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債市多重矛盾貨幣仍需寬鬆

  • 發佈時間:2015-08-08 02:56: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大摩華鑫基金公司

  製造業和地産投資的低迷,意味著下半年托底經濟仍需政府投資,這從6月基建投資增速大幅回升至20%以上可見。而為了落實基建投資,寬財政的力度在三季度也將繼續加碼,七月政治局會議已經定調“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重視經濟下行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的後續相關政策或已在路上。

  然而對債市而言,供求關係、政策層面、信用利差都面臨多重矛盾。

  首先,供給衝擊很大。8月地方政府債仍將繼續大量發行。根據規定,第一批1萬億地方政府債置換額度需要在8月底之前全部用完,地方債已共計發行1.55萬億元,其中置換債約1.17萬億,新增近3650億元,按照2萬億總置換額度,仍有接近40%等待發行,而第三批1萬億額度也可能下放。因此,8月地方債可能仍有5000-6000億元的供給。

  雖然股災後打新和理財資金回流帶動債市短期小牛,但供給衝擊始終是二季度一直制約長債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第三批地方債和上述長期基建債的發行,都將加劇利率債的供給衝擊。

  其次,債市面臨寬財政和寬貨幣的博弈:經濟下行壓力未消,基建成為托底的救命稻草,寬財政加碼是必然的選項,雖然製造業低迷和去杠桿環境仍需要貨幣寬鬆,但豬價推升的通脹預期制約降息空間,下半年邊際上的寬鬆力度可能不及上半年。

  第三,信用利差的矛盾。即利率債和信用債的不協調,呈現超低利差格局,受供給和配置盤乏力影響,長端利率價格剛性,制約了信用債的下行空間。但信用債反映了理財資金、權益市場轉移資金的火熱需求,利差已經壓得極低。

  第四,基本面出現矛盾。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生豬存欄下降造成豬價抬升,年末可能導致CPI衝上2%,即當前2%的基準利率水準。價格與增長的矛盾,創造了國內滯脹的環境,基本面矛盾使長期利率走勢更加迷離。

  總之,目前債券市場機會大於風險,但多重矛盾導致行情難以過高估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