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沙河股份2018年業績預增18倍的公告點燃了市場熱情,公司股價一度衝擊漲停板,收盤大漲6.25%。不過,此番業績大增源於1.86億元的拆遷補償款,其代價是放棄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房屋補償權益,被業內人士稱為現代版“買櫝還珠”。捨棄一線城市物業換來的資金,能否如公司所言緩解土地儲備不足的局面,也有待觀察。
1.86億元補償款力挽狂瀾
1月22日晚,沙河股份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盈利1.44億元至1.46億元,比去年同比增加1787.29 %至1813.50%。高業績增幅迅速引起市場關注,1月23日,沙河股份股價大漲,盤中一度衝擊漲停板,最終收盤價為10.03元每股,漲幅為6.25%。
狂歡的盛宴下,卻透露著沙河股份的經營隱憂。數據顯示,2017年,沙河股份全年凈利潤僅有763萬元,前一年基數較低成為2018年業績增幅較大的重要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的業績增幅並非來自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而是受益於一項高達1.8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
2013年,沙河股份持有的一棟菜市場綜合樓物業納入控股股東深業沙河(集團)有限公司的拆遷計劃,雙方協議,拆遷後沙河股份選擇房屋補償,由此擁有新項目深業鶴塘嶺花園的房屋補償權益。但2018年11月份,經雙方協商,沙河股份決定放棄這個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物業,要求將房屋補償改為貨幣補償,最終獲取補償金1.86億元。
對公司的業績而言,這筆補償金可謂力挽狂瀾。獲得補償款後,沙河股份2018年業績完成華麗轉身,預增1787.29 %至1813.50%。而就在幾個月前,公司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為1.86億元,同比減少56.58%,歸母凈利潤僅為226.46萬元,同比減半。
對於主營業務不濟,一位董秘辦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整個房地産行業各方面都在調控,對我們是有影響的。我們的項目主要在長沙和新鄉,(兩地)調控力度比較大。”
土儲不足籌錢購地
事實上,二、三線城市的經營風險一直困擾著沙河股份。沙河股份曾在2018年半年報中坦言,公司在一線城市無土地儲備,旗下的兩個項目公司所在地均屬二、三線城市,項目價值貢獻偏低。公司還表示,未來將積極總結已完工代建項目的開發模式,探索回歸深圳本地開發項目和項目運營。
然而,此番為了補償金放棄位處深圳市南山區的物業,似乎又與初衷背離。對此,公司在公告中作出解釋稱,公司認為深業鶴塘嶺花園項目周邊交通相對閉塞,未臨主幹道,整體商業規模不大,商業的輻射範圍有限,且周邊大型商業綜合體已覆蓋,只能定位為社區商業。同時,沙河股份3017.39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僅佔項目的25.23%,達不到商業價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公司還認為,公司可將獲取的貨幣用於尋求新的土地資源,緩解土地儲備不足的局面,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土地儲備不足,是沙河股份的另一個心病。2018年,沙河股份新增土地儲備僅一處,其全資子公司長沙深業置業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份競得長沙市開福區體育館路的使用權,總計耗資4.49億元。而截至2018年半年報,公司僅余長沙市的一處土地儲備,用地面積共9594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431052平方米。
深圳某私募基金資深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房地産行業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十分明顯,一線城市與部分二線城市由於人口與資本流入而保有活力。公司捨棄地處深圳的物業,甚至可能用這筆資金去長沙、新鄉競購土地,有點像現代版的“買櫝還珠”。
(責任編輯: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