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收購及出售安埔勝利的説明會上, 吉艾科技 控股股東兼實際控制人高懷雪稱,安埔勝利業績陷入低迷,原因在於行業週期及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公司將大力發展石油煉化及AMC業務。
安埔勝利業績未達標
2015年5月,吉艾科技以8億元的價格收購郭仁祥等三人持有的安埔勝利100%股權,評估增值率達到849%。交易對方承諾,安埔勝利2015年-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於9444萬元、1.09億元和1.194億元。
2015年度,安埔勝利業績承諾“踩線”過關。2016年,安埔勝利盈利3211萬元,完成率僅為29.57%。安埔勝利2015年-2016年累計凈利潤僅為承諾凈利潤的63.15%,未達經營目標。
“安埔勝利業績陷入低迷,原因在於行業週期及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上游客戶資本性開支減少,鑽井相關收入大幅減少。”高懷雪稱。
為此,吉艾科技計提商譽減值損失達3.29億元,嚴重拖累了公司業績。2016年,吉艾科技虧損4.39億元。為此,吉艾科技擬將安埔勝利100%股權出售給原股東郭仁祥。其中1.86億元用於填補業績承諾缺口,6.14億元用於購買標的資産,總對價8億元,與此前收購價格一致。
高懷雪表示,安埔勝利在哈薩克的鑽井行業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當初收購是為了與公司的測井主業形成協同效應。由於油價持續低迷,安埔勝利2016年未完成業績承諾,2017年也看不到完成業績承諾的可能。“2017年業績承諾到期後,如果安埔勝利業績沒有反彈,上市公司還要進行商譽減值,可能造成吉艾科技繼續虧損。”高懷雪表示,“將安埔勝利回售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安埔勝利法定代表人郭仁祥表示,2016年油田公司大幅削減了短半徑水準井的投資,對安埔勝利盈利産生致命影響。同時疊加中亞國家貨幣貶值造成的匯兌損失,安埔勝利2017年完成業績承諾的可能性很小。“作為此次業績主要承諾人,同時也是吉艾科技的二股東,綜合考慮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利益,決定回購安埔勝利。短期內對個人資金壓力非常大。”
回應市場質疑
事實上,圍繞吉艾科技兩年內收購又出售安埔勝利一事,以及在此期間大股東的“清倉式”減持,市場質疑聲不斷。
同時,因在業績承諾期內“回售”重組資産,吉艾科技被交易所連續問詢,追問業績承諾提前解除等事項是否合規。
對此,獨立財務顧問代表方榕表示,此次交易作價已考慮了2017年業績補償承諾的影響因素,未對前次業績補償承諾作出變更,符合相關規定。
資料顯示,2014年7月,郭仁祥等將東營齊海51%的股權出售給吉艾科技,作價510萬元。4個月後,吉艾科技又將東營齊海退回給郭仁祥等人,價格為636.65萬元。隨後東營齊海裝入安埔勝利,公司在2015年4月收購了安埔勝利。
對此,高懷雪稱,東營齊海此前為石油貿易公司。吉艾科技2014年收購東營齊海,是為了拓展海外測井市場,但實際推廣測井業務過程中困難很大。後來齊海收購了在哈薩克的3家鑽井公司。
“原來我們花了500多萬元收購東營齊海51%的股權,後來再收購時價款變成8億元,讓大家覺得疑惑。”高懷雪稱,“這其實是因為齊海的資産發生了質的變化。此前只是一家貿易公司,再次收購時,已成為擁有三家鑽井公司、十部鑽機規模的鑽井公司。”
對於公司原大股東黃文幟在去年9月份進行“清倉式”減持行為的質疑,高懷雪表示,原大股東減持是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髮展AMC(資産管理公司)業務。
去年10月,相關政策出臺放開AMC業務。如果要拿牌照,註冊資金須實繳10億元。“上市公司沒有這麼多資金,所以原大股東減持的資金除了交稅,全部無息借款給上市公司發展AMC業務。”高懷雪表示,“如果AMC業務出現風險萬一失敗,大股東將對上市公司豁免,不會讓上市公司承受損失。”
發展AMC業務
在剝離業績不達標資産的同時,吉艾科技調整戰略佈局,將主營業務調整為測井業務、AMC及石油煉化業務。
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姚慶表示,2016年底公司涉足AMC業務以來,積極整合團隊開展業務,目前吉創資管已出資近22億元參與各類債務重整及資産收購項目,收購的不良資産本息約計70億元,業務範圍涉及上海、浙江、江蘇、北京等地區。
吉創資管控股子公司浙江銘聲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已收購的不良資産本息約8000萬元,管理的不良資産約6億元。此外,吉創資管成立了上海子公司,廣東子公司及蘇州子公司,目前正在籌建中。
吉創資管成立後的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不良資産處置收益稅前2850萬元,債務重整服務收入707.55萬元,管理服務收入291.26萬元。
針對AMC業務的風險問題,姚慶表示,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良資産流動性低,二是對不良資産的評估能力,即定價能力。“核心在於流動性管理,能把不良資産的流動性管理好,就具備了從事AMC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毛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