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以精準扶貧貸款實現支農助農

  • 發佈時間:2015-12-02 01:09: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 高偉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亟待補齊,以便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補齊短板是系統工程,需多措並舉,筆者認為關鍵是建立長效機制,提高農民通過勞動脫貧致富的能力,而精準扶貧貸款就是一個好辦法。精準扶貧貸款在全國各地實踐較多,儘管模式不盡相同,比如推動主體、貼息力度和覆蓋面等有差異,但機理相似,其核心是通過貼息,引導資金流向農村,流向勞動的貧困農民,服務農業生産。

  從精準扶貧貸款的優點看,首先是激勵和獎勵農民勞動。精準扶貧貸款給貧困農民提供生産的本錢,購買各種生産資料,改善了貧困農戶的生産條件,增強農民的參與度。農民使用幾年後還完貸款,獲得了剩餘價值,是農民勞動的成果,是對農民勞動的獎勵。

  其次,政府主導是保障。推行精準扶貧貸款模式肯定會有風險,難點是如何防控道德風險,尤其是惡意違約風險。如果沒有政府建立的風險防護網,沒有風險補償基金,銀行將很難有所作為,精準扶貧貸款也將難以持續。

  第三,撬動銀行資金流向農村,擴大內需。精準扶貧貸款以貼息作為支點和切入點,發揮乘數效應,把數倍資金引向農村,是用很“便宜”的資金服務農業生産建設,降低農業生産成本,帶動消費和投資,擴大了整個農村地區的有效需求。

  第四,降低金融體系風險。從微觀個體看,精準扶貧貸款的貼息降低了農業生産的資金成本,降低了銀行貸款的市場風險。而從宏觀全局看,精準扶貧貸款更是將資金引向生産領域,不僅改善了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還避免了過多資金在金融體系裏“打轉轉”,降低了整體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第五,分類扶持扶真貧。精準扶貧貸款是為貧困人口量身定做專屬金融産品,是“窮人貸款”,是“扶真貧,真扶貧,幹實事”。

  精準扶貧貸款設計精巧,操作簡便,修正完善後可在全國複製推廣。從全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看,為引導更多資金流向貧困地區,推動農村扶貧,還需重視以下工作:

  一是改善資金流向。要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開闢新的扶貧資金渠道,特別是要重視基礎貨幣向貧困農村的投放。目前,我國外匯佔款下降,央行貨幣政策主動性增強,建議利用這一大好時機。央行在基礎貨幣投放的再貸款渠道,比如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抵押補充貸款(PSL)、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加強服務貧困農戶,尤其是中西部地區。

  二是爭取稅收優惠,減輕發放精準扶貧貸款銀行的稅負。目前金融業正進行營改增試點,由於銀行業進項稅額抵扣比一般行業要少,所以營改增後的初期,銀行實際承擔稅負可能會上升。如果對從事精準扶貧貸款的銀行實行稅收優惠,將大大調動銀行發放精準扶貧貸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在農村貧困地區推廣PPP模式。財政可通過推廣PPP模式,調動各種社會資本參與扶貧,解決農村中長期投資問題,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擴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覆蓋面,因地制宜解決通路、通水、通電、通網路等問題。

  四是創新扶貧方式,探索“網際網路+扶貧”。要主動迎接“網際網路+”的挑戰,再造貧困農村扶貧流程,縮短扶貧鏈條,提高扶貧透明度和資金使用效率。在“網際網路+扶貧”方面,政府可多做資金扶持和引導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