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體經濟的基本盤,上市公司業績情況一直備受關注。截至10月31日,滬、深2家證券交易所共5109家上市公司公佈2024年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在宏觀政策加力等因素推動下,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邊際改善,步入上升軌道,展現發展韌性。
整體業績穩健
“前三季度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2.46萬億元,整體業績穩健,已呈現回暖趨勢。”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説。
具體來看,滬市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48萬億元,同比微降1.2%;實現凈利潤3.61萬億元、扣非後凈利潤3.4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2.2%,增速較上半年由負轉正。分季度看,第三季度邊際修復態勢明顯,凈利潤、扣非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3%、7.8%,比第二季度分別增長5.6%、4.6%。
深市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4.98萬億元,2844家上市公司平均實現營業收入52.68億元,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8062.29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2.83億元。盈利方面,共計2146家公司實現盈利,佔比超四分之三,1068家公司實現盈利大於1億元,329家公司實現盈利大於5億元。利潤增長方面,共計131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54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50%,30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0%。
“上市公司三季報亮點還表現在經營活動現金流明顯改善。現金流被看作是企業的血液,現金流改善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發展韌性與潛力。”廣西大學副校長田利輝説。
數據顯示,滬市實體企業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降幅較上半年大幅收窄2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三季度凈流入1.22萬億元,同比增長8.6%,環比增幅高達23.1%。實體企業第三季度銷售現金流覆蓋營收1.05倍,同比、環比均呈現改善趨勢;凈利潤現金含量2.07倍,同比、環比分別增加0.33倍、0.52倍。
分行業看,多個行業三季度現金流增幅較大。建築裝飾行業經營性現金凈流入225億元,同環比均實現由負轉正,行業內超五成公司實現凈流入。石油石化、機械設備、通信行業現金凈流入環比增長16%、575%、27%。受益於下游工業生産和消費持續復蘇,電力設備、公用事業、社會服務行業經營性現金凈流入環比增長31%、47%、55%;有色金屬行業同環比大幅增長48%、23%。
研發驅動發展
“研發”成為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高頻詞。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研發支出持續增長,促進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培育。
前三季度,滬市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實體類公司合計研發投入6079億元,同比增長2%,102家公司研發投入超10億元、164家公司研發增速超50%、435家研發強度超10%。其中,科創板持續打造培育新質生産力的“主陣地”,研發投入迭創新高,累計實現研發投入1040億元,同比增長7%,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達12.6%。
研發高投入帶來科技型企業創新碩果迭出。在主機板,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HPBC2.0組件效率達到25.4%,打破晶硅組件效率世界紀錄;中國中車海上漂浮式20MW風電機組“啟航號”成功下線,將風力發電的疆域拓展到深藍遠海。
科創板積體電路産業鏈聚鏈成勢,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潛力。其中,海光資訊、瀾起科技等晶片設計公司在AI産業驅動及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回暖的帶動下,實現快速發展;中微公司等半導體設備公司前三季度出貨量延續增長勢頭。創新藥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收261億元,同比增長53%。
一批科創板公司迎來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收穫期。截至10月,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創新藥公司均已實現核心産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請遞交,迪哲醫藥核心産品舒沃哲在EGFR exon20ins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領域填補全球近20年的臨床空白;百濟神州、首藥控股等公司10餘款新藥已陸續遞交上市申請。此外,晶合整合28奈米邏輯晶片通過功能性驗證,與面板驅動晶片整合運作成功點亮電視面板;科德數控自主完成高端五軸數控機床産品和關鍵功能部件的研發、生産,國産化率超90%。
回報投資者力度加大
隨著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體制機制不斷完善,A股上市公司分紅能力及意願穩步提升,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力度加大。
今年2月1日深交所啟動“品質回報雙提升”以來,截至10月末,有307家公司披露相關行動方案。深市上市公司回報股東意識不斷增強。今年以來,實施或宣告中期現金分紅(含一季報、半年報和三季報)方案的上市公司由去年同期的125家次增長至308家次,金額由292.23億元增長至568.34億元。此外,今年前10個月,共計709家公司開展回購,回購金額超過600億元,公司數量同比增長2倍、金額同比增長1倍。
滬市1100余家公司披露“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方案,上證50、上證180、科創板覆蓋率達八成,整體盈利改善及股價表現情況均優於滬市平均水準。良好業績帶動中期現金分紅再創新高,88家公司推出三季報分紅方案,同比增長近4倍;現金分紅總額超90億元,同比增長80%。
田利輝表示,A股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力度加大,高分紅趨勢延續,體現出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饋和資本市場的吸引力,表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強,有更多資金用於回饋投資者。
此外,上市公司也通過回購增持等方式穩定公司市值,維護投資者利益。隨著回購增持再貸款、互換便利工具等系列新政落地,滬市已有39家次公司披露利用專項貸款進行回購增持,回購增持專項貸款規模近百億元。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13家券商獲證監會關於參與互換便利業務的復函,永安期貨股東財通證券完成首批國債的換入操作,財通證券表示後續將使用互換便利獲得的資金進一步增持股票和股票ETF,發揮金融機構穩市場作用。 (經濟日報記者 彭 江)
(責任編輯: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