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8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擁抱破壞性創新的未來

  • 發佈時間:2015-07-25 03:44: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毛志輝

  “破壞式創新”一詞最早源於哈佛大學商學院創新理論大師克萊頓·克裏斯滕森在1997年所著的《創新者的兩難》。根據其理論,所謂的創新並不是生産更好的産品給既有顧客,而是破壞既有市場,推出更簡單、更便利、更便宜的産品,提供給要求不高的新顧客。一旦破壞式産品在新市場或低端市場立足後,就會逐漸進入産品改良階段,破壞者就有可能成為市場的引領者。

  在任何一個行業中,破壞性的力量總是推動著新的發展浪潮,因為它可以促使更多的人購買和消費。豐田如何超越通用成為全球最大車企?戴爾怎樣在電腦産業中打敗IBM?一個小小的零售商沃爾瑪,又是怎樣成為西爾斯和凱馬特的最大競爭對手,最終成為世界最大公司?考察“超級企業”新貴們的成長躍遷史,大都能從中發現深植于企業主體的破壞式創新基因,並且這些基因支撐著他們不斷自我革新、保持鮮活。

  著名企業家、管理創新研究專家喬希·林克納的《破壞式創新》一書,通過對大量世界著名公司成功案例的分析,從客戶、産品、運營、客戶體驗、品牌公關及企業文化等多個維度,揭示了破壞式創新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能。

  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經濟社會環境下,對於個人、團隊及企業創造力的要求已前所未有地得到大幅度提升。身為全球最大的互動行銷策劃機構ePrize的創始人及前CEO,林克納將自己連續4次創業和長達25年玩轉爵士樂的經驗,及其對數百位以創造力驚人著稱的企業家、藝術家群體的訪談中,總結出如何在組織的每一層面按部就班地有序推進創新。在他看來,創新藏在組織運轉層面的每一個細節中,一個富有進取心的企業,在各種不同層面均應保持訓練有素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與克裏斯滕森對“破壞式創新”的經典定義有所區別的是,在林克納的視域裏,“破壞式創新”不僅是“後起之秀”超越領先企業的有力武器,更是領先企業持續鞏固其領先地位的有傚法寶。重大的市場創新都是從破壞或者自我破壞開始的。只有破壞,才能改變原有市場的遊戲規則,豐富自身的價值體系,所以對於“初出茅廬”的企業而言,通過破壞式創新的競爭策略,對行業內傳統的東西進行革命,建立新的秩序,從而推動自身的發展和行業的進步;對於行業的領導者而言,要保持領先優勢,則需要在産品、運營、客戶體驗乃至品牌本身進行自我破壞、自我革新,此所謂不破不立、革故鼎新。換句話説,偉大的創新大都以對原有體制機制的破壞為前提和目標,創新型的企業需要在組織內培植創新的基因來保證原有的體制機制可以被瓦解。

  通過對眾多那些取得偉大成就的機構和個人的研究,林克納這樣總結:具有創新氣質的相關法則總是體現出破壞性思維模式。那麼,究竟是哪些法則,能夠使得人們摒棄對失敗的恐懼、忘掉在集體中的安全感而去擁抱持續的破壞式變革思維呢?林克納總結了破壞性和創新式的八條法則,包括放下過去、激發勇氣、擁抱失敗、逆向思維、暢想可能、自我淘汰、排斥局限、面向未來。世界在變化,市場在變化,人也在變化,而這些創新法則則是應對變化的“定海神針”,是人們駕馭變化而不被變化駕馭的“開山之斧”。

  從林克納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正是通過從頭到尾的改革創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從一家瀕臨倒閉的紡織廠蛻變為世界著名的保險和多元化投資集團,3M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礦産公司成長為生産數以萬計産品的跨國集團,電腦生産領域的先驅者IBM則成功轉型為科技服務公司,曾經的世界電報業巨頭西聯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世界領先的特快匯款公司……這些公司的領導者總是富有勇氣和想像力地抓住時代變化時的新機遇,最終他們仍能使公司繼續保持家喻戶曉。避免在停滯中慢性死亡,成功的公司總是能夠自我救贖,而不是等著競爭對手或者市場條件去為它做這個工作。

  林克納在書中所表述的觀點,尤其是對“擁抱失敗”、“自我淘汰”的褒揚,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張瑞敏那句決絕的名言:“自殺重生,他殺淘汰。”在網際網路和數據化大背景下,國內的各個行業也都在迎來産品、技術和服務升級的高潮。張瑞敏的海爾面對的是一場速度與時間的賽跑,所以他要尋求自我顛覆;王石擔心未來房地産行業出現類似“小米”的攪局者,所以萬科向著城市配套服務商的方向邁進;馬化騰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的喜好,所以騰訊在努力追求常變常新……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若只是固守住一時一地的風光而不常思破壞或自我破壞,“夢想”變成“空想”、“傳奇”變成“傳説”或許便只是時間問題。

  創新不一定成功,但不創新一定會滅亡。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突進,已經對當下的每一個企業都提出了重大挑戰,任何企業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被別人超越、佔領、推翻。用林克納的話來説——“任何人,只要有一台電腦,一張信用卡,就可以在幾週之內複製你的商業模式,偷走你的業務和客戶,最後,你唯一和他産生差異的,就只剩創造力了”。很多偉大企業的失敗,不是因為做出了錯誤的商業決策,更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缺乏了破壞式的創新,缺乏了推動自身新陳代謝的強大創造力。正如諾基亞再努力也不可能扼殺蘋果的崛起;國美再努力也不可能壓制京東的衝擊;新華書店再努力也不可能阻止亞馬遜的侵襲。可以預料的是,林克納所説的破壞式創新,還將在各個領域中更加頻繁地發生,任何拒絕創新者,都會被創新者超越,任何故步自封者,都會被積極進取者顛覆!

  當然,在《破壞式創新》一書中,林克納絕不僅僅是向人們展示破壞式創新對於一家企業、一個組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還告訴了人們如何駕馭創新、如何提升創造力的過程,以求在創新的每個階段實現大幅向上發展的目的。“顛覆自身産品”是破壞性改變的起點,作者總結了諸多用以重塑核心産品和服務的創意;“改組你的運營”與創新成果同樣重要,作者同樣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來提升商業運營方式;“改造你的文化”則潛入深層的整體改造過程,為人們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思路和方法;書中的“創造生動體驗”、“講一個難忘的故事”、“重新定義客戶”等章節,也都不乏新穎的觀點,為人們帶來理念上的觸動。作者試圖通過對企業組織各個層面的創新需求的剖析,幫助人們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創新性破壞系統,以持續的破壞性精神擁抱創新的未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