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兩融新規“緊急”落地 或拯救101隻瀕危標的股

  • 發佈時間:2015-07-02 08:3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融資盤新的政策變化,或給A股帶來新變數。

  7月1日晚,繼監管層連續公佈降低交易費用、短期公司債發債主體擴容至所有券商以及兩融債權資産證券化放行後,再度公佈了經過徵求意見並修訂完成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

  根據辦法規定,監管層將取消有關兩融的強制平倉安排,而允許券商同客戶自行商定補充擔保物的期限、比例等。

  事實上,這一規定的下發或需及時拯救了部分已出現深跌的融資標的個股。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截至7月1日收盤,已有不少於101隻兩融標的股半個月累計跌幅已超過或達到40%。

  事實上,滬深兩市的場內融資餘額已連續第7個交易日縮水,期間融資盤縮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

  新規或“解救”101隻融標股

  7月1日,滬指再次迎來單日深跌,全天跌幅達-5.23%。

  而與此前調整有所不同,改日下跌更為明顯的主機板市場則包含了較多的兩融標的股,而這亦引發了業內對券商兩融風險的更多擔憂。

  據福建一家券商營業部負責人透露,根據當前兩融市場的常規杠桿,個股累計跌幅超過40%時,通常對應客戶的維持擔保比例也將低於150%,並進入瀕臨平倉線的危險境地。

  “據我們的測算,一般個股跌40%左右就會下破警戒線範圍,我們將通知客戶及時補充保證金。”前述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在40%這個位置,如果再度下跌很可能導致平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6月15日至7月1日,滬深兩市共有101隻融資融券標的股累計跌幅已超過或達到40%的危險狀態。

  其中除鴻博股份(002229)跌幅已突破50%外,亦有神州泰嶽天音控股等10隻個股累計跌幅不少於45%。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截至7月1日的滬指點位略高於6月29日的近期低點,但前述累計“超跌股”的數量已多於彼時;統計顯示,截至6月29日收盤,自當月15日以來累計跌幅不少於40%的個股僅有58隻,而超過45%的股票僅有5隻。

  這也意味著,經過兩天的市場震蕩,股指雖並未跌破前期低點,但處於比較危險狀態中的兩融標的個股的數量卻放大了近一倍。

  “主要是昨天上漲的主力是創業板,主機板啟動不明顯,而一些弱勢股的回升也不給力。”北京一家大型券商高級策略分析師表示,“今天尾盤主機板再次跳水,導致前期跌幅較大的個股再次受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前述101隻兩融標的股在6月15日至30日期間,累計融資凈償還額約258.32億元;而截至30日收盤,該部分股票合計融資盤餘額約1577.78億元。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前述101隻個股的融資總額較大,但真正于高位融資買入並持有至今的籌碼佔比“未必很高”。

  “首先這些融資盤並不都是6月15日之前的高點殺進去的,其次許多之前持有部分跌幅較大個股的融資客戶,中途割肉可能性也較大,所以可能存在平倉、爆倉風險的融資規模並不大。”前述營業部負責人稱。

  兩融規模7連降

  在更多兩融標的股進一步向下深跌的同時,A股場內融資盤的規模也正處於“逐日縮水”狀態。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在6月18日達到歷史峰值,為2.267萬億;6月19日至6月30日的七個交易日,兩融餘額呈環比逐日下降趨勢,截至6月30日收盤,該餘額已降至2.045萬億元。

  這也意味著,僅在前述的七個交易日中,滬深兩市的場內融資盤就已縮水達2219億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滬深兩市融資盤縮水的原因之一,與股指下跌導致市場情緒較為低落有關。

  “調整前,A股的每日融資買入額都能達到2000億規模,有個別天超過2500億,但後來每日融資買入額就開始下降了。”前述高級策略分析師稱,“調整引發市場觀望情緒的加劇,許多人不敢融資買入了。”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6月2日至15日期間,A股每日融資買入額均超過2000億元,而6月16日至今,該值均未超過1800億元,6月23日起更是低至1200億元一線。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在A股此輪調整的前期,融資償還額也出現下降。數據顯示,6月18日和24日兩個交易日,單日融資償還額均未超過1500億元,但在6月26日之後的三個交易日,該值又迅速回到2000億元之上。

  “剛調整時融資償還額減少,説明部分融資客戶存在不願割肉平倉的心態。”前述營業部負責人認為,“但後來償還額的放大,則和一些股票價格撐不住風控線有關,一些客戶會選擇在被系統強平前主動平倉,這導致近期償還額的增加。”

  與此同時,融資餘額的縮減也和部分兩融客戶主動降低杠桿的操作不無關聯。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出於規避市場震蕩所可能帶來的短期風險,部分兩融客戶選擇暫時主動降低、或放棄使用融資杠桿。

  “之前有從券商、朋友、公司低息貸款融錢炒股,近期我把這些借來的部分都斬倉、償還了。”深圳一位余姓個人投資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我只拿之前的利潤炒了,等形勢明朗後再考慮加杠桿。”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市場傳聞A股下跌背後存在部分機構融券做空的可能,但從交易數據來看,融券餘額在前述調整區間並未大幅增長,反而較融資規模呈現更大幅的縮減。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6月1日13日期間,日均融券餘額為85.74億元;在A股此輪向下調整期間(6月15日至30日),融券餘額的日均值僅60.37億元,環比下降接近3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