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2015年十大海外財經新聞

  • 發佈時間:2015-12-31 02:09: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

  日本央行推行寬鬆政策 日元創十二年新低

  今年6月5日,日元兌美元匯率跌破125:1,創下近十二年以來的低位。日央行持續維持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是日元匯率走弱的主因。時至年底,日元兌美元匯率仍維持在120:1的低位。由於經濟前景不明朗,日本央行不排除進一步放水的可能。

  日本央行目前的量化寬鬆規模為市場貨幣流通量每年增加約80萬億日元,今年一直維持該規模。但日本央行在12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追加了“補充的貨幣寬鬆措施”。

  其中,該行將把購入國債的到期時間最長延至12年,同時新設每年3000億日元框架,用於購買以積極致力於設備投資和人才投資的企業為對象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日本央行希望以此促進企業設備投資和漲薪動向,切實實現物價上漲。具體而言,ETF擴容將於2016年4月起實施,國債購買期限從目前的7至10年延長為7至12年。

  6

  告別寬鬆政策 美聯儲十年來首次加息

  美聯儲12月16日宣佈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調25基點至0.25%-0.5%的水準,終結了長達84個月的零利率時期。這是近十年來美聯儲首次開啟貨幣緊縮週期,美國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結束以來首個退出寬鬆政策的主要經濟體。

  預測數據顯示,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對2016年底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預期中位數為1.375%,對2017年底利率水準預期中位數為2.4%,對長期利率水準預期維持在3.5%。

  美聯儲率先結束寬鬆政策折射出美國經濟良好的復蘇態勢。目前美國失業率已下降至5%的七年低位,CPI同比漲幅從年初的-0.1%穩步提升至0.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下調多數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增速預期,但將今年美國的經濟增速預期從2.1%上調到2.6%。

  2

  7

  美股再創新高 科技巨頭市值暴增

  受益於經濟穩健復蘇和低息環境持續,美國股市今年上半年再創新高。標普500指數5月20日創下2134.72點的歷史新紀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年中創下5231.94點的歷史新高。但綜合全年表現來看,美股在創新高後失去上漲動力,8月中旬出現顯著回調,標普500指數累計回調幅度一度超過10%。10月以來,美股逐步收復失地,年內基本維持平盤狀態。

  今年美股科技板塊繼續保持升勢,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科技股漲勢強勁。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臉譜等IT巨頭股價表現搶眼,市值增長顯著。今年以來Alphabet股價上漲43%,亞馬遜上漲113%,臉譜上漲35%,微軟上漲20%,奈飛股價上漲140%。

  尾氣排放造假 大眾汽車醜聞纏身

  美國環保署9月21日表示,德國大眾汽車旗下不同型號的大約48.2萬輛柴油車涉嫌違規排放。根據美國《清潔空氣法》,每輛違規排放汽車面臨最多3.75萬美元罰款。這意味著,大眾汽車可能面臨最高180億美元的罰款。

  此後幾日大眾股價連續遭到重挫,大眾發表聲明説,該公司涉嫌違規排放事件所涉及的柴油汽車數量可能達到1100萬輛,公司絕不容忍違法行為,將向公眾通報調查進展。聲明表示,公司已撥款65億歐元應對此次違規排放事件。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科恩因此宣佈辭職。

  10月份,大眾汽車表示,將主動擴大內部調查,試圖發現是否有其他安裝作弊軟體的發動機型號。

  8

  大型交易頻現 全球並購交易額創新高

  據彭博統計,2015年全球已宣佈的並購交易總額達到5.1萬億美元,超過2007年的4.6萬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並購活動最為活躍的一年。並購熱潮主要受到融資成本低廉,以及企業在低迷的經濟增長環境中尋求提高效率和競爭力的需求推動。

  分地區來看,今年北美地區並購交易總額達到2.7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37.4%,創歷史新高。亞太市場並購交易規模達到1.0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1%,也是歷史上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分行業來看,非必需消費品行業並購交易額達到1.4萬億美元,位居第一;其次是金融行業,交易規模9660億美元,同比增長46.5%。

  今年大規模並購交易頻現,成為推動整體並購交易額大幅增長的主要動力。據彭博數據,今年全球交易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並購交易達到80宗,總額2.2萬億美元,佔整體並購交易總額的43%,創歷史最高水準。

  3

  美歐貨幣政策分化 美元創十二年新高

  歐洲央行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在美歐貨幣政策分化的刺激下,美元指數在11月30日創下100.55的近12年新高。

  自2014年中以來,美元指數一路走強,今年3月突破100關口,創12年高位。隨後由於市場對美聯儲何時加息感到迷茫,美元指數漲勢暫歇,持續區間震蕩。10月中旬以來,隨著加息預期再度升溫,美元指數重拾升勢。自去年5月初以來,美元指數累計漲幅達到24%。

  在12月的貨幣政策例會上,歐洲央行宣佈下調隔夜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0.3%,延長當前的資産購買計劃至2017年3月甚至更晚時間,並擴大資産購買範圍。今年以來,歐元兌美元累計下跌近13%。

  4

  9

  原油領跌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弱

  今年國際油價延續去年6月以來的跌勢,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和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全年分別累計下跌30%和35%至每桶36美元附近。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12月的部長級會議上,未宣佈調整産量限額,使得油價下滑速度加快。機構指出,歐佩克不僅未選擇減産,實際産量還在穩步增加,未來全球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形勢或加劇。

  除原油外,在美元匯率持續走強影響下,部分金屬價格大幅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白銀期貨價格今年以來累計下跌9.2%和8.3%,LME三個月銅期貨價格今年以來累計下跌25.5%,衡量航運景氣度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今年以來累計下跌38%。此前和美元直接關聯並不大的部分農産品價格競相走軟。隨著美聯儲在12月如期加息,大宗商品在年末的跌勢更加明顯。

  人民幣“入籃” 中國在IMF份額有望提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月30日宣佈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英鎊、歐元、日元和美元後第五個“入籃”的貨幣。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超出日元和英鎊。新貨幣籃子將於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

  人民幣“入籃”標誌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另外,美國國會在12月18日通過了IMF“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根據該方案,中國在IMF的份額佔比將從目前的3.994%大幅上升至6.394%,排名從並列第六躍居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在IMF中,發達國家將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整體轉移6個百分點的份額,發展中國家整體份額升至42.3%。這意味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話語權提升。

  10

  資金加快流出 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走軟

  今年以來,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匯率出現大幅下跌,例如巴西雷亞爾、俄羅斯盧布、南非蘭特等。這迫使上述國家央行干預匯市以抑制波動。

  以俄羅斯盧布為例,盧布兌美元匯率從今年初的60比1跌至年底的72比1,累計跌幅超過20%。今年2月到5月中旬,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出現回升,隨後由於美元升值預期等多項原因,盧布兌美元匯率再度走入貶值通道,其後七個多月的累計跌幅高達48%。如果從2014年初統計,盧布兌美元匯率已累計下跌124%。

  國際金融協會(IIF)預計,新興市場有可能自1988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資本凈流出,2015年凈流出規模將達5400億美元。

  5

  巴黎氣候大會達成協定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月12日晚通過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協定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當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協定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

  《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