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搭橋銀行與借款人解密手機端“隨借隨還”

  • 發佈時間:2016-02-27 00:26: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殷鵬

  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消費觀念的改變和消費習慣的升級,信貸消費理念逐漸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相關貸款業務迅速成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關注的藍海。如今打開手機APP,分分鐘就能輕鬆借到一筆錢,這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近日,手機貸款app飛貸金融2.0版本上線,主打“隨時隨地”、“隨借隨還”與“一次授信,終身使用”三大特性。客戶可以快速借款、還款,如同在手機裏安裝了一個銀行櫃檯。手機下載相關APP後,五分鐘,四個步驟,就可以完成貸款申請、審批。客戶可以任意選擇提款金額、任意選擇還款期限、部分或者全部提前還款、任意延長或者縮短還款期限、任意選擇和調整還款日等功能。通過定期更新信用數據,動態調整用戶的信用額度和費率。這款APP將38個城市開放功能,凡是利用徵信數據可以識別和計量信用風險的人都有機會獲得貸款。

  飛貸金融總裁曾旭暉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希望打造一個開放平臺,一邊是大量有金融消費需求的老百姓,另一邊則是銀行。“在個人‘隨借隨還’貸款方面,其實銀行力量不足。憑藉技術優勢,我們把整個借款生態鏈補齊,使得金融資源平順地從金融機構流向金融消費者。資金都來自銀行,這類資金價格便宜、量大且穩定。因為利用了網際網路C2B渠道,我們的運營成本可以壓到很低。這種輕運營的方式能夠降低客戶最終承擔的貸款成本。”曾旭暉説。

  經濟學家樊綱表示,融資難、融資貴是産能過剩後的産物,但也有體制、機制的原因。過去,金融機制阻礙太多,激勵不足。“銀行信貸審批來審批去,一個村裏的小貸款,可能要由總部審批,再加上資訊成本,最終成本就高的不得了。依託網際網路技術,現在出現一些新的借款形式,他們不僅在技術上打破了原來的障礙,從銀行到消費者、使用貸款的人,貸款成本可以大幅降低。銀行最難做的事就是防範風險,新模式給予銀行一種快捷的途徑防範風險,讓貸款審批週期變得更短。”樊綱説。

  貸款成本的計量,要根據客戶的違約概率來確定。對於潛在不良客戶的防範,是這類“隨借隨還”平臺必須面對的難題。“得有一整套風控核心決策系統,這套系統就像一個‘超級電腦’,對借款人進行分析、運算和判斷。此外,‘智慧化反欺詐系統’借助‘人臉識別’、‘設備指紋’、‘行為特徵分析’等一系列技術,自動識別欺詐行為,加以攔截。當前實體經濟狀態不太好,大家都有共識。銀行已經連續16個季度出現不良貸款率上升,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目前消費貸款的不良率肯定比之前若干年大大提高。但在金融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在經濟增速下行期,實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個人消費貸款是資産組合中最優的一塊。應當説它是最抗風險的資産類型。”曾旭暉表示,“飛貸1.0版本在深圳試運作了幾個月,樣本量不夠,還無法公佈最終的壞賬水準。但就個人感受來講,還是有點喜出望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