7月《十面埋伏》大賣開始,國內電影界才對這一市場進行小心翼翼的切割。今年,就目前已知,在約兩個月時間內,已經有近40部新片定檔,且呈現國産片百家爭鳴的局面。

  相關數據顯示,《大聖歸來》7月10日上映首日收穫1774萬,貓眼評分9.5分,也是目前貓眼電影評分的最高分。首週末兩天分別斬獲2798萬和3895萬,連續兩日呈現千萬左右的增長,最終在第一個週末結束就宣佈票房破億。票房逆天,口碑爆炸,被當做國産動畫片的里程碑,並收穫大批“自來水”。作為影片投資方世紀長龍影視的控股公司,上市公司鹿港科技(601599)無疑是最大贏家,一連幾個漲停板宣告著投資成功。鹿港科技主要從事各類針織毛紡紗線以及高檔精紡呢絨布料生産與銷售。2014年5月,公司宣佈以4.7億元收購世紀長龍影視100%股權,進軍文化産業。

  幾家歡喜幾家愁,一向風光的光線傳媒在此次《大聖歸來》的豐碩票房中並未分到一杯羹。據光線傳媒今年4月中旬發佈的2014年年報顯示,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中《大聖歸來》還赫然在列。短短三個月後,光線傳媒就宣佈撤資,原因不明。部分網友微網志嘲諷,“光線此前投資了那麼多爛片,竟然巧妙的避開了《大聖歸來》這部國産動漫的情懷之作”。然而光線傳媒並不願意錯過大好的撈金機會,7月14日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000萬元與田曉鵬等《大聖歸來》主創人員共同設立霍爾果斯十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十月文化),光線持股佔比20%。土豪光線傳媒“只是遲到,絕不缺席”,買下導演和團隊只等躺著數錢。

  國海證券分析人士認為,《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火爆標誌著國産IP的春天或已來到,《捉妖記》、《煎餅俠》等票房佳績點燃國産電影的信心,從影視的邏輯來看,國內文化産業消費空間仍然很大,繼續看好傳媒行業。

  根據記者梳理,自2011年以來,五年裏中國電影票房呈現井噴式增長,尤其是華語片像打了雞血一樣一路狂飆。2011年全國總票房131億,當年排名第一的華語片《金陵十三釵》票房4.5億;到2014年全國總票房達到296億,排名第一的華語片《心花路放》票房直衝12億,讓這部3500萬的小成本電影的投資方數錢數到手抽筋。截至7月26日,2015年的總票房已達248億,當前排名第一的華語片《捉妖記》還未下線就已經13.2億,已超過此前華語票房第一的《泰囧》。

  記者注意到,7月18日當日總票房4.35億,刷新中國內地單日票房紀錄,由此引發影視股版塊漲勢喜人。業內人士表示,影視股二級市場對於票房的反應如此迅速,説明電影産業已經完全進入了資本運作。縱觀電影業,此前《唐山大地震》的高票房令華誼兄弟股票應聲大漲,《泰囧》的大賣也讓其幕後的光線傳媒股價一路高歌,這讓很多撞到大運的股民嘗到了甜頭。於是聰明的股民開始瞅準暑期檔,賀歲檔的關口,投資影視股,看電影消費的同時也不忘把錢賺回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