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國鋒
金融政策與扶貧政策協調互動,正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引向深入,在各地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主體作用、完善精準扶貧保障機制的帶動下,金融扶貧創新發展與風險防範統籌進一步有機結合,不斷激發貧困地區的內源性發展新動能。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前往廣東、湖南、甘肅等地調研時發現,各地銀監局及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踐行精準扶貧過程中,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扶持力度,積極做強精準扶貧産品,推動金融扶貧模式創新,同時加強與各類擔保公司、政策性銀行、保險、産業基金等協同合作,構建出多層次的金融扶貧服務體系,有效地重塑了貧困地區的産業發展模式,依託新經濟化解貧困老難題。
加大信貸投放 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當前,各地銀監局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明確中長期金融扶貧工作思路,不斷完善扶貧開發的金融服務功能。
廣東銀監局一方面放寬貧困地區機構準入政策,推進各類金融資源在這些地區均等化配置,另一方面在貧困地區實施更具彈性的監管政策,並在組織架構、信貸政策和績效考核等方面,引導完善扶貧機制。
廣東銀監局副局長任慶華介紹,在廣東省,政策性銀行積極發揮主渠道作用,支援貧困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商業性機構則以市場化運作加大扶貧信貸投入。近年來,轄內銀行業粵東西北地區貸款餘額增速高於珠三角增速。
湖南銀監局則要求轄內各級銀行業金融機構力爭實現貧困地區各項貸款增速高於所在地當年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貧困戶貸款增速高於農戶貸款平均增速,鼓勵支援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力爭2016年發放小額信貸60億元,5年累計達到300億元。
“按照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的不同職能定位,推動建立各有側重、分類支援、相互協作的扶貧開發金融服務機制。”甘肅銀監局副局長柳樓表示,甘肅引導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信貸傾斜政策,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産業發展、農戶自主創業、農村消費升級、移民搬遷安置等領域的信貸支援力度。截至2016年3月末,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貸款餘額4147億元,同比增長29.8%,高於全省貸款平均增速8個百分點,是全省貸款平均增速的1.37倍。
多家機構預計,未來幾年,扶貧工作將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
創新扶貧舉措 塑造內源發展動力
“支援貧困地區發展,不僅要在融資上提供支援,更要從融智上給予幫助。”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客戶五處副處長陳浩表示。在調研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不少省份的多家金融機構均推出了有效的金融扶貧創新舉措。
湖南麻陽農村商業銀行在創新擔保方式方面,推出了“財政專項資金+貧困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該産品為106個貧困村專門訂制,採取“戶貸村借財政統還”的方式,根據各村的産業發展計劃,將轄內106個貧困村未來三年可獲得的到村財政扶貧資金作為擔保和還款來源,以“農戶貸款、集中管理”的形式提前整合募集貧困村三年的扶貧資金,由扶貧辦引導其以村為單位先行發展産業園區建設。
此外,湖南省農村信用社也計劃,下一步將加強規劃引導,持續推進扶貧小額信貸業務,積極推進農村産業融合,有效發揮産業帶頭人作用,並積極推進貧困村金融扶貧服務站建設。
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則創新“大型項目+城鎮化建設”模式,發揮重點項目輻射帶動作用。據介紹,該行將在“十三五”期間向廣東地區提供不低於25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專門用於“三農”業務發展。與此同時,該行依託“E農管家”,讓農民搭上“網際網路+”快車,以電腦、手機、轉賬電話等智慧終端為應用場景,聯接農戶、農家店和縣域商家,構建起集電商、金融、繳費、消費、農産品資訊發佈于一體的“三農”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
蘭州銀行副行長楊陽向記者表示,該行通過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與基層政府共同幫助貧困戶選擇優勢農業項目,並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探索出四種貸款使用模式:自貸自用、貧困戶+能人大戶、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據介紹,在支援現代農業方面,該行打造的“農貸通”産品緊扣區域農業優勢,著力開發甘肅省優勢三農産業,並通過分析産業鏈上各環節的經營、交易、合作和資金流動的關係,構建出多維一體化的三農金融服務機制和風控模型。截至2016年3月末,蘭州銀行涉農貸款餘額達335.22億元,佔全行貸款總額的29.16%。
記者同時了解到,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積極創新“科普+金融”“融資+融智”模式,推動甘肅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目前,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在全省縣及縣以下網點有401個,佔全行網點總數的66.39%。該行副行長周巨龍表示,將進一步加快産品創新步伐,改進和提升服務能力,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建設。
加強風險防控 築實扶貧管理機制
如何完善農村金融擔保機制和加強金融扶貧風險防控,同樣是銀行業機構負責人在金融扶貧過程中十分重視的問題。
“貧困地區缺徵信,也缺乏有效的經濟模式,有了有效的徵信和經濟模式,就可以把金融之水引到貧困地區去。”任慶華認為,政府部門需要為貧困地區提供一些增信的手段,讓信用去真正創造財富。
柳樓表示,從實踐來看,基層金融體系不健全,農村支付結算渠道單一,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滯後,扶貧信貸風險管控難度較大,擔保體系不健全,難以對金融扶貧提供足夠的增信功能。
在實際扶貧過程中,農商行層面面臨的風險防控壓力往往更為突出。麻陽農商行相關人士介紹,隨著金融扶貧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扶貧貸款的總量越來越大,使得農商行的風險防控壓力不斷增大。建議引入保險機制,落實財政對扶貧産業和小額農貸的政策性保險制度,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扶貧,創新扶貧産業保險産品,增強扶貧産業的抗風險能力,從而減輕農商行的風險防控壓力。
對於擔保方式的創新,部分省份的銀監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作出了進一步的探索。農業銀行清遠分行試點推出了“農地流轉貸”,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農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向農業銀行申請貸款,把土地資源變成貸款資金,有效解決了農戶“抵押難、擔保難”的問題。
廣東省聯社則對部分信用記錄良好、生産項目有前景的困難群眾發放免抵押貸款,破解困難群眾缺少擔保資源的難題。目前,全省農合機構正加快推進農民住房財産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等農村産權抵押擔保貸款的試點創新,累計發放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3億元、1718筆;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43億元,17304筆;林權抵押貸款75億元,3806筆。
甘肅省同樣圍繞授信服務進行多樣化創新,以進一步提高信貸的可獲得性。柳樓指出,將靈活運用特許經營項目收益權、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産收益權等為擔保設計信貸新産品。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與甘肅省財政、扶貧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充分掌握貧困戶和扶貧攻堅項目資訊,強化項目全週期風險管理,穩妥有效地防範化解各類金融風險。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