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國內大宗商品冷對原油下跌

  • 發佈時間:2016-04-19 02:09: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利靜

  隨著國際油價反彈到一定階段,原油對其他大宗商品走勢的影響正在趨弱。因多哈凍産“夭折”,週一美油布油開盤重挫,但國內大宗商品走出一波獨立行情。

  國內商品漲勢未止

  又一個原油大跌之夜,但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開盤並沒有像往常那樣驚慌跟跌,反而延續近期漲勢:棉花、早稻期貨主力漲停,農産品及黑色板塊表現強勢;有色板塊分化;化工板塊先抑後揚,尾盤小幅收跌。

  就連與原油相關性較大的瀝青期貨,主力合約收盤跌幅也僅有1.12%,且日內大部分時間有抬升之勢。

  同時,航運市場捷報頻傳。截至4月15日,BDI(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收報635點,已連漲16個交易日,一個月之間上漲60%,相比2月10日的谷底290點已經翻番。

  今年以來,以黑色系為例,鐵礦石、螺紋鋼、焦煤焦炭輪番上漲,紛紛在3月底、4月初攀升到階段性高峰。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當周,大宗58價格漲跌榜中62.07%的商品上漲,29.31%的商品下跌,8.62%的商品持平。環比來看,上漲商品比例增加兩成,漲幅也由0.23%擴大至1.41%。

  分析人士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推動BDI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3月以來,BDI上漲91.3%、BCI(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上漲445.4%。

  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連連反彈的同時,國內菜價、肉價也展開一波反彈。壽光農産品物流園有限公司價格指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壽光農産品價格指數對外公佈5年以來,今年第一季度達到最高點,3月16日達245.23點。肉價方面,新發地數據顯示,2016年3月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的加權平均價是11.71元/斤,比2015年同期的7.29元/斤上漲60.63%。

  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認為,近期大宗商品仍然屬於多頭市場。導致黑色系等品種出現中級反彈行情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全球經濟復蘇跡象凸顯,而貨幣政策相對寬鬆,市場風險投資情緒升溫;第二,國內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部分産業出現供需偏緊局面,現貨庫存較低,需求開始發力,現貨期貨輪番上漲,導致價格大幅抬升;第三,去年股市下跌以來,對滯漲擔憂增加,導致大宗商品成為投機資金炒作和避險的較好標的。年初以來,期貨市場持倉保證金大幅增加近400億元,大宗商品已成資産配置重要場所。

  對利多更為敏感

  在近期向好的經濟數據及現貨行業漲價聲中,原油顯然已經不再是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主導因素。

  分析人士認為,短期BDI漲幅較大的原因是鋼價上漲推動鋼廠高爐開工率和産能利用率提升,鋼廠補庫存活躍,鐵礦石進口增加。

  昨日,國內焦煤、焦炭期貨聯袂上漲,主力合約分別收出1.98%、4.21%的漲幅。業內人士介紹,焦煤、焦炭價格起舞更多來自國內供需因素。山西一位煤炭企業人士表示,山西地區煤炭去産能效果明顯,部分焦化廠甚至有被迫限産現象。

  國內焦煤、焦炭現貨價格出現積極試探性上漲。有機構將之確認為階段性反轉,並認為後期仍有上漲空間。

  經濟企穩的預期在數據方面得到印證。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固定資産投資升溫、全社會用電量和成品油消費量小幅增加、企業利潤時隔半年首次月度正增長、製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以上。

  雖然“經濟見底企穩”預期仍未得到有效驗證,但在宏觀經濟趨勢出現改變苗頭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市場似乎對多頭消息更為敏感。“預計未來1至2個月,大宗商品整體強勢難改。當然由於累計漲幅偏大,加上股市轉暖回升,不排除部分資金落袋為安。隨著投機資金逐步離場,市場震蕩會加劇,建議投資者多單注意止盈。”姜興春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