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解決監管錯配 方能釜底抽薪

  • 發佈時間:2015-07-31 09: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名家視線

  財經人士 黃湘源

  要真正徹

  底地對過度杠桿化的問題來一個撥亂反正,唯一的正確選擇並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去杠桿,更在於對監管錯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釜底抽薪。

  在通常情況下,監管錯配和貨幣錯配、資源錯配不僅總是互為因果,而且還每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相得益彰。而恰恰正是由於和監管錯配總是密不可分地聯繫在一起,貨幣錯配和資源錯配不僅經常表現為監管錯配的必然結果,並且反過來又加劇和擴大了監管錯配的錯誤。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幾乎已經習以為常了的“該管的不管”和“該退的不退”。這個對於我國當前這個尚未真正與國際市場接軌,尤其是也還沒有來得及從習慣於行政干預的政策市過渡到真正意義上的註冊制的市場來説,表現得尤其更為突出。而在這個常常為我們的監管者所諱莫如深的問題背後,深深埋著的禍根其實不並是別的,正是這個監管錯配。中國目前以擁有龐大的金融資産存量而著稱於世,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包括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歷史使命本是為了讓我們的金融資産真正發揮促進實體經濟的作用,而不是適足以反,讓寶貴的資金不是流向最需要資金支援的實體經濟,反而不適當地加大了“金融空轉”或“流動性自我膨脹”。如果由於監管錯配支援下的這種結構錯配和方向錯配,不僅導致金融資源配置扭曲,也産生了大量閒置資産和沉澱資産,則不僅將起不到支援實體經濟的作用,而且也必然事與願違不適當地增大了金融風險爆發的可能性。

  從市場發展的內在規律來説,一種形式的監管錯配未必糾正得了另一種形式的監管錯配。要真正徹底地對過度杠桿化的問題來一個撥亂反正,唯一的正確選擇並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去杠桿,更在於對監管錯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釜底抽薪。非此則不僅不足以從根本上糾正過度杠桿化的問題,也無法更有效地防止這樣那樣的行政干預也即監管錯配一再地借著去杠桿的名義捲土重來。

  我們當然並不主張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否定包括兩融和股指期貨在內的杠桿化引進對於完善市場機制健全市場功能促進市場進步方面的積極意義,更不贊同一刀切地停止或限制有關杠桿化産品尤其是請股指期貨的做空功能對目前國內現貨市場單邊做多機制的積極意義上的必要補充作用,然而,即使僅就本次救市對兩融、配資以及股指期貨做空機制的限制來看,無論如何也應該説還是比較適當的,也是相當必要的。並且正因為作為此次救市行動重要的有機組成之一的去杠桿的比較有克制和有理性,目前所表現出來的救市成效方才有可能帶有比較明顯的正向性特徵。不過,目前這些更多地表現為必要性的杠桿化限制,長遠而言也許終究將不免遇到一個何謂適度化和如何適度化的問題。如果並不刻意將對杠桿化的這種順理成章的逐步解套解讀為對監管錯配責任的開脫,而是更注重於對監管錯配所造成問題的撥亂反正,則對市場今後的改革推進和健康發展,不惟沒有壞處,反而還會有更大的好處。反之,如果撇開了對監管錯配的根本性糾錯來看事情談問題,則不要説至多也不過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于當前的股市維穩或不無小補,而對於今後股市在長遠發展中的健康穩定持久發展來説,不惟於事無補,反而將更加遺患無窮。

  重要的並不是要不要從去杠桿重回杠桿化,也不是去杠桿何時重回杠桿化,而是無論現在的去杠桿還是以後的再度適當恢復杠桿化,都不能也不應該在繼續容忍監管錯配的情況下讓一部分投資者對另一部分投資者其中尤其是被任何杠桿化拒之於門外的弱勢散戶群體的這種過度傷害有意無意的進一步擴大化。也就是説,如果不能從現在起就趁救市所創造和提供的大好機會對監管錯配來一個徹底的釜底抽薪,那麼,將來的無論什麼創新、改革和發展,都不可能會再談得上什麼投資者保護不保護。而如果等到一切都幾乎什麼也談不上了時候再來重提這個話題,豈不為時晚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