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國企觸“期”仍待推進

  • 發佈時間:2015-08-17 00:56: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葉斯琦

  國有企業為什麼要改革?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需將其推向市場。當前,國有企業市場化程度偏低,創新機制相對缺失,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創新動力。通過市場無形的手,引入創新機制,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而市場的關鍵在於價格機制。因此,在國企改革中,作為一種能夠解決價格風險的工具,期貨市場的重要性凸顯。

  國有企業和專業化的期貨仲介機構互相配合,是推進國企觸“期”的關鍵。

  對於國企而言,首先須轉換對期貨市場認識。雖然“中航油”事件、“國儲銅”事件等的負面影響使得不少國有企業一度談期貨色變,但應該意識到,隨著期貨市場逐步完善和風險管控能力提升,衍生品不僅不是洪水猛獸,還可能是點石成金的“魔杖”,國有企業不應因噎廢食。

  在這方面,作為鏈條的一環,期貨公司要加強對産業客戶的培訓和宣傳。作為專業化的仲介機構,期貨公司仍需不斷提升團隊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發展多種附加值更高的業務,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避險保駕護航。

  其次,轉變制度。很多國企想要進行期貨保值,但是需要經過層層審批,過程較為漫長和複雜。這無疑限制了國企參與期貨市場的積極性。因此,要促進期貨市場被國有企業接納,需要從制度上簡化國企參與期貨市場的限制。

  第三,改善現有的會計準則。現有的財務考核規定成為不少國有企業面對期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原因。據介紹,現有準則要求,企業從事套保的品種與其現貨業務的吻合度要維持在80%-125%。但對於企業而言,由於地域不同等因素,高度的匹配很難達到。例如,江西的銅礦或銅産品,與上海的銅價有不同步的地方,而與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價相差更大,抑制了國企參與期貨的積極性。

  第四,加強風險控制。曾經有一些國有企業在期貨市場出現巨虧案例,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風險管控機制不夠完善,敞口過大,甚至把套保變成投機。一般而言,一個企業對套保和投機的額度會做分配。不過即使是保值,也會涉及到套多少比率的問題,儘管業內可以用計算貝塔系數的統計方式來確定合理的套保比率,但實踐中,很多企業還是會留一部分靈活的額度。因此,加強內部控制,以一套完善的風控機制,管理人性中的弱點,成為企業避免揭開潘多拉盒子的關鍵一環。

  此外,加強人才建設。對於現貨企業而言,期貨人才相對缺乏,而不少期貨人才又缺乏現貨經驗,二者不能實現良好的對接成為目前行業的“空心化”的原因。隨著衍生品市場關注度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才進入國有企業和期貨公司,將極大促進行業完善。

  隨著國有企業進入期貨市場,以及衍生品工具不斷豐富,期貨公司將大有作為。在發展空間、盈利能力不斷壯闊的過程中,二者將形成良性迴圈,共同繪成期貨市場的一抹亮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