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密集停牌恐暗藏貓膩 “瘦身”上市後遺症
- 發佈時間:2015-05-29 08:46: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文舉
罕見的次新股停牌潮正在上演。昨日次新股富煌鋼構(002743)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而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逾一成次新股處在停牌之中。有分析人士指出,次新股密集停牌的現象並不正常,紛繁複雜的停牌背後可能暗藏貓膩。
次新股上演停牌潮
東方財富通數據顯示,截至昨日,263隻次新股中已經有40隻處於停牌狀態,佔新股板塊內個股總數的約15%。並且,僅今年以來上市的股票就有包括五洋科技等8隻次新股處於停牌狀態,也就是説,這些股票的停牌時間距其上市首日還不足半年。
以昨日剛剛宣佈因籌劃股權激勵而停牌的柯利達為例,其停牌時間距其上市時間正好3個月。而且,這還算不上是最短的。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於今年2月16日登陸創業板的環能科技,在上市交易僅31個交易日後,便宣佈進行重大資産重組,期間連兩個月的時間都不到。
“次新股的盤子較小,對應的公司市值也都較低,不排除一些公司試圖做大市值而進行並購整合。”南京一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如是説。數據顯示,目前停牌中的次新股大部分屬於小盤股,且市值在50億元以下的居多。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則認為,市場對次新股的關注很高,上市公司在此期間進行重組或者資産整合會博得更高的關注度,從而放大市值管理的效果。“炒新之後公司要想持續保持高股價,通過資産重組等手段是個不錯的選擇。”該私募人士稱。
暗藏貓膩的資産重組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後發現,重大資産重組是次新股停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今年停牌的8家企業中,目前已經有五洋科技等4家企業宣佈進行重大資産重組。不過,對於次新股剛剛上市不久便進行停牌重組的行為,市場上也有著不同的聲音。
“如果是上市後借助便利的融資渠道快速加碼主業的話,只要企業不是惡意重組就無可厚非,而且值得鼓勵。”在上述私募人士看來,企業上市就是為了再融資,為了做強做大,因而上市後快速重組也是在維護廣大股東的利益。不過,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則表示了一定的擔憂:“次新股剛上市不久就停牌重組,這裡面可能存有貓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次新股業績可能出現了增速下滑或者虧損的現象,上市公司試圖通過並購重組來改變公司的經營情況,從而達到粉飾公司報表的目的。”
資料顯示,五洋科技、環能科技等公司去年的凈利潤均出現下滑,與前年同期相比,這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下滑了19.22%和9%。“不少次新股相繼實施資産重組,不排除目的是為了通過重組的方式掩蓋自身的業績等問題,這需要監管層的高度重視。”宋清輝如是説。在宋清輝看來,監管層可以對資産重組等行為設置一定的門檻,如對於將要實施重組的上市公司,規定最近三年平均凈資産收益率不得低於3%,從而防範垃圾公司浪費寶貴的市場資源。
“瘦身”上市後遺症
除重大資産重組之外,籌劃定增補血也是次新股停牌的一大主因。而在一位資深保代看來,這是現行新股發行制度下不少上市公司為了快速上市而遺留的後遺症。
巨無霸藍思科技就是“瘦身”上市後遺症的代表。上市剛剛兩個月,藍思科技便緊急發佈了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藍思科技最初的募集金額約為54億元。不過,公司在最終首次公開發行時,募集資金卻大幅縮水,變為了15.5億元,擬募集資金較此前的預期金額減少了約38.5億元。
“不少上市公司為了快速上市不惜將募集資金縮水,以圖能夠快速過會。”上述資深保代如是説。由此可見,藍思科技很可能就是因為首募不充分而被迫選擇二次停牌補血。前不久剛剛復牌的次新股海南礦業也有著類似的情況,上市後不久該公司便宣佈擬定增募集資金14億元加快公司轉型。需要注意的是,海南礦業2014年凈利潤4.24億元,同比下滑了39.47%,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69.95%。因而,有投資者猜測公司的經營壓力可能較大,幸好及時實現IPO而出現了轉機。
不過,在宋清輝看來,次新股停牌重組對於投資者而言可能意味著一定的投資機會。“重組題材是熱點題材,投資者可以適度、有選擇地介入。”以海南礦業為例,宣佈定增預案以來,公司股票近5個交易日漲幅達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