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信邦制藥定增獲無條件通過 囊獲中肽生化彰顯平臺氣質

  • 發佈時間:2015-12-08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成功轉型業績大增

  若是在2014年以前,資本市場對信邦制藥的印象,會停留在專注于優質中藥的成長性藥企。然而,短短兩年時間,信邦制藥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以完全嶄新的集醫藥工業、醫療服務、醫藥流通為一體的醫藥醫療大健康産業集團的姿態,呈現在投資者的眼前。

  2014年3月,信邦制藥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了科開醫藥98.25%股權,科開醫藥成為了信邦制藥重要的控股子公司,信邦制藥也由制藥企業拓展至醫療服務領域以及醫療流通領域。而科開醫藥資産優良,旗下醫療服務資産包括四家醫院,其中包括貴州省內三甲腫瘤專科醫院貴州腫瘤醫院,盈利能力突出,同時,科開醫藥的藥品流通業務在貴州省內優勢也非常顯著。

  因此,在收購完成科開醫藥後,2014年,信邦制藥實現了24.8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260%。其中,科開醫藥(合併)4月~12月並表後實現了17.7億元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億元,並表為公司業績帶來了飛速增長。

  而在完成了科開醫藥的並購後,信邦制藥並沒有停下腳步,今年還涉足探索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建設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同時,信邦制藥還通過收購和新建醫院在醫療板塊不斷深化佈局,目前已擁有8家優質醫療機構,可見力度之大。

  在完成與科開醫藥的並購整合後,今年信邦制藥又有一個重大舉措,以收購中肽生化進軍生物醫藥和體外診斷領域。

  重組審核獲無條件通過

  11月25日,公司公告此次重組已經獲得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員會審核通過。而今日,公司也再度公告,于12月7日收到證監會《關於核準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向UCPHARM COMPANY LIMITED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證監許可【2015】2814號)。

  根據最新公告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改稿)顯示,公司擬向Ucpharm(香港)、琪康國際、杭州海東清、金域投資、HealthyAngel、超鴻企業、英特泰克合計7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中肽生化89.9786%股份;同時,信邦制藥以自有資金20042.8萬元收購森海醫藥、嘉興康得持有的中肽生化10.0214%股權。

  與此同時,向金域投資、新暉投資、嘉興海東清、豐信投資等機構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9.2億元,用於多肽産能擴建、診斷試劑及多肽製劑産業基地技術改造、仁懷新朝陽醫院建設、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建設等。

  中肽生化股東承諾2015年、2016年、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三年累計不低於32649.27萬元。

  值得提出的是,此次配套資金認購方中金域投資為信邦制藥股東,此次交易前,持有公司9474.33萬股股份,而金域投資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安懷略持有信邦制藥5055.04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04%,為信邦制藥董事、總經理。此次由總經理安懷略帶頭認購配套資金,體現出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與此同時,此次配套資金認購方其一的豐信投資,則是由信邦制藥中、高層管理人員共38人設立的合夥企業,包括常務副總經理孔令忠、副總經理張潔卿等高管均參與了認購。

  多肽藥物市場增長大、成長快

  而此次重組中最核心的便是並購中肽生化這一生物制藥企業,中肽生化的兩大板塊多肽藥物生産和體外診斷試劑領域的後續成長性都非常良好,且是未來醫療領域的重點關注板塊,由此填補了信邦制藥在生物醫藥和診斷領域的空白,對信邦制藥的發展意義重大。

  資料顯示,中肽生化成立於2001年8月,是全球知名的擁有多肽藥物設計能力的多肽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其多肽業務客戶主要為北美、歐洲的大型醫藥企業以及國內多肽藥物生産商。作為連續三次零缺陷通過美國FDA現場檢查的多肽CMO(合同加工外包),中肽幫助幾十家生物醫藥公司的多肽藥物進入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部分已經完成Ⅲ期臨床試驗並進入銷售市場。

  而多肽藥物市場是個增長快、成長空間大的市場。東吳證券出具研報顯示,從2000年開始,每年進入臨床試驗和獲批上市的多肽藥物數量大幅增加,平均每年有兩個新多肽藥物上市,同時平均每年有20個多肽藥物進入臨床試驗。不同多肽藥物的大量上市促進了全球多肽藥物市場的迅速擴容。預計至2018年,全球多肽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254億美元。

  多肽藥物普遍價格較昂貴,因此主要市場在北美和歐洲等發達國家,佔全球市場的60%以上。在我國,國外品牌佔據多肽藥物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國産多肽藥物則以仿製國外已過專利保護期或未在我國申請專利的多肽藥物為主。

  從全球來看,2000年以後,多肽新藥研發和專利申報數量到達高峰,多肽類藥物多個重磅級産品預計將於2014年~2021年專利到期,催生出龐大的非專利藥市場。

  中肽生化多肽藥物研發平臺主要為國內外知名制藥企業及研發機構提供多肽産品定制服務,和客戶共同研發、共同成長,同時中肽生化還鼎力搶佔首倣藥、仿製藥市場份額,為獲取高額的市場回報提供技術保障。

  2014年,中肽生化多肽業務中,客戶定制多肽的銷售收入為4087.35萬元,佔到主營業務收入的25%;藥物多肽收入1742.75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為11%。

  體外診斷市場巨大

  另一方面,中肽生化還有一塊重要的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

  2005 年,中肽生化開始進入體外診斷試劑領域,開發出多款通過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的毒品和早孕檢測試劑,並以設立在美國境內本土化運營的UCP公司為支點,迅速打開了美國市場。

  中肽生化體外診斷試劑主要用於毒品(藥物濫用)檢測,檢測方式以尿液檢測為主,是全球擁有毒品檢測種類齊全的廠商之一,近年來銷售額快速增長。此外,中肽生化還取得了妊娠、心肌、腫瘤、傳染病檢測等非毒品類檢測産品的歐盟CE 認證,為下一步産品線的豐富與完善做好了充分地準備。

  中肽生化分子診斷試劑産品開發平臺將重點開發用於篩選靶向藥物治療方案的伴隨診斷試劑及提供相應的診斷服務,從而使公司進軍高端體外診斷試劑市場,提高公司産品的附加值。

  2014年,中肽生化體外診斷試劑的收入為1.07億元,佔到公司主營的65%。

  根據美國Allied Market Research機構發佈的報告,2013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為533億美元。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報告,2013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已經接近200億元。國金證券此前發佈報告指出,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經歷了伴隨醫藥行業的高增長後進入穩定增長期,預計未來幾年年增速將保持15%左右。

  總體而言,東吳證券指出,由於多肽藥物的研發技術難度高,作為與其配套的多肽定制研發生産行業的進入門檻很高,因此,競爭對手相對較少,定制研發生産企業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另外,中肽生化體外診斷試劑業務基於前沿技術水準和穩定産品品質,近年來銷售額快速增長。我們認為,通過收購中肽生化,提升估值,豐富産品線,未來業績有望快速穩健提升。

  據悉,近年來貴州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發展規劃,全方位支援當地大健康醫藥産業發展。這對信邦制藥來説,無疑是大好發展的又一契機。業內認為信邦制藥將在大健康醫藥産業的發展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文/張琳)

信邦制藥(00239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