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聯儲加息對拉美經濟影響幾何

  • 發佈時間:2015-12-28 13:16: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葉書宏 趙燕燕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27日電(記者葉書宏 趙燕燕)近來,針對美聯儲加息衝擊,拉美一些國家著手應對,市場擔憂情緒加劇。譬如,阿根廷新政府實行匯率並軌引起比索貶值,甚至被解讀為“美聯儲加息引起的貨幣崩潰”。

  對此,一些拉美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此次加息在預料之中且幅度不大。鋻於拉美經濟已擺脫上世紀80年代的“脆弱體質”,多數國家有能力消化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

  過去一週多,拉美國家匯市相對穩定,股市小幅上漲,地區各國央行對美聯儲加息反應平靜,除墨西哥隨之加息外,其他多采取觀望態度。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簡稱拉加經委會)發佈報告説,因貨幣當局和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有所預期並採取了提前加息等措施消化風險,短期內不會造成大的金融動蕩。

  金融風險可控

  本次美聯儲加息引發對拉美經濟的擔憂並非沒有依據。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融全球化加速推進,國際資本市場充斥“石油美元”,拉美國家外債規模不斷膨脹,美國為抵禦通脹進入加息通道,利率攀升導致拉美國家難以承受進而陷入債務危機,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因此被稱作拉美“失去的十年”。

  如今,多數拉美國家外債佔總債務比例較30多年前已大幅下降,美聯儲加息造成債務失控的風險顯著降低。穆迪評級公司近期發佈分析報告指出,過去10年,拉美國家主權債務中本幣債務平均比例從35%上升至70%。外債佔比顯著收縮,極大降低了國民經濟對外部金融風險的脆弱性。

  其次,儘管拉美經濟增長乏力,但多數國家經濟基本面卻沒有顯著惡化,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較過去有明顯提升。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近期發佈報告説:“過去十幾年累積的外匯儲備、更加嚴格的通脹目標管理、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和更加謹慎的財政政策,使多數拉美國家有能力消化本次美聯儲加息帶來的衝擊。”

  第三,從2013年美聯儲宣佈結束量化寬鬆到今年年末宣佈加息,時間跨度較長,拉美主要經濟體已提前調整貨幣政策消化可能的風險。年初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巴西央行累計加息250個基點,哥倫比亞央行累計加息75個基點,秘魯和智利相繼加息25個基點。專家認為,這些政策鋪墊有助於緩解加息對本幣的貶值壓力。

  哥倫比亞央行行長何塞·達裏奧·烏裏韋認為,不應誇大美聯儲加息對拉美經濟的衝擊。他説:“此次加息在預料之中,風險中很大一部分已經被市場消化吸收,因此不會造成大規模市場波動,並且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美聯儲可能以漸進的方式加息,這種可預期性有助於減小市場風險。”

  在烏拉圭經濟學家艾內斯托·塔爾維看來,美聯儲結束“零利率”時代,是對美國經濟穩定復蘇的確認信號,這對拉美、特別是與美國經濟關聯度較高的墨西哥等中美洲國家而言不是壞事。

  經濟壓力增加

  儘管如此,美聯儲加息對拉美經濟的中長期影響依然不容小覷,特別是當前大宗商品持續熊市,多數拉美國家貿易收支惡化,經濟增長乏力且面臨較大貨幣貶值和通脹壓力,美聯儲加息將通過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國際資本流向及拉美國家貨幣幣值,直接影響拉美經濟的復蘇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拉美地區經濟將下降0.3%。

  美聯儲加息首先將導致美元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面臨下跌壓力。拉美國家經濟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近年來拉美經濟動力不足,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量價齊跌有直接關係。拉加經委會報告指出,今年以來石油、銅、鐵等大宗商品平均價格累計下跌了近30%,美聯儲加息可能對大宗商品價格構成持續壓力。

  美聯儲加息也可能改變國際投資流向,導致拉美地區資本外流。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研究報告指出:“美聯儲加息將對拉美地區資本流動産生負面影響,預計2015年至2017年從拉美地區流出的外資總量將佔到該地區國內生産總值的3%左右。”報告認為,隨著外資流出,拉美國家貨幣貶值和通脹壓力將隨之加大。

  此外,美聯儲加息將使多數拉美國家貨幣政策面臨兩難處境。當前,多數拉美國家經濟增速下滑且面臨通脹壓力,美聯儲加息會導致本幣相對美元貶值,這雖然有利出口,同時也會推升通脹。拉美各國政府若想維持幣值基本穩定,勢必要跟隨美聯儲加息,這將提升國內融資成本,造成信貸萎縮,進而影響經濟增長。目前巴西和阿根廷的利率水準相對較高,利率調整空間有限,本幣可能面臨較大貶值壓力。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與美聯儲加息産生的金融風險相比,當前拉美經濟風險主要還是來自於內部,除了經濟增速、貿易收支、財政赤字和通脹問題外,南美前兩大經濟體巴西和阿根廷還面臨政治風險,前者的總統彈劾案導致政局不穩,而後者的政府啟動經濟“休克式調整”還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