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書山報海覓支票

  • 發佈時間:2015-07-18 04:31: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悅讀改變人生”

  □ 鄭亦工

  前幾天,遇到一位老朋友,他問筆者最近在做什麼,筆者回復説業餘時間在看書。“讀書?”他像看恐龍似地看著筆者,繼而輕蔑地説:“都什麼時代了,誰還讀書看報?”筆者知道,他四處奔波做業務,賺了不少錢。“我在書中找到很多支票。”我輕輕地説。他得意的笑容凝固了,仿佛聽到一聲驚雷。

  實際上,筆者開始瘋狂讀書是始於2005年。2004年3月,筆者到銀行辦業務時,被業務員忽悠著買了基金。由於對基金經理的迷信,筆者將家中大部分積蓄都投了進去。然而,散戶一般都是在牛市頂峰時入場的,筆者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筆者大概是在那一輪牛市的頂峰1700點左右入的市,隨後股指飛流直下三千尺,跌到998點。這一年,不知道有多少財富灰飛煙滅,投資者也發出“遠離股市、遠離毒品”的悲切呼喊。筆者投資的基金也未能僥倖躲過,凈值大概折損一半。此時,筆者的內心幾乎快要崩潰,但還要對夫人故作瀟灑:“基金嘛,是長線投資産品,長期堅持終有回報……”其實,到底有沒有回報自己也真的沒底。因為那時對基金所知甚少,就一個猛子扎到水中,嗆了水,才知道游泳還要學習。

  書非借不能讀,筆者便重新返回闊別已久的圖書館,希望從書中尋找改變命運的力量。美國教授傑米·希格爾寫的《股票:長線法寶》,對筆者産生了重大影響。這本對美國200多年股票運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書,有一個驚人的結論: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長期堅持買進持有股票基金的策略,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投資收益。在美國,這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多輪斷崖式崩盤的國家,股票長期回報遠勝於黃金、政府債券,更別提銀行存款了。就是經濟曾被戰爭摧毀的日本、德國也是如此。

  在令人煎熬的漫長熊市中,這些歷史數據不斷安撫著筆者驚恐不安的心,最終理智佔據上風,沒有賣掉一股。大量地閱讀也讓筆者準確地把握住隨後本幣升值帶動的大牛市,但由於筆者學藝不精,只是在股指6124點前後撤出四分之一資金,隨後就坐上奔向1664點的過山車。這時筆者已拋棄所有基金,開始持有股票。

  與此同時,自己便開始更加發奮地讀書,每月大概讀四本,用了十年時間基本讀完圖書館投資類世界名著。那些書,摞起來大概有好幾間房子那麼高。筆者太喜歡那些書了,不少書都讀過好幾遍,比如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費雪的《怎樣選擇成長股》、巴菲特的傳記《滾雪球》、彼得林奇的傳記《在華爾街的崛起》等。筆者仿佛置身於一座投資的聖殿,格雷厄姆給筆者講述什麼是安全邊際;巴菲特教育筆者要堅守能力圈,學會“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給筆者講經濟與股市的關係,好似主人遛狗的過程,狗有時跑到主人前面太遠,但它還會回到主人身邊;約翰·聶夫告訴筆者,低市盈率低市凈率的股票也是寶藏;巴魯克教給筆者,要在大眾狂歡,甚至鞋童都在推薦股票時,及時退場……

  筆者儼然成了價值投資的信徒,然而在中國,不好意思對別人這麼説,而且還要甘於寂寞。即使筆者的資産增值幅度不如K線高手,也經常坐過山車,但筆者已很滿足。筆者知道,自己種下的財富之樹會在榮枯輪迴中不斷成長。而且讀書,也讓筆者擁有一個十分強大的內心,淡定從容地面對股市的驚濤駭浪。

  書中有空白支票,每當股市發生群體性癲狂錯誤時,筆者就能找到那張空白支票,從容地填上想取的金額。筆者知道,這是讀書給予自己的獎勵。此外,單位還長期訂著《中國證券報》等財經報紙,筆者就是最勤奮的閱讀者。一些文章甚至還會複印保留,以備查閱。這些閱讀對筆者的工作也很有幫助。

  筆者還時常勸人讀書,給他們講這樣的一個真實故事。筆者認識一位香港人,年輕時只是一位做手錶的工人。然而他不甘如此,利用業餘時間泡在圖書館,遍讀富翁致富傳奇。後來,他白手起家,目前身家已過億。

  圖書館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政府撥款。到圖書館借書,就是去領取國家福利。筆者已領那麼多,應該知道感恩。所以,後來筆者多次向圖書館捐書。希望一本好書能幫到更多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