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持股4.99%現象頻現 醉翁之意若何?

  • 發佈時間:2015-07-27 04:0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于德江  責任編輯:楊菲

  5%在資本市場中是一道紅線。根據規定,持股比例大於5%的股東進行減持增持等與市場相關的動作必須預先披露,否則將視為違規;持股比例達5%意味著“舉牌”某家公司,將會受到眾多關注。如何利益最大化,又受到的關注最少?市場出現了4.99%現象。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持股介於4.90%至5%的股東不在少數。持股人在此或跳轉,或潛伏,似乎意在布更大的局。

  根據保稅科技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張家港保稅區長江時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長江時代”)于2015年3月18日至2015年3月20日間,減持5957余萬股,減持後,持有公司股份5.0%。隨後,在3月26日,長江時代減持10萬股,持股比例降至4.99%。至此,並不是終點。根據保稅科技一季度報顯示,長江時代的持股數量為3410萬股,持股比例為2.86%。也就是説,在3月26日與3月31日之間,長江時代減持了2.13%,而由於其在3月26日已經不屬於持股5%以上股東,後續的減持不需要做出披露,同時保稅科技股價在此期間出現了逆市下跌。

  將持股比例拿捏在4.99%最為恰到好處的非安邦保險莫屬。安邦保險去年四季度買入大商股份4.999758%的股份,無限逼近舉牌線,至今仍未變。今年一季度,買入歐亞集團793.85萬股,佔總股本的4.99%,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一向在二級市場動作不小的安邦保險,也有其細膩的一面。

  其實,安邦保險潛伏在4.99%周圍,更像是在等待時機。早在2012年三季度,安邦保險就曾通過“集團-傳統産品”持有金地集團1.5%股權,後該賬戶在十大股東行列消失,同時“安邦財險-傳統産品”賬戶意外冒出,以4.9%的持股佔比成為十大股東之一,該部分持股成本並未進行披露。此後,安邦保險一路潛伏,直到2013年12月4日才又增持0.1%金地集團股權,似有故意舉牌之意,此後又發動了三次舉牌,目前持股數量達20%。在4.9%處,進可小成本舉牌,退可銷聲匿跡,真可謂潛伏的最佳之地。

  中科英華原第一大股東鄭永剛6月5日減持部分公司股票後,持股比例由5.43%減為4.99%,降至監管紅線以下。隨後在6月18日,鄭永剛將股份全部轉讓給深圳邦民創業投資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深圳邦民創業投資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升至5.04%,成為中科英華第一大股東。4.99%成為了鄭永剛一個過渡點,而由於沒有達到5%監管紅線,相關公司自然無需過多著墨,行動起來方便許多。

  喜歡精準踩點的還有“買賣人”劉永好中國人壽。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在7月8日減持民生銀行2.6億股,減持後持股比例降至4.9964396%。民生銀行的另一股東中國人壽在6月4日-5日減持2.2億股,持股比例降至4.9999997%。

  最近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寶莫股份,其大股東則選擇將持有的股份分割為多個4.99%。6月25日,寶莫股份控股股東長安集團將所持1.7億股、27.78%的股份分散轉讓給7位自然人。其中,兩位自然人各獲得4.99%,3053.88萬股,還有兩位各接手3000萬股,為4.9%。在7月21日,寶莫股份成交額突然放量到27億元,成交量2.3億股,全天換手率高達37.9%,全天綠盤,大跌6.7%。股價異動,寶莫股份卻並沒有做出任何解釋説明,讓人不禁聯想到此前的“分倉”,也許只有7位自然人的拋售才能引起成交量的如此變化,但由於7位自然每人平均處於5%監管紅線以下,對寶莫股份的異動自然不必做出解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