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發佈時間:2015-10-17 01:30: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斌

  我不炒股,但最近總是能及時得知股票市場動向,隨手一刷朋友圈微信群,就有各種“股評專家”大談市場形勢。有那麼一段時間,好像所有人都在躺著賺錢。設計師、公司白領、生物學家、公務員、大學生……各行各業的朋友都不甘落後地持幣入市。在大家信心滿滿準備擁抱財富升值時,卻迎來了超越想像力的下挫。

  股票市場不可能人人盈利,長期盈利的投資者只佔股民中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數股民都會虧損。這一觀點算是常識,相信大家對此不會有異議。再者,所有股民都是抱著“我能盈利”的信念買入股票的,沒有人在預見到自己定會虧損的情況下依然投資入市。為什麼毫無操盤經驗、缺乏金融知識的廣大股民會自信地認為自己會是賺錢的“少數人”呢?是他們笨嗎?不。腦筋轉得不夠快的人們壓根兒不會想到要去炒股票。開戶入市的大多是可以看懂各種趨勢圖、腦瓜靈活、覺得自己可以跑贏大盤的聰明人。那麼,為什麼這些聰明人甘心把自己置身於極高的虧損風險中呢?

  門薩俱樂部是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高智商人群社團。幾年前,加拿大門薩俱樂部的一份調查表明,俱樂部成員中有44%的人相信占星術、51%的人相信生命節奏、56%的人相信有外星訪客。據説門薩俱樂部成員的平均智商有148,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查德·費曼教授的智商也不過只有120。為什麼這些聰明絕頂的人會信服毫無實證支援的觀念呢?

  如果詢問正在孕育新生命的父母:“你希望寶寶出生後具有哪些特質?”“健康、聰明”是最受歡迎的答案。健康是一個很容易定義的概念,兒科醫生可以用各種精確的數字指標對“健康”二字進行量化評估。那麼,聰明是什麼呢?符合什麼樣的條件的人可以被稱得上是“聰明人”?稍懂心理學常識的人會説:“用智力測驗測IQ、IQ高的人就是聰明人!”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智力、智商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大眾已將高智商與事業成功、生活順利之間劃上了約等號。風靡一時的“情商”概念之所以引起巨大轟動,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對智商的超高認可度,從沒想到智商並不等於人類智慧的全部。然而,近些年頻發的名牌高校大學生、碩士、博士生活不順意甚至違法犯罪的新聞,讓家長們心生困惑,難道聰明伶俐、入讀名校不是相當於獲得了人生幸福的保險券嗎?為什麼這些聰明的孩子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

  為什麼聰明人也做蠢事?也許存在多種答案。斯坦諾維奇在本書中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理性。如果把人比喻成一輛汽車,智商好比是汽車的行駛速度,而理性則決定了行駛的方向。速度與方向,孰重孰輕?在錯誤的方向上急速飛馳,最終只會距離目的地漸行漸遠。然而,深入人心的智力測驗全然沒有對理性進行評估,高智商並不等於高理性,所以“聰明人”做蠢事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好消息是,斯坦諾維奇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理性是可以通過後天學習而得到提升的,如何學習呢?本書就是一本絕佳的入門讀物。希望讀罷此書的各位讀者都可以成為更為理性的聰明人,能夠做出盈利更多的投資決策、制定出更利於晚年幸福的養老計劃、養育出更幸福的子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