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三大領域並購活躍 公私募年底加大佈局並購題材

  • 發佈時間:2014-12-18 08:16:03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中國企業並購在2014年可謂風起雲湧,交易金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962億美元。在機構看來,隨著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新三板活躍度提升,加上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中國的並購市場有望在未來數年保持活躍,相關投資機會值得持續關注。

  並購交易創新高

  據湯森路透統計,今年公佈的中國企業參與的並購交易金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962億美元,較去年增長44.0%。其中,金融行業、能源電力以及TMT成為並購最為活躍的三大領域。

  在中金公司研究員看來,中國並購潮的驅動力主要源於經濟轉型趨勢下傳統行業的整合,以及新興行業的競爭和發展壯大。

  事實上,近幾年的企業並購也反映了這一趨勢。從行業看,新興行業活躍度提升;從性質看,民企更為積極,國企在2014 年加大了參與度;目的仍以行業整合為主,多元化戰略增多,買殼上市仍存。

  此外,上述中金公司研究員認為, A 股市場上並購重組制度相比新股發行和退市更加市場化。2014年以來,國務院全局性扶持,證監會連出多個管理辦法,確保落實力度。審批流程得到簡化,審批時間大大縮短,並購重組工具不斷豐富,這均有利於提高企業並購重組的活躍度。

  並購基金"潮涌"

  在這輪並購熱潮中,由私募股權基金攜手上市公司設立並購基金的模式可謂蔚然成風。

  滬上一傢俬募基金總經理表示,不少上市公司成立並購基金,主動轉型以及進行産業鏈整合,均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據統計,截至11月底,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宣佈成立或投資産業並購基金,行業覆蓋醫藥、TMT、文化傳媒和環保等多個領域。這類基金定位於收購或參股符合上市公司發展戰略需要的目標企業,是上市公司圍繞産業鏈進行並購整合的平臺。

  在海通證券看來,"上市公司+PE"模式將國內並購市場帶入發展快車道。成熟市場並購基金在我國"水土不服",主要體現在控制權的獲取、融資杠桿的運用以及退出等方面,其中退出壓力顯著。2013年後,我國的並購基金創新地推出"上市公司+PE"模式,以矽谷天堂為代表的一些並購機構通過與上市公司聯合成立並購基金,解決了國內並購基金面臨的投資退出的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PE參股模式中,PE及上市公司對股價訴求相對更強,這使得相關上市公司的外延並購行為往往與市值管理緊密相連。儘管該模式出現時間較短,但相關上市公司公告後股價漲幅卻十分可觀。

  積極挖掘並購題材

  並購不僅是過去兩年A股市場投資機會的重大邏輯,也註定將成為未來A股市場個股行情的重要推手。

  事實上,並購重組已經成為上市公司進行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法,也成為二級市場的熱門投資主題。據統計,涉及並購重組的上市公司年初至今股票表現集中分佈在40%-60%區間,不考慮新股,年初至今漲幅前50的公司中共有35 家涉及並購重組,平均漲幅高達248%。

  對於接下來的投資佈局,多家公私募基金普遍看好並購重組題材。他們認為,年末時節是各類並購高發季,上市公司保殼、轉型都將催生多種並購事件産生。據悉,近期成立的匯添富外延增長基金聚焦並購重組主題,獲得投資者追捧,首次募集規模超過 50 億元。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透露,"我們的策略主要是尋找一些主業健康、估值較低、現金豐富的民營企業,這樣即使沒有並購,或者並購不成功,股價依然很安全。"

  "並購會帶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企業基本面的提升,只要國家註冊制沒有真正地放開,並購重組主題還會持續炒下去。"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認為,一些上市公司熱衷於通過並購來實施産業擴張和市值管理,並購重組作為國家強調盤活國企存量的必然選擇,和未來改革制度紅利的核心,有望迎來更大的上漲空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