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發達市場或更多受益第四次工業革命

  • 發佈時間:2016-01-25 01:56: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瑞銀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 Lutfey

  Siddiqi瑞銀財富管理超高凈值客戶首席

  投資總監 Simon Smiles

  近期在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討論所圍繞的觀點是世界在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後(機械生産與蒸汽動力、大規模生産與電力、電子與資訊技術),將迎來又一次的工業革命,而在其中人工智慧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些潛在後果在會上被廣泛地討論。隨著低技能崗位自動化水準的提高,不平等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存在。不斷加速的數字化進程可能會提升網路風險。包括大數據和比特幣在內的顛覆性技術可能會給金融服務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然而,人們並沒有太注意到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會加劇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之間在財富方面的現有差距。

  在這方面,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我們所説的“美元困境”。美國具有獲得第四次工業革命勝利的許多必要關鍵特徵。它是技術創新的中心,並且仍然是進行投資、成立公司和建設總部的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這給美元保持其結構性優勢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美元的進一步走強將為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更多的困難,雖然它們與強勢美元鬥爭的故事已頻頻登上頭條新聞。那些維持緊盯美元政策的國家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壓力。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後,一些新興市場的國家與企業紛紛利用美國較低的利率和美元的廣泛疲弱,顯著地提高了它們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而對它們來説,償還這些債務的成本將上升。

  另一方面,機器人3D列印技術同樣將給新興市場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對那些即將要加入全球製造與貿易體系的經濟體而言(例如南亞、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區),美國的極度自動化會在短時期內給人口結構與就業情況帶來負面的影響。那些尚未從低收入過渡至中等收入地位的新興市場國家將面臨人口紅利消退的風險。

  此外,就業機會有可能會從此前擁有勞動力優勢的地區流回到美國,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説是一大風險。極度連通性可能會縮短全球供應鏈,其中一個顯著的影響就是創意與智慧財産權的虛擬交易將挑戰傳統的實物商品交易。發達市場在對無形創意的法律保護上擁有相對優勢,這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可能會使得這些創意從新興市場流向發達世界。然而,隨著新興市場國家不斷地發展,並且進一步開發相應的基礎設施來迎接極度自動化和連通性,長期來看這種趨勢有可能出現逆轉。

  雖然各國面臨網路安全威脅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許多新興市場處於更大的風險之中。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網路風險指數從1至100分對企業的相應風險進行評分。結果顯示,中國企業的相對風險較高,分值為88分,而瑞士企業則較為安全,分值僅為14分。

  但總體而言,第四次工業革命給發達市場帶來的阻力有可能會小于給新興市場帶來的阻力。

  相比發達市場,新興市場擁有更多低技能崗位的工人,提升技能的靈活性也更小。我們還注意到,由於美國目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擁有的技術優勢,美元走強將在更短期內帶來風險。此外,從實體貿易到“虛擬”貿易的轉變可能會給新興市場的增長引擎與勞動力帶來影響,這種影響將至少會持續到針對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項目開花結果。

  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全球貿易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敏感度似乎已經有所下降。這是新興市場近期增長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發達經濟體對進口的依賴程度進一步下降,以及美元結構性強勢所帶來的風險,這可能會同時給新興市場的盈利情況與股權成本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們希望,這種不利因素會成為新興市場的催化劑,促使它們逐步通過投資來消除相應的影響。然而,在此之前,發達市場資産相比新興市場,更可能受益於第四次工業革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