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公司治理形同虛設收購標的業績糟糕 ST華澤17位高管被查

  • 發佈時間:2016-05-16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位高管同時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情況在A股並不多見,但ST華澤(000693)在一天內卻有15位董監高及2位已經離職的前高管被證監會進行立案調查。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公司可能面臨著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除此之外,ST華澤還深陷關聯方違規佔用資金以及收購標的資産業績不達標的泥潭而無法自拔。

  17位董監高遭調查

  ST華澤上週五晚間公佈的一則公告讓投資者大吃一驚,公司15位董監高以及2位離職高管同時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也是近年來極為罕見的案例。

  公告顯示,5月12日,ST華澤董事會成員王應虎、王輝、陳健、趙守國、雷華鋒、寧連珠;監事會成員朱小衛、閻建明、蘆麗娜;高級管理人員趙強、金濤;離任高級管理人員陳勝利、朱若甫、程永康、吳鋒,共計15人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近半年來ST華澤似乎成了證監會的重點“關注”對象。在去年11月23日,因涉嫌資訊披露不實等證券違法違規,ST華澤率先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立案調查通知書。隨後在今年的3月14日和3月16日,公司董事長王濤和財務總監郭立紅又紛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遭證監會立案調查。若以此計算,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ST華澤共有17位董監高(包括部分離職高管)先後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

  “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説明公司可能面臨比較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認為,若證監會最終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罰,根據證券法的規定,投資者可以根據證監會做出的處罰認定,向 上市公司以及負責任的高管提起民事索賠訴訟。

  年報“非標”被ST

  實際上,ST華澤被“ST”也大大出乎投資者的意料。因為公司雖然2015年業績虧損1.55億元,但2014年凈利潤為正,尚未觸發被披星戴帽的標準,但是公司卻因年報被“非標”而慘被ST.

  據了解,ST華澤2015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於今年4月28日被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了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且該保留意見所涉及事項屬於明顯違反會計準則及相關資訊披露規範性規定。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之所以給出非標意見,主要是因為ST華澤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公司陜西星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佔用華澤鈷鎳子公司陜西華澤鎳鈷金屬有限公司資金,其中,2013年餘額約為10.81億元,2014年餘額約為14.15億元,2015年餘額約為14.97億元,而且該佔用既未履行內部審批程式,也未按規定披露。隨後,ST華澤因此進行停牌整改。

  另外,ST華澤從今年3月1日起因籌劃重大資産重組而停牌。據此前公佈的公告,其重組的初步意向為公司擬以現金購買或以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資産置換陜西星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旗下企業)持有的廣西華匯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權、實際控制人正在進行的地産項目收益權或股權。然而,在立案調查以及關聯方違規佔用資金的陰影下,其重組能否成行仍不好説。

  收購標的業績不達標

  值得注意的是,ST華澤曾在重組過程中分別與所購買的標的資産陜西華澤和陜西華澤全資子公司平安鑫海簽訂過 盈利預測承諾,但標的資産最終的業績完成情況卻十分糟糕。

  具體來看,陜西華澤曾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22億元,但最終陜西華澤去年卻虧損約1.2億元,與曾預測的盈利數相差高達3.42億元,完成率為-54.23%。而平安鑫海曾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75億元,但其最終僅實現凈利潤1572.73萬元,差額金額約為1.59億元,完成率不足9%。對於業績盈利預測未能實現的原因,公司在公告中曾表示是因“受鎳産品售價下跌、成本費用上升等因素影響”。

  “業績巨虧加之公司及部分董監高被立案調查,擔心公司今後的業績仍會受到影響。”北京一位投資者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ST華澤(000693)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